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4143发布日期:2020-08-11 22:1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



背景技术:

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而在排架桩墩顶部设置的横梁。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桥梁上部结构,并将全部荷载传到下部结构。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盖梁施工进度在桥梁总体施工中占重要的比重。

因目前我国对桥梁通行能力需求,车辆通行量增加,桥梁宽度设计加大,同时盖梁的跨度也随之增加。在大跨度盖梁施工时,因其自身较大的荷载限制,常采用满堂支架作为盖梁支撑机构,满堂支架是采取按一定间隔、密布搭设以起支撑作用的脚手架的施工方法,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材料消耗量大,施工工序较为复杂,施工速度较慢,尤其是在盖梁距地面较高及对山区桥梁施工时,体现的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包括:

预埋件,其部分预埋在桥墩中;

承重机构,其连接在所述预埋件位于所述桥墩外的承重部分上,所述承重机构包括梁托、垫板、螺旋筋和固定件,所述梁托固定在所述预埋件上,所述垫板和螺旋筋依次外套在所述承重部分上,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承重部分的端部以对所述预埋件和所述螺旋筋进行固定;

主梁,其安装在所述承重机构上,用于支撑盖梁。

上述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还包括调节件,其用于对所述主梁的高度进行调节。

上述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所述调节件包括砂箱,所述砂箱设置在所述承重机构和所述主梁之间。

上述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还包括分配梁,其设置在所述主梁上,用于对所述主梁的荷载分档调节。

上述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所述分配梁横向置于所述主梁的上方。

上述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所述分配梁有多个,多个所述分配梁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上述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还包括楔形模架,其设置在所述主梁和所述盖梁之间,且所述楔形模架的外形与所述盖梁的外形相匹配。

上述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所述主梁包括至少一个分梁主体,所述分梁主体的连接端面上设置有连接组件以实现所述分梁主体之间的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包括预埋件、承重机构和主梁,预埋件的部分预埋在桥墩中,承重机构连接在预埋件位于桥墩外的承重部分上,主梁安装在承重机构上用于支持盖梁,如此通过预埋件、承重机构和主梁就能形成对盖梁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材料消耗量小,施工工序简单,提升施工效率,且由于预埋件固定在桥墩上,便于对高度较高的桥墩以及在山区地形复杂情况下桥梁的施工,减少施工作业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承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梁托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梁托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砂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预埋件;1.1、支撑杆;2、承重机构;2.1、垫板;2.2、螺旋筋;2.3、固定件;2.4、梁托;3、主梁;3.1、分梁主体;3.2、连接组件;4、桥墩;4.1、预埋孔;5、盖梁;6、分配梁;7、楔形模架;8、调节件;8.1、砂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施工支架,包括预埋件1、承重机构2和主梁3,预埋件1的部分预埋在桥墩4中,承重机构2连接在预埋件1位于桥墩4外的承重部分上,主梁3安装在承重机构2上,主梁3用于支持盖梁5。

具体的,预埋件1部分预埋在桥墩4中,部分位于桥墩4的外侧,预埋件1位于桥墩4外的部分为承重部分,能够承受主梁3和盖梁5的重量,预埋件1位于桥墩4内部的部分被固定在桥墩4上以能够受力,预埋件1可以是支撑板,优选的,预埋件1为支撑杆1.1,支撑杆1.1可以是一端位于桥墩4的内部,另一端位于桥墩4外,支撑杆1.1也可以是其中间部分位于桥墩4中,两端位于桥墩4的外侧,即支撑杆1.1贯穿桥墩4且支撑杆1.1的两端分别位于桥墩4的外侧,支撑杆1.1贯穿桥墩4设置可增大支撑杆1.1的承受力。预埋件1可在用混泥土浇筑桥墩4时预设,优选的,为便于对支撑杆1.1的安装和重复使用,在桥墩4上可预设有可对支撑杆1.1进行固定安装的预埋孔4.1,预埋孔4.1可为设置在桥墩4上的一个安装孔,预埋孔4.1还可以为贯穿桥墩4的安装通孔,预埋件1部分可安装固定在预埋孔4.1内实现预埋件1和桥墩4之间的固定连接,预埋件1和预埋孔4.1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通过浇筑混泥土实现固定,也可通过固定件2.3对其进行固定,可选的,预埋件1上设置有用于预埋于桥墩4上的预埋孔4.1中的连接部,连接部与预埋孔4.1相匹配,连接部可为连接杆、连接套等,连接部与预埋孔4.1相配合固定连接可实现将预埋件1固定在桥墩4上。

本实施例中,承重机构2连接在预埋件1的承重部分上,承重机构2可固定安装在预埋件1上,也可以活动的安装在预埋件1上,优选的,承重机构2可拆卸的安装在预埋件1上,承重机构2与预埋件1的承重部分连接形成承重体系;承重机构2可以是承重板或承重杆,优选的,承重机构2包括梁托2.4,其用于将主梁3上的力分散传递至预埋件1上,梁托2.4上设置有安装在预埋件1上的安装部。

本实施例中,承重机构2还可包括固定件2.3,通过固定件2.3实现承重机构2下部和预埋件1之间的固定连接,主梁3安装在承重机构2的上方,主梁3和承重机构2之间可通过螺柱或螺杆等方式进行连接,主梁3用于支撑盖梁5,主梁3的长度与盖梁5的长度相匹配,盖梁5放置在主梁3上方,主梁3、承重机构2和预埋件1形成对盖梁5进行支撑的支撑体,且由于此支撑体安装在桥梁上,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满堂支架,可减少材料用量,施工工序简单,加快施工速度,尤其适用于盖梁5高度较高以及山区地形复杂情况下对桥梁进行施工。

本实施例中,主梁3可以是一个一体式的梁体,优选的,主梁3包括多个分梁主体3.1,各分梁主体3.1的连接端面上均设置有连接组件3.2,连接组件3.2可实现分梁主体3.1之间的连接,通过多个分梁主体3.1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与盖梁5长度相匹配的主梁3,连接组件3.2可以是设置在分梁主体3.1一端的螺孔和设置在分梁主体3.1另一端的螺杆,也可以在分梁主体3.1的一端预设有连接件,如螺柱等,在分梁主体3.1的另一端预设有连接槽,通过连接件和连接槽实现分梁主体3.1和分梁主体3.1之间的固定连接,如此增加主梁3长度调节的灵活性,便于施工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大跨度盖梁5施工支架,包括预埋件1、承重机构2和主梁3,预埋件1的部分预埋在桥墩4中,承重机构2连接在预埋件1位于桥墩4外的承重部分上,主梁3安装在承重机构2上用于支持盖梁5,如此通过预埋件1、承重机构2和主梁3就能形成对盖梁5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材料消耗量小,施工工序简单,提升施工效率,且由于预埋件1固定在桥墩4上,便于对桥墩4高度较高和山区地形复杂情况下桥梁的施工,减少施工作业的难度。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调节件8,其用于对主梁3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件8设置在承重机构2和主梁3之间,承重机构2和预埋件1共同形成承重体系,调节件8下部设置在承重体系上,调节件8上部固定连接在主梁3上,调节件8可包括固定机构和活动机构,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在桥墩4以及承重体系上,活动机构固定在主梁3的下方,通过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之间固定部位的调节,可对主梁3的高度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的调节件8为砂箱8.1,砂箱8.1设置在承重机构2和主梁3之间,砂箱8.1内部预设有可进行调节的工程砂,通过砂箱8.1底部的卸砂孔可调节砂箱8.1内工程砂的高度,从而实现对主梁3高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分配梁6,其设置在主梁3上,用于对主梁3的荷载分档调节,分配梁6横向置于主梁3的上方,分配梁6有多个,多个分配梁6沿主梁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分配梁6的长度大于主梁3的宽度,分配梁6沿主梁3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主梁3上,多个分配梁6沿主梁3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分配梁6和主梁3之间可通过螺杆或螺柱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通过对主梁3上分配梁6的位置及数量进行调节,可实现对主梁3上的载荷进行分档调节。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楔形模架7,其设置在主梁3和盖梁5之间,且楔形模架7的外形与盖梁5的外形相匹配。盖梁5安装在主梁3上,由于盖梁5底部设置有特殊形状,比如在盖梁5的两端设置有三角形的变截面,如此盖梁5的底部与主梁3之间存在间隙,楔形模架7的数量和外形如间隙相匹配,楔形模架7安装在间隙中,以实现对盖梁5的支撑,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主梁3安装完成后,根据盖梁5底部结构,将楔形模架7对应安装在盖梁5上,如此将盖梁5安装在主梁3上后,主梁3和楔形模架7可共同对盖梁5进行支撑。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承重机构2包括梁托2.4、垫板2.1、螺旋筋2.2和固定件2.3,梁托2.4安装固定在预埋件上,其用于将主梁3上的力分散传递至预埋件1上,垫板2.1和螺旋筋2.2依次外套在承重部分上,固定件2.3设置在承重部分的端部以对预埋件1和螺旋筋2.2进行固定,垫板2.1和螺旋筋2.2的形状均与预埋件1上承重部分的结构相一致,垫板2.1上设置有能够套设在预埋件1上的通孔,垫板2.1和螺旋筋2.2外套在预埋件1上,通过固定件2.3对其进行固定,固定件2.3实现预埋件1和桥墩4之间的固定,同时可对垫板2.1和螺旋筋2.2进行限制,固定件2.3可以是固定套和固定螺杆,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