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转运的路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3698发布日期:2020-08-05 02:1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便于转运的路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转运的路障。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活动对安全性的重视越来越高,在交通管理、市政建设中大量采用水马路障的方式,对人们起到警示和保护的作用常见的路障基本都是采用水泥浇筑形成的水马体,相邻的水马体之间使用连接柱连接在一起。这种方案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采用水泥浇筑的水马体在转运的时候存在较大的困难,转运成本很高,其次通过连接柱使得水马体之间的距离恒定,无法根据需要调整间距,最后将这种路障设置在路中间,由于高度和成本受限,在会车时车辆产生的风和光无法有效进行隔离遮挡,同时水泥浇筑的水马体硬度很高,车辆装在上面会造成很严重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便于转运的路障,以方便路障的转运,灵活调整底座之间的间距,降低车辆撞上后的损失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转运的路障,包括底座和连接杆;所述底座水平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邻所述底座的连接孔内;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的内腔填装有可倒出的配重物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注入孔,所述底座的下部设有排放孔。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及技术效果如下:

本方案底座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通过调节连接杆的两端插在连接孔内的长度,进而改变底座之间的间距,底座内设置诸如空和排放孔,可以在不转运或者不使用的时候,将内部填充的配重物质从排放孔倒出来,以便减轻底座的重量,需要使用的时候,重新将配重物质从注入孔加入,提高底座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可以使底座更加方便的进行转运,同时兼顾稳定性的效果,比塑料更加耐用,防护性更好,在内部采用可以注入的物质,即内部的整体硬度相比传统的水泥更低,倘若汽车等与其相撞,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车辆的受损度。

优选地,所述配重物质为黄沙,成本更低,更方便进行填充,同时能够提供必要的配重要求。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内腔设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可以显著提高底座整体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布有若干顶板,通过顶板可以方面可以会车时风和光问题,同时可以在顶板上打广告、城市宣传画或者安全文案。

优选地,所述顶板与底座之间可拆卸配合,便于更换安装顶板。

优选地,所述顶板包括长条的板体和设置于板体下端的插杆,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供所述插杆插接的插孔,通过插杆可以更加灵活的调整顶板的方向,更加方便对会车的风和光进行遮挡。

优选地,所述插杆截面为扁的结构,利用圆柱体可以很好的转动插杆。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连接孔滑动配合,便于调节连接杆的两端在连接孔内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交汇处通过螺丝固定,在连接杆与底座配合的长度确定后,通过螺丝固定,提高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带有脚刹的车轮,以便通过车轮转运底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俯视图。

附图中,底座1、连接孔2、连接杆3、顶板4、插杆5、注入孔6、排放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

本技术:
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底座1、连接杆3和顶板4。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带有脚刹的车轮,以便通过车轮转运底座1。

所述底座1水平设有连接孔2,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邻所述底座1的连接孔2内。通过调节连接杆3的两端插在连接孔2内的长度,进而改变底座1之间的间距,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与所述连接孔2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杆3与所述底座1交汇处通过螺丝固定,在连接杆3与底座1配合的长度确定后,通过螺丝固定,提高稳定性。

所述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的内腔设有加强筋,所述底座1的内腔填装有可倒出的配重物质,所述配重物质为黄沙,成本更低,更方便进行填充,同时能够提供必要的配重要求,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注入孔6,所述底座1的下部设有排放孔7。

结合图2所示,底座1内设置诸如空和排放孔7,可以在不转运或者不使用的时候,将内部填充的配重物质从排放孔7倒出来,以便减轻底座1的重量,需要使用的时候,重新将配重物质从注入孔6加入,提高底座1的稳定性。注入孔6和排放孔7需要进行密封结构,避免内部的配重物质随意流出,或者外部雨水进入内部。可以使底座1更加方便的进行转运,同时兼顾稳定性的效果,比塑料更加耐用,防护性更好,在内部采用可以注入的物质,即内部的整体硬度相比传统的水泥更低,倘若汽车等与其相撞,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车辆的受损度。

所述底座1的顶部分布有若干所述顶板4,所述顶板4与底座1之间可拆卸配合,所述顶板4包括长条的板体和设置于板体下端的插杆5,所述插杆5截面为扁的结构,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供所述插杆5插接的插孔,通过插杆5可以更加灵活的调整顶板4的方向,更加方便对会车的风和光进行遮挡。通过顶板4上打广告、城市宣传画或者安全文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转运的路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连接杆(3);

所述底座(1)水平设有连接孔(2),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邻所述底座(1)的连接孔(2)内;

所述底座(1)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的内腔填装有可倒出的配重物质,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注入孔(6),所述底座(1)的下部设有排放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运的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腔设有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运的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分布有若干顶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转运的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与底座(1)之间可拆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转运的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包括长条的板体和设置于板体下端的插杆(5),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供所述插杆(5)插接的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转运的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5)截面为扁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运的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与所述连接孔(2)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转运的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与所述底座(1)交汇处通过螺丝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转运的路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带有脚刹的车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于转运的路障。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和连接杆;所述底座水平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邻所述底座的连接孔内;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的内腔填装有可倒出的配重物质,该配重物质为黄沙、碎石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注入孔,所述底座的下部设有排放孔。以方便路障的转运,灵活调整底座之间的间距,降低车辆撞上后的损失度,提高防护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煦
技术研发日:2019.10.28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