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位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5187发布日期:2020-04-24 22:0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车位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位锁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车位锁。



背景技术:

车位锁是一种机械装置,作用是防止别人占用自己的汽车车位,让自己的汽车随到随停,现有技术中停车位的锁定装置多采用手动方式打开或锁上车位,这样车辆每次进出都要下车,若遇到风雨天气更不方便,现有技术中遥控车位锁通过遥控装置与车位锁中无线接收模块之间的蓝牙通讯连接则可以解决此问题,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当车位锁直立时若人为掰动很容易将竖直的车位锁放平,不仅损坏车位锁而且不利于车主进一步停放车辆,同时在现有技术中的车位锁不具备防撞功能,很容易被误入车库的车辆撞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紧固、防止人为掰坏、使用方便、具有防撞功能的一种新型车位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新型车位锁,包括底座盒和遥控装置,所述底座盒设有内腔,所述底座盒上设有驱动装置和档杆组件,所述底座盒的上端开设有导向口和通孔,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螺纹轴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盒的上端且所述驱动电机转轴处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内腔底部的一端设有固定座,所述传动螺纹轴的一端旋转固定在内腔的内壁上且另一端穿过固定座设置,所述传动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两侧设有滑板且所述内腔的两侧设有与滑板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活动座的上端穿过导向口设置,所述传动螺纹轴伸出固定座的端部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且所述从动齿轮的上端穿过通孔设置,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遥控装置通过蓝牙通讯连接;

所述档杆组件包括山型杆、减震挡板和支撑杆,所述山型杆底部与底座盒铰接,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铰接方式与山型杆活动连接且另一端通过铰接方式固定在活动座的上端,所述山型杆远离支撑杆的一侧设有减震挡板且所述减震挡板与山型杆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位锁,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带动螺纹传动轴转动,从而促使活动座移动并带动支撑杆靠近山型杆移动,使山型杆竖起,同时减震挡板对误撞新型车位锁的车辆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保护新型车位锁不受损坏。

作为改进,所述底座盒上设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与底座盒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蓄电池与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蓄电池与底座盒可拆卸地连接的设置便于蓄电池的充电,蓄电池与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的设置是为了蓄电池能够为驱动电机提供动能。

作为改进,所述减震挡板上设有反光条,反光条的设置是为了提醒误入车库的车主车库已锁紧新型车位锁,从而避免新型车位锁被误入车辆撞坏。

作为改进,所述底座盒上设有保护外壳且所述驱动电机、无线接收模块和蓄电池位于保护外壳内,保护壳的设置是为了保护驱动电机和无线接收模块不被外力损坏。

作为改进,所述底座盒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排水孔的设置是为了避免雨水进入底座盒内腔内形成存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位锁的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位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位锁的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座盒,1.1、内腔,1.2、导向口,1.3、通孔,1.4、排水孔,2、驱动装置,2.1、驱动电机,2.2、传动螺纹轴,2.3、主动齿轮,2.4、固定座,2.5、活动座,2.6、滑板,2.7、从动齿轮,2.8、无线接收模块,3、档杆组件,3.1、山型杆,3.2、减震挡板、3.3、支撑杆,3.4、减震弹簧,3.5、反光条,4、蓄电池,5、保护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3,一种新型车位锁,包括底座盒1和遥控装置,所述底座盒1设有内腔1.1,所述底座盒1上设有驱动装置2和档杆组件3,所述底座盒1的上端开设有导向口1.2和通孔1.3,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传动螺纹轴2.2和无线接收模块2.8,所述驱动电机2.1设置在底座盒1的上端且所述驱动电机2.1转轴处设有主动齿轮2.3,所述内腔1.1底部的一端设有固定座2.4,所述传动螺纹轴2.2的一端旋转固定在内腔1.1的内壁上且另一端穿过固定座2.4设置,所述传动螺纹轴2.2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座2.5,所述活动座2.5的两侧设有滑板2.6且所述底座盒1内腔的两侧设有与滑板2.6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活动座2.5的上端穿过导向口1.2设置,所述传动螺纹轴2.2伸出固定座2.6的端部设有与主动齿轮2.4啮合的从动齿轮2.7且所述从动齿轮2.7的上端穿过通孔1.3设置所述无线接收模块2.8与驱动电机2.1相连,所述无线接收模块2.8与遥控装置通过蓝牙通讯连接;

所述档杆组件3包括山型杆3.1、减震挡板3.2和支撑杆3.3,所述山型杆3.1底部与底座盒1铰接,所述支撑杆3.3的一端通过铰接方式与山型杆2.1活动连接且另一端通过铰接方式固定在活动座2.5的上端,所述山型杆3.1远离支撑杆3.3的一侧设有减震挡板3.2且所述减震挡板3.2与山型杆3.1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3.4。

所述底座盒1上设有蓄电池4且所述蓄电池4与底座盒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蓄电池4与驱动电机2.1连接在一起。

所述减震挡板3.2上设有反光条3.5。

所述底座盒1上设有保护外壳5且所述驱动电机2.1、无线接收模块2.8和蓄电池4位于保护外壳5内。

所述底座盒1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1.4。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将新型车位锁固定在自己位中间入口的三分之一处,当汽车离开车位后,通过遥控装置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电机的旋转轴处通过与螺纹传动轴的啮合连接从而带动螺纹传动轴的转动,此时活动座沿导向口靠近山型杆方向移动,位于活动座上的支撑杆同样靠近山型杆方向移动,当山型杆竖直时通过遥控装置停止驱动电机的转动,支撑杆对山型杆起到支撑的作用,当汽车进入车位前,通过遥控装置控制驱动电机相反方向的转动,电机的旋转轴处通过与螺纹传动轴的啮合连接从而带动螺纹传动轴的转动,此时活动座沿导向口远离山型杆方向移动,位于活动座上的支撑杆同样远离山型杆方向移动,当山型杆平放时通过遥控装置停止驱动电机的转动,此时便可将自己的车辆驶入车库,若蓄电池电量不足,可使蓄电池与底座盒分离并对其进行充电。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车位锁,包括底座盒(1)和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盒(1)设有内腔(1.1),所述底座盒(1)上设有驱动装置(2)和档杆组件(3),所述底座盒(1)的上端开设有导向口(1.2)和通孔(1.3),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电机(2.1)、传动螺纹轴(2.2)和无线接收模块(2.8),所述驱动电机(2.1)设置在底座盒(1)的上端且所述驱动电机(2.1)转轴处设有主动齿轮(2.3),所述内腔(1.1)底部的一端设有固定座(2.4),所述传动螺纹轴(2.2)的一端旋转固定在内腔(1.1)的内壁上且另一端穿过固定座(2.4)设置,所述传动螺纹轴(2.2)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座(2.5),所述活动座(2.5)的两侧设有滑板(2.6)且所述底座盒(1)内腔的两侧设有与滑板(2.6)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活动座(2.5)的上端穿过导向口(1.2)设置,所述传动螺纹轴(2.2)伸出固定座(2.6)的端部设有与主动齿轮(2.4)啮合的从动齿轮(2.7)且所述从动齿轮(2.7)的上端穿过通孔(1.3)设置,所述无线接收模块(2.8)与驱动电机(2.1)相连,所述无线接收模块(2.8)与遥控装置通过蓝牙通讯连接;

所述档杆组件(3)包括山型杆(3.1)、减震挡板(3.2)和支撑杆(3.3),所述山型杆(3.1)底部与底座盒(1)铰接,所述支撑杆(3.3)的一端通过铰接方式与山型杆(2.1)活动连接且另一端通过铰接方式固定在活动座(2.5)的上端,所述山型杆(3.1)远离支撑杆(3.3)的一侧设有减震挡板(3.2)且所述减震挡板(3.2)与山型杆(3.1)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盒(1)上设有蓄电池(4)且所述蓄电池(4)与底座盒(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蓄电池(4)与驱动电机(2.1)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挡板(3.2)上设有反光条(3.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盒(1)上设有保护外壳(5)且所述驱动电机(2.1)、无线接收模块(2.8)和蓄电池(4)位于保护外壳(5)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盒(1)的侧壁上设有排水孔(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位锁,包括底座盒和遥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盒设有内腔,所述底座盒上设有驱动装置和档杆组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螺纹轴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驱动电机转轴处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内腔底部的一端设有固定座,所述传动螺纹轴的一端旋转固定在内腔的内壁上且另一端穿过固定座设置,所述传动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座,所述传动螺纹轴伸出固定座的端部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档杆组件包括山型杆、减震挡板和支撑杆,所述山型杆远离底座盒的一侧设有减震挡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位锁具有防撞功能,通过控制驱动电机正反转实现车位锁的锁紧与打开。

技术研发人员:夏同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路艺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