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潮汐车道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3699发布日期:2020-08-05 02:10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潮汐车道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潮汐车道护栏。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受城市规划布局和中心城区土地价值飘升的影响,城市居住区不断往城外迁移,逐渐形成了工作单位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居住地集中在城市外围的格局,这种格局导致潮汐交通流的产生。潮汐交通流很容易在早晚上下班高峰造成潮汐行交通拥堵,这种潮汐拥堵表现为重交通方向道路拥堵的同时轻交通方向道路资源浪费,所以潮汐车道应运而生。针对该情况,在交通导流改造中采取可变车道的方式进行了交通组织,即:早高峰进城车辆多时,增加进城方向车道数,减少出城方向车道数,晚高峰出城车辆多时,增加出城方向车道数,减少进城方向车道数。传统的利用地面双黄线和交通指示灯对车道方向实施控制的方式,由于众多车辆“顶牛”、标识不够清楚等诸多弊端,逐渐被在车道边设置隔离带的方式替代。而通过人工在不同车道间设置隔离带由于工作量巨大,实施起来有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变潮汐车道护栏,可做到便于交警根据当时的车辆流向对潮汐车道进行实施控制,减缓拥堵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潮汐车道护栏,包括多个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外端表面四周均设置有警示灯,所述灯座的顶端设置太阳能光伏板,所述支撑柱彼此相对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多个套座,所述套座的数量为二且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套座两两之间连接有防护杆,所述防护杆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杆,所述移动底座的内部底端四角均设置有车轮容槽,所述一侧车轮容槽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另一侧车轮容槽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移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数量为二并分别与驱动轮相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变送器和单片机,所述移动底座的内部中间设置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传感器和通讯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讯模块包括短距离本体协调通讯模块和远程通讯模块,所述短距离本体协调通讯模块采用具有ap功能的aws系列的zigbee模块,所述远程通讯模块采用物联网nb-iot技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变送器相连接,所述变送器的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单片机与警示灯、驱动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传感器和通讯模块相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步进电机相连接,且步进电机的联轴器通过编码器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传感器通过单片机与通讯模块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为铅酸电池,所述步进电机防水级别为ip6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现场交通情况,通过手持遥控器对潮汐车道护栏进行控制,或者在车流高峰时间段来临前,通过远程控制提前对护栏的位置进行变换,能够大大降低交警的工作量,同时护栏通过太阳能的供电方式实现自给自足,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部分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底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底座;2、支撑柱;3、灯座;4、警示灯;5、太阳能光伏板;6、套座;7、防护杆;8、加强杆;9、车轮容槽;10、驱动轮;11、从动轮;12、驱动器;13、步进电机;14、蓄电池;15、变送器;16、单片机;17、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8、三轴陀螺仪传感器;19、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潮汐车道护栏,包括多个移动底座1,移动底座1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的顶端连接有灯座3,灯座3的外端表面四周均设置有警示灯4,灯座3的顶端设置太阳能光伏板5,支撑柱2彼此相对的一侧表面安装有多个套座6,套座6的数量为二且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套座6两两之间连接有防护杆7,防护杆7之间连接有多个加强杆8,移动底座1的内部底端四角均设置有车轮容槽9,一侧车轮容槽9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轮10,另一侧车轮容槽9的内部设置有从动轮11,移动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器12,驱动器12连接有步进电机13,步进电机13的数量为二并分别与驱动轮10相连接,支撑柱2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4、变送器15和单片机16,移动底座1的内部中间设置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7、三轴陀螺仪传感器18和通讯模块19。

进一步的,通讯模块19包括短距离本体协调通讯模块和远程通讯模块,短距离本体协调通讯模块采用具有ap功能的aws系列的zigbee模块,远程通讯模块采用物联网nb-iot技术。结合物联网的zigbee短距离无线组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网络延时问题,确保命令同时送达,有效传输距离可达2.5km,同时结合网状网络结构,有效保证现场网络的稳定性与健壮性。nb-iot是物联网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

太阳能光伏板5与蓄电池14相连接,蓄电池14与变送器15相连接,变送器15的与单片机16相连接,单片机16与警示灯4、驱动器12、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7、三轴陀螺仪传感器18和通讯模块19相连接,驱动器12与步进电机13相连接,且步进电机13的联轴器通过编码器与单片机16相连接,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7和三轴陀螺仪传感器18通过单片机16与通讯模块19相连接。

蓄电池14为铅酸电池,步进电机13防水级别为ip68。当电池组充满后,自动停止充电,同时变送器15输出电源,给设备不间断供电,ip68级防水能够应对多日的大雨天气,避免损坏。

具体的,太阳能光伏板5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至蓄电池14的内部,通过变送器15对单独一个移动台墩进行供电,因潮汐车道护栏每天只需要工作1-2次,所以太阳能光伏板5与蓄电池14的功率无需太大,即使是在连续多日的阴雨挑起,铅酸电池也能工作6-7天,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通讯模块19分别与交通管制的远端控制中心和在现在管控车辆的交警手中的控制器相连接,信号传入后通过单片机16进行接收,控制驱动器12工作使步进电机1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轮10,控制一侧的驱动轮10进行转动使潮汐车道护栏整体位置进行偏移,同时步进电机13的联轴器通过编码器与单片机16相连将信息进行采集后通过位置pid控制算法对步进电机13的位置和行走距离进行精准控制,同时配合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7和三轴陀螺仪传感器18,潮汐车道护栏移动方向进行监控,防止行走路线发生偏移,如果潮汐车道上发生交通事故,有车辆撞击到护栏或者护栏因为外界因素发生倾倒,通过三轴陀螺仪传感器18可以监测到较大的加速度,以及护栏的姿态,可以通过通讯模块19迅速通知交警大队的管控中心,做出相应的处理,同时警示灯4闪烁提醒附近来往的车辆,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现场交通情况,通过手持遥控器对潮汐车道护栏进行控制,或者在车流高峰时间段来临前,通过远程控制提前对护栏的位置进行变换,能够大大降低交警的工作量,同时护栏通过太阳能的供电方式实现自给自足,便于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