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小区安防用的升降式挡路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7202发布日期:2020-05-22 22:02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小区安防用的升降式挡路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小区安防用的升降式挡路柱结构。



背景技术:

升降路障是一种为路面车流提供更灵活可行的管控工具,路障升降状态都需要有一个醒目的标识让过往行人或车辆知道,因此它的顶部配备了led运行灯,当路障每次升起或者降落时它都会闪烁,除此之外还有对光折射效果极佳的晶格反光带,有了它们的通力合作,路障就无惧夜的黑。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路障会因为过往车辆的正面压覆导致的液压杆承重超过设计,往往会损坏设备,另外路障在夜间的时候没有自带照明功能,会导致部分车辆碰撞。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小区安防用的升降式挡路柱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小区安防用的升降式挡路柱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小区安防用的升降式挡路柱结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上表面呈等距设置有一排第二挡路柱,且地面的上表面位于第二挡路柱的一侧设置有一排第一挡路柱,所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助力挡板,且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杆底座,且底座通过弹性装置与液压杆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面板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面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b,所述面板的上方对应于液压杆底座的位置处设置有液压杆,且面板的上表面对应于液压杆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橡胶垫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孔a,所述液压杆的中段表面设置有反光条,且液压杆的顶端设置有警示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底筒,所述底筒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且底筒的内部位于弹簧的外侧设置有顶筒,所述顶筒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杆,所述底筒对应于挡杆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的顶端与顶筒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底端与底筒固定连接,所述顶筒的外径比底筒的内径短2cm,且顶筒的上表面与液压杆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为一种碳钢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挡路柱与第二挡路柱交替分布在地面的上表面,且第一挡路柱与第二挡路柱的结构完全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垫的表面呈斜坡形状,且橡胶垫与面板通过ab胶固定连接,所述面板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助力挡板共设置有4块,且助力挡板均匀分布在底座的四个侧面上,所述固定孔a、固定孔b通过膨胀螺丝与地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弹性装置,在车辆压覆的时候缩回底座中,液压杆通过弹性装置拥有合理的下压空间,使得过往车辆产生的承重不会直接传递到液压杆上,降低液压杆的损伤,密封圈可以避免雨水从液压杆缝隙进入底座内部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助力挡板使得底座的受力面积增大,从而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通过拦路柱的分布设置,能够独立的控制两排,进一步的控制不同体型的车辆进入,有效的控制车辆流量,增加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小区安防用的升降式挡路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基于小区安防用的升降式挡路柱结构中第一挡路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基于小区安防用的升降式挡路柱结构中底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基于小区安防用的升降式挡路柱结构中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橡胶垫;3、助力挡板;4、底座;5、密封圈;6、固定孔a;7、固定孔b;8、液压杆;9、反光条;10、地面;11、液压杆底座;12、弹性装置;121、弹簧;122、底筒;123、通道;124、挡杆;125、顶筒;13、警示灯;14、第一挡路柱;15、第二挡路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小区安防用的升降式挡路柱结构,包括地面10,地面10的上表面呈等距设置有一排第二挡路柱15,且地面10的上表面位于第二挡路柱15的一侧设置有一排第一挡路柱14,第一挡路柱14包括底座4,底座4的一侧设置有助力挡板3,底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面板1,底座4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杆底座11,且底座4通过弹性装置12与液压杆底座11固定连接,弹性装置12包括底筒122,底筒122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21,且底筒122的内部位于弹簧121的外侧设置有顶筒125,顶筒125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杆124,底筒122对应于挡杆124的位置处均开设有通道123,液压杆底座11的上端液压杆8受到汽车的压力,会压覆顶筒125,进一步的顶筒125会压动弹簧121,从而使得顶筒通过挡杆124在底筒122两侧开设的通道123中移动,能够为液压杆底座11提供向下的缓冲空间,能够保证液压杆8在受力状态下向下移动,从而避免液压杆底座11受到较大压力受到损坏。

弹簧121的顶端与顶筒125固定连接,且弹簧121的底端与底筒122固定连接,顶筒125的外径比底筒122的内径短2cm,且顶筒125的上表面与液压杆底座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弹簧121为一种碳钢材质的构件,弹簧121的固定连接,能够保证弹性装置12的整体性,不会因为缓冲空间较大导致的顶筒125脱离弹簧121,碳钢材质的弹簧121具有很好的回复性能,耐磨性,适合该设备的使用环境,面板1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橡胶垫2的表面呈斜坡形状,且橡胶垫2与面板1通过ab胶固定连接,面板1为一种不锈钢材质的构件,能够尽可能的使得通过车辆有较低幅度的波动,面板1经常接触到积水,不锈钢材质的面板1能够保证设备的使用寿命。

面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b7,面板1的上方对应于液压杆底座11的位置处设置有液压杆8,且面板1的上表面对应于液压杆8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圈5,橡胶垫2的表面均设置有固定孔a6,助力挡板3共设置有4块,且助力挡板3均匀分布在底座4的四个侧面上,固定孔a6、固定孔b7通过膨胀螺丝与地面10固定连接,通过助力挡板3的设置,能够增大底座4与地面10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保障底座4的稳定性。

液压杆8的中段表面设置有反光条9,且液压杆8的顶端设置有警示灯13,可以起到警示作用。

第一挡路柱14与第二挡路柱15交替分布在地面10的上表面,且第一挡路柱14与第二挡路柱15结构完全一致,通过控制第二挡路柱15的缩回,从而能够露出第一挡路柱14,因为第一挡路柱14之间的距离较小,适合行人以及电动车辆的通过,可以阻挡较大体型的车辆通过,当需要通行较大车辆的时候同时控制第一挡路柱14以及第二挡路柱15的缩回,从而可以让出全部路面,使得较大车辆能够通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底座4埋入需要安装的位置处,助力挡板3能够极大的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底座4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使得挡路柱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安装位置处,密封圈5的设置能防止地面的积水通过液压杆8渗入到底座4的内部,从而使得设备内部进水,导致增大故障的产生,通过橡胶垫2的设置能够使得面板1更好的与安装位置贴合,也能保证汽车在上面行走的时候不会产生颠簸,从而影响体验,设置有反光条9,能够在夜间反射汽车灯光,给驾驶人员辅助提示作用,避免碰撞到挡路柱,引起财产损失,液压杆底座11的上端液压杆8受到汽车的压力,会压覆顶筒125,进一步的顶筒125会压动弹簧121,从而使得顶筒通过挡杆124在底筒122两侧开设的通道123中移动,能够为液压杆底座11提供向下的缓冲空间,能够保证液压杆8在受力状态下向下移动,从而避免液压杆底座11受到较大压力受到损坏,弹簧121为一种碳钢材质的构件,弹簧121的固定连接,能够保证弹性装置12的整体性,不会因为缓冲空间较大导致的顶筒125脱离弹簧121,碳钢材质的弹簧121具有很好的回复性能,耐磨性,适合该设备的使用环境,通过控制第二挡路柱15的缩回,从而能够露出第一挡路柱14,因为第一挡路柱14之间的距离较小,适合行人以及电动车辆的通过,可以阻挡较大体型的车辆通过,当需要通行较大车辆的时候同时控制第一挡路柱14以及第二挡路柱15的缩回,从而可以让出全部路面,使得较大车辆能够通行。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