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0285发布日期:2020-09-04 11:42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提升现场施工质量和施工结构的整体性、降低吊装定位的难度、提高现场施工效率的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属于桥梁工程领域,适用于空心板梁补强加固工程。



背景技术:

空心板梁桥由于受力明确,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建筑高度低以及易满足斜弯、s形、喇叭形等特殊结构要求而被广泛应用与桥梁工程中。空心板梁桥在投入运营后,在车辆荷载和外界环境的组合作用下,已有相当一部分桥梁出现了支座损坏、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安全性,因此,发明一种施工操作平台现场布设方便,并可实现路面结构层的均衡受压,避免局部应力集中、橡胶支座更换方便,可避免顶压不平衡的问题的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种自平衡反压式桥梁单支座更换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调平处理、安装更新支座、安装监控设备、施加预压力、锁定顶升支撑装置与浇筑支座垫石等施工步骤。该施工技术虽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空心板梁支座更换问题,但是在施工操作平台现场布设简易性,降低橡胶支座更换难度等方面尚存在改进之处。

鉴于此,目前亟待发明一种现场施工质量和施工结构的整体性好、施工效率高、施工操作平台现场布设方便,并可避免局部应力集中等问题的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

这种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包括橡胶支座、墩柱、第一滑移支撑体、第二滑移支撑体和承载横梁;墩柱上设置第一滑移支撑体、第二滑移支撑体和连接锚板,第一滑移支撑体上设置承载横梁;第一滑移支撑体和第二滑移支撑体通过紧固螺栓与墩柱连接牢固;承载横梁下表面与滑移撑块相连,承载横梁上表面铺设工作平台板,承载横梁两端设置拉索连接体;工作平台板上设置提拉机械;第二滑移支撑体与滑移撑块之间设置斜向撑筋;连接锚板的端部设置滑移转轮,连接拉索依次通过提拉机械和滑移转轮与拉索连接体连接;需要更换的橡胶支座的墩柱上设置墩侧箍板,墩侧箍板的外侧设置推压限位板,推压限位板与橡胶支座之间设置横向推杆;橡胶支座的两侧对称设置顶压千斤顶,顶压千斤顶与空心板梁相接处设置辅助限位筋。

作为优选:所述滑移撑块采用槽钢或钢板轧制而成,通过撑块栓钉与承载横梁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平台现场布设方便,并可实现路面结构层的均衡受压,避免局部应力集中问题。

(2)本实用新型橡胶支座更换方便,可避免顶压不平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橡胶支座更换施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空心板梁;2-橡胶支座;3-墩柱;4-第一滑移支撑体;5-第二滑移支撑体;6-连接锚板;7-承载横梁;8-滑移撑块;9-拉索连接体;10-工作平台板;11-提拉机械;12-斜向撑筋;13-滑移转轮;14-连接拉索;15-墩侧箍板;16-推压限位板;17-横向推杆;18-顶压千斤顶;19-辅助限位筋;20-撑块栓钉;21-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在墩柱3上设置第一滑移支撑体4、第二滑移支撑体5和连接锚板6,并在第一滑移支撑体4上设置承载横梁7;通过紧固螺栓21将第一滑移支撑体4和第二滑移支撑体5与墩柱3连接牢固;承载横梁7下表面与可横向滑移的滑移撑块8相连,承载横梁7上表面铺设工作平台板10,承载横梁7两端设置拉索连接体9;在工作平台板10上设置提拉机械11;在第二滑移支撑体5与滑移撑块8之间设置斜向撑筋12;在连接锚板6的端部设置滑移转轮13,并使连接拉索14依次通过提拉机械11、滑移转轮13后,与拉索连接体9连接;在需要更换橡胶支座2的墩柱3上设置墩侧箍板15,并在墩侧箍板15的外侧设置推压限位板16,在推压限位板16与橡胶支座2之间设置横向推杆17;在橡胶支座2的两侧对称设置顶压千斤顶18,并在顶压千斤顶18与空心板梁1相接处设置辅助限位筋19。

所述滑移撑块8采用槽钢或钢板轧制而成,通过撑块栓钉20与承载横梁7连接牢固。

通过顶压千斤顶18顶升空心板梁1后,利用横向推杆17对橡胶支座2施加横向顶压力,更换橡胶支座2。

空心板梁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跨度为30m,高度为800mm。

橡胶支座2采用多层橡胶片与薄钢板硫化、粘合而成。

墩柱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5。

第一滑移支撑体4和第二滑移支撑体5均沿墩柱3环向设置,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宽度为200mm。

连接锚板6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宽度为100mm。

承载横梁7采用规格为244×175×7×11的h型钢轧制而成。

滑移撑块8采用厚度为1cm的钢板轧制而成,其长度为30cm。

拉索连接体9采用厚度为2cm的钢板轧制而成,与承载横梁7焊接连接,在拉索连接体9上设置与连接拉索14连接的孔洞。

工作平台板10采用1mm厚的钢板。

提拉机械11采用380v牵引电机。

斜向撑筋12采用直径为100mmm、壁厚为1mm的钢管。

滑移转轮13采用6寸钢滑轮。

连接拉索14采用直径20mm的钢拉索。

墩侧箍板15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轧制而成。

推压限位板16采用厚度为2mm的钢板。

横向推杆17采用直径为30mm的钢管材料制成。

顶压千斤顶18采用最大吨位为50吨液压千斤顶。

辅助限位筋19采用直径为32mm的钢筋,长度为20cm。

撑块栓钉20采用直径为22mm的不锈钢栓钉。

紧固螺栓21和张拉螺栓77均采用直径为30mm的螺栓。



技术特征:

1.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支座(2)、墩柱(3)、第一滑移支撑体(4)、第二滑移支撑体(5)和承载横梁(7);墩柱(3)上设置第一滑移支撑体(4)、第二滑移支撑体(5)和连接锚板(6),第一滑移支撑体(4)上设置承载横梁(7);第一滑移支撑体(4)和第二滑移支撑体(5)通过紧固螺栓(21)与墩柱(3)连接牢固;承载横梁(7)下表面与滑移撑块(8)相连,承载横梁(7)上表面铺设工作平台板(10),承载横梁(7)两端设置拉索连接体(9);工作平台板(10)上设置提拉机械(11);第二滑移支撑体(5)与滑移撑块(8)之间设置斜向撑筋(12);连接锚板(6)的端部设置滑移转轮(13),连接拉索(14)依次通过提拉机械(11)和滑移转轮(13)与拉索连接体(9)连接;需要更换的橡胶支座(2)的墩柱(3)上设置墩侧箍板(15),墩侧箍板(15)的外侧设置推压限位板(16),推压限位板(16)与橡胶支座(2)之间设置横向推杆(17);橡胶支座(2)的两侧对称设置顶压千斤顶(18),顶压千斤顶(18)与空心板梁(1)相接处设置辅助限位筋(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撑块(8)采用槽钢或钢板轧制而成,通过撑块栓钉(20)与承载横梁(7)连接牢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心板梁支座更换体系,包括橡胶支座、墩柱、第一滑移支撑体、第二滑移支撑体和承载横梁;墩柱上设置第一滑移支撑体、第二滑移支撑体和连接锚板,第一滑移支撑体上设置承载横梁;第一滑移支撑体和第二滑移支撑体通过紧固螺栓与墩柱连接牢固;承载横梁下表面与滑移撑块相连,承载横梁上表面铺设工作平台板,承载横梁两端设置拉索连接体;工作平台板上设置提拉机械;第二滑移支撑体与滑移撑块之间设置斜向撑筋;连接锚板的端部设置滑移转轮,连接拉索依次通过提拉机械和滑移转轮与拉索连接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平台现场布设方便,并可实现路面结构层的均衡受压,避免局部应力集中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06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