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照明光纤的斑马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6576发布日期:2020-07-17 15:47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基于照明光纤的斑马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交通警示信号装置,尤其涉及到斑马线交通警示信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斑马线是用于警示车辆驾驶人员减速缓行或停下来避让穿行马路的行人以及提醒行人在此过马路,由喷漆制成的条条相互平行的白线。传统的斑马线制造成本低并且制造速度快。但是,传统的白漆易遭受磨损,使用寿命比较短,其分辨度较低,导致机动车驾驶人员看不清斑马线,尤其是无信号灯提醒的斑马线。对于机动车驾驶员端来说,无信号灯提醒的传统斑马线警示机动车驾驶员的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晚上以及浓雾天气。因此近年来发生在无信号灯提醒的斑马线附近的交通事故较多。

近年市场上针对无信号灯提醒的传统斑马线的缺点,分别在提醒行人端与提醒司机端提出以下几种优化方案:

在优化提醒行人端常见的是利用压力传感器检测道路上是否有车辆,从而提醒行人前方是否即将有车通过。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867267,其通过在斑马线条的侧边预设距离处设若干压力传感器检测马路上是否有汽车,从而控制斑马线条的发光带点亮或熄灭,从而有效提醒行人端前方是否有车辆即将通过且节省了电能,其缺点是这种方案无法提醒司机端前方是否有斑马线以及是否有行人需要过斑马线。

在优化提醒司机端常见的有在斑马线两侧铺设led发光带和在马路两侧安插激光灯牌的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在斑马线两侧铺设led发光带闪烁增加目前斑马线的可见度的方案,初步解决了斑马线对于司机端的警示作用,在晚上以及浓雾天气可以有效提醒司机与行人斑马线的位置,同时也能有效提醒行人斑马线的位置,其缺点是这种方案无法提醒司机端前方是否有行人需要过斑马线。第二种是在马路两侧安插激光灯牌以提高行人安全的方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1125977,由一侧的激光灯牌向马路另一侧射出激光光束,在马路中的行人身上产生激光点警示司机,该方案晚上以及浓雾天气有效提醒司机端斑马线的位置,其缺点是这种方案无法提醒司机端前方是否有行人需要过斑马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照明光纤的斑马线,其目的在于在无信号灯提醒的斑马线处,利用摄像头朝向行人识别区域对行人进行识别后驱动光纤斑马线的亮与灭,有效提醒司机端斑马线的位置,并提醒司机端前方是否有行人需要过斑马线。对驾驶员发挥理想的警示作用,并利用光纤斑马线的闪烁起到一定交通信号警示灯的作用,有人时闪烁,无人时不闪烁,减少电能耗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为:

基于照明光纤的斑马线,包括斑马线摄像系统、照明光纤斑马线、主控制器(1)和电源(2)。斑马线摄像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支撑杆(5)和底座(6),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分别位于照明光纤斑马线两侧,通过支撑杆(5)与底座(6)固定在地面上,且分别朝向对面斑马线的入口处,覆盖整个斑马线区域。照明光纤斑马线包括led光纤照明光源(7)、照明光纤(8),照明光纤(8)嵌入在挖有蛇形分布槽的地面内。主控制器(1)、电源(2)与led光纤照明光源(7)分层集成在立式箱子(9)内,立式箱子(9)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摄像头(3)所在的斑马线一侧的地面上。主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分别与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led光纤照明光源(7)相连。电源(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到主控制器(1)、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led光纤照明光源(7)以供电。所述蛇形分布槽上覆盖有透明钢化玻璃,所述照明光纤斑马线为照明光纤(8)延蛇形分布槽成蛇形分布,且蛇形分布每绕一级的宽度为50厘米。

所述照明光纤(8)为侧发光塑料光纤,直径大于10毫米。

所述led光纤照明光源(7)为红光led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利用照明光纤、摄像头相配合,使斑马线集成化。

2.利用摄像头朝向对面斑马线入口处对行人进行识别后驱动光纤斑马线的亮与灭,有效提醒司机端斑马线的位置,并提醒司机端前方是否有行人需要过斑马线。对驾驶员发挥理想的警示作用。

3.在无信号灯提醒的斑马线处利用光纤闪烁起到一定交通信号警示灯的作用,有人时闪烁,无人时不闪烁,减少电能耗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总体结构图;

图2是立式箱子内部分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总体结构图;

图4是总体功能框图;

1为主控制器、2为电源、3为第一摄像头、4为第二摄像头、5为支撑杆、6为底座、7为led光纤照明光源、8为照明光纤、9为立式箱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基于照明光纤的斑马线,包括主控制器1、电源2、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支撑杆5、底座6、led光纤照明光源7、照明光纤8、立式箱子9。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分别位于照明光纤斑马线两侧,通过支撑杆5与底座6固定在地面上,且分别朝向对面斑马线的入口处,覆盖整个斑马线区域。照明光纤斑马线包括led光纤照明光源7、照明光纤8,所述led光纤照明光源(7)为红光led光源,所述照明光纤(8)为侧发光塑料光纤,直径大于10毫米,照明光纤8嵌入在挖有蛇形分布槽的地面内。主控制器1、电源2与led光纤照明光源7分层集成在立式箱子9内,立式箱子9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摄像头3所在的斑马线一侧的地面上。主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分别与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led光纤照明光源7相连。电源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到主控制器1、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led光纤照明光源7以供电。所述蛇形分布槽上覆盖有透明钢化玻璃,所述照明光纤斑马线为照明光纤8延蛇形分布槽蛇形分布而成,且蛇形分布每绕一级的宽度为50厘米。所有导线也埋于蛇形分布槽内。

如图2,立式箱子9内部分成了3层,第一层为电源2,第二层为主控制器1,第三层为led光纤照明光源7。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条件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2通过导线连接到主控制器1、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led光纤照明光源7以供电。主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控制第一摄像头3和第二摄像头4来检测对侧斑马线入口是否有人即将进入斑马线,当检测对侧斑马线入口没有人进入,led光纤照明光源7处于不工作状态,即照明光纤8不闪烁发亮。当第一摄像头3和第二摄像头4检测对向斑马线入口有人即将进入时,主控制器1驱动led光纤照明光源7点亮且闪烁,照明光纤8即发光闪烁,警示机动车减速慢行;待行人完全通过后,主控制器1驱动led光纤照明光源7关闭,停止工作。



技术特征:

1.基于照明光纤的斑马线,包括斑马线摄像系统、照明光纤斑马线、主控制器(1)和电源(2);斑马线摄像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支撑杆(5)和底座(6),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分别位于照明光纤斑马线两侧,通过支撑杆(5)与底座(6)固定在地面上,且分别朝向对面斑马线的入口处,覆盖整个斑马线区域;照明光纤斑马线包括led光纤照明光源(7)、照明光纤(8),照明光纤(8)嵌入在挖有蛇形分布槽的地面内;主控制器(1)、电源(2)与led光纤照明光源(7)分层集成在立式箱子(9)内,立式箱子(9)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一摄像头(3)所在的斑马线一侧的地面上;主控制器(1)通过信号线分别与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led光纤照明光源(7)相连;电源(2)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到主控制器(1)、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led光纤照明光源(7)以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分布槽上覆盖有透明钢化玻璃,所述照明光纤斑马线为照明光纤(8)延蛇形分布槽蛇形分布而成,且蛇形分布每绕一级的宽度为50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照明光纤的斑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纤(8)为侧发光塑料光纤,直径大于1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照明光纤的斑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光纤照明光源(7)为红光led光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照明光纤的斑马线,包括斑马线摄像系统、照明光纤斑马线、主控制器和电源;斑马线摄像系统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支撑杆和底座,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分别位于照明光纤斑马线两侧,通过支撑杆与底座固定在地面上;照明光纤斑马线包括LED光纤照明光源、照明光纤,照明光纤嵌入在挖有蛇形分布槽的地面内;主控制器、电源与LED光纤照明光源分层集成在立式箱子内;主控制器通过信号线分别与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LED光纤照明光源相连;电源通过导线分别连接到主控制器、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LED光纤照明光源以供电。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识别行人是否过斑马线而控制照明光纤斑马线闪烁,警示驾驶员减速慢行。

技术研发人员:舒涵;何瑾瑾;邹文瑶;孟晓雯;黄杰;周盛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计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