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9436发布日期:2020-10-09 18:3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提式升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



背景技术:

升降柱,又称升降地柱,升降路桩,防冲撞路桩,液压升降柱,隔离桩等。升降柱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及周边、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及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

目前的升降柱大多是一种电机驱动的自动式升降柱,电机长期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工作,容易疲劳损坏,更换麻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手提式升降柱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机长期高负载工作容易疲劳损坏的,更换很麻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式升降柱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连接有圆形盖体,且所述圆形盖体上滑动安装有圆柱块,所述圆柱块中间为镂空,且所述圆柱块镂空处安装有旋转块,所述圆柱块的镂空处内壁上开设有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内活动安装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与旋转块连接,所述活动槽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圆柱块的镂空处内壁上,且所述旋转块底部设有卡块,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升降柱,且所述升降柱与圆柱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中间开设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转动柱,升降柱底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柱转动安装于转动槽内,且所述转动柱底部焊接有齿轮,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隔离壁,隔离壁上开设有齿条槽,所述齿轮啮合有齿条,且所述齿条远离齿轮一端放置于齿条槽内,所述隔离壁上方设有三角块。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顶部开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升降柱上开设有移动槽,且齿条滑动安装于移动槽内。

优选的,所述隔离壁上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三角块,且三角块滑动安装于固定槽内。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有多个第一小三角块,且卡块上设有多个第二小三角块,第一小三角块与第二小三角块相配合。

1,由于设置了壳体、圆形盖体、旋转块、圆柱块、隔离壁、卡块、升降柱、转动柱、齿轮、齿条、齿条槽、限位块、转动槽、连接柱、活动槽,按住旋转块,使其下滑,卡块与转动柱卡住,旋转旋转块,带动齿轮旋转,使位于齿条槽内的齿条开始回缩,不缩回升降柱内,拉动旋转块,限位块限制旋转块的位置,带动升降柱上升。

2,由于设置了隔离壁、旋转块、三角块,升降柱上升到一定位置,没有完全缩回的齿条与三角块接触,使三角块回缩,齿条移动到三角块的上方,三角块通过弹簧回弹,反向转动旋转块,齿条向外延伸,搭在三角块上。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电机,手提升降柱,不会让电机长时间的高负载工作,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的齿轮齿条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圆形盖体、3旋转块、4圆柱块、5隔离壁、6卡块、7升降柱、8转动柱、9齿轮、10齿条、11三角块、12齿条槽、13限位块、14转动槽、15连接柱、16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式升降柱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连接有圆形盖体2,且所述圆形盖体2上滑动安装有圆柱块4,所述圆柱块4中间为镂空,且所述圆柱块4镂空处安装有旋转块3,所述圆柱块4的镂空处内壁上开设有活动槽16,且所述活动槽16内活动安装有连接柱15,且连接柱15与旋转块3连接,所述活动槽16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位于圆柱块4的镂空处内壁上,且所述旋转块3底部设有卡块6,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升降柱7,且所述升降柱7与圆柱块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7中间开设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转动柱8,升降柱7底部开设有转动槽14,所述转动柱8转动安装于转动槽14内,且所述转动柱8底部焊接有齿轮9,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隔离壁5,隔离壁5上开设有齿条槽12,所述齿轮9啮合有齿条10,且所述齿条10远离齿轮9一端放置于齿条槽12内,所述隔离壁5上方设有三角块1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转动柱8的顶部开设有与卡块6相配合的凹槽,能使其相互卡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柱7上开设有移动槽,且齿条10滑动安装于移动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离壁5上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三角块11,且三角块11滑动安装于固定槽内,三角块能通过弹簧进行固定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凹槽内设有多个第一小三角块,且卡块6上设有第二小三角块,第一小三角块与第二小三角块相配合,第一小三角块与第二小三角块互相卡住。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安装于路面,按压旋转块3,旋转块3下滑,位于圆柱块4的镂空处内壁上的限位块13限制旋转块3的滑动,卡块6与转动柱8卡住,正向旋转旋转块3,带动转动柱8底部焊接的齿轮9进行转动,齿轮9啮合的齿条10进行回缩,不完全缩回升降柱7内,拉动旋转块3,带动升降柱7上升,升降柱7上升到一定高度,齿条10与隔离壁5上设有的三角块11接触,升降柱7继续上升,齿条10挤压三角块11,三角块11缩回固定槽内,齿条10移动到三角块11的上方,三角块11不在受到挤压,通过弹簧回弹,反向转动旋转块3,齿条10开始向外延伸,搭在三角块11上,当需要升降柱7缩回时,正向旋转旋转块3,带动齿条10回缩,回缩入升降柱7内,向下推动,到底部时,反向旋转旋转块3,齿条10延伸至齿条槽12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连接有圆形盖体(2),且所述圆形盖体(2)上滑动安装有圆柱块(4),所述圆柱块(4)中间为镂空,且所述圆柱块(4)镂空处安装有旋转块(3),所述圆柱块(4)的镂空处内壁上开设有活动槽(16),且所述活动槽(16)内活动安装有连接柱(15),且连接柱(15)与旋转块(3)连接,所述活动槽(16)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位于圆柱块(4)的镂空处内壁上,且所述旋转块(3)底部设有卡块(6),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升降柱(7),且所述升降柱(7)与圆柱块(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7)中间开设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转动柱(8),升降柱(7)底部开设有转动槽(14),所述转动柱(8)转动安装于转动槽(14)内,且所述转动柱(8)底部焊接有齿轮(9),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隔离壁(5),隔离壁(5)上开设有齿条槽(12),所述齿轮(9)啮合有齿条(10),且所述齿条(10)远离齿轮(9)一端放置于齿条槽(12)内,所述隔离壁(5)上方设有三角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8)的顶部开设有与卡块(6)相配合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7)上开设有移动槽,且齿条(10)滑动安装于移动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壁(5)上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连接有三角块(11),且三角块(11)滑动安装于固定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有多个第一小三角块,且卡块(6)上设有多个第二小三角块,第一小三角块与第二小三角块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提式升降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提式升降柱结构,针对现有的升降柱大多是一种电机驱动的自动式升降柱,电机长期在高负载的情况下工作,容易疲劳损坏,更换麻烦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连接有圆形盖体,且所述圆形盖体上滑动安装有圆柱块,所述圆柱块中间为镂空,且所述圆柱块镂空处安装有旋转块;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电机,手提升降柱,不会让电机长时间的高负载工作,不容易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鲁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3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