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绿化隔离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2970发布日期:2020-09-11 21:2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面绿化隔离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园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路面绿化隔离带结构。



背景技术:

路面绿化隔离带是一种道路结构,通常指道路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能够绿化道路环境、吸尘降噪,同时有效保证不同车道行车的安全及行人安全。

例如公告号为cn207498868u的一种绿化隔离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面向道路的两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沿平行于道路方向设有若干个转杆,若干个所述转杆沿竖直方向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若干个所述转杆外部包覆有防蹭皮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箱体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在移动过程中需要搬运,较为费力,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绿化隔离带结构,具有方便搬运,节省人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路面绿化隔离带结构,包括若干个依次拼接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长度方向与道路方向一致,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包括两根分别沿箱体长度方向转动承载于箱体底部的转杆,两根所述转杆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箱体靠近路面的两侧,所述箱体的四个底角处沿竖直方向均开设有嵌槽,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贯穿延伸至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嵌槽内;所述嵌槽内容置有轮叉,所述轮叉的头部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轮叉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转杆转动使得所述滑轮可缩入和伸出所述嵌槽;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使得两根转杆同步转动的传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在搬运箱体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两根转杆同步转动,使得与转杆固定连接的轮叉跟随转杆转动,使得容置在嵌槽内的滑轮伸出于嵌槽与地面抵接,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搬运箱体,当箱体移动到所需的位置后,转动转杆又能够使滑轮缩入嵌槽,使得箱体稳定的抵接于地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箱体包括位于底部的承载板、设置在承载板靠近路面两侧的支撑板、沿道路方向对应设置在承载板两侧的凸出板和凹陷板,所述凸出板远离箱体一侧的下方设置有对接条,所述凹陷板远离箱体一侧的下方对应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条与所述对接槽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对接条与对接槽的插接配合,可以将若干个箱体拼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承载于所述承载板一侧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承载板靠近凸出板的一侧,所述传动杆与所述转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承载板还开设有两个与所述嵌槽相连通的齿轮槽,两个所述齿轮槽分别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两端,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齿轮槽内,所述传动杆位于齿轮槽内的一端套接有第一锥齿轮,两根所述转杆的一端延伸到所述齿轮槽内,所述转杆位于齿轮槽内的一端套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对接条内设置有驱动传动杆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能够通过驱动件驱动传动杆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换向从而带动两根转杆转动,使得与转杆固定连接的轮叉跟随转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板靠近凸出板的一侧开设有容置腔,所述传动杆贯穿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容置有蜗轮,所述蜗轮套接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对接条的中部开设有电机腔,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腔内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容置腔内,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位于容置腔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蜗轮啮合的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驱动传动杆转动,蜗轮蜗杆的自锁效应能够防止转杆回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块所述支撑板的相背侧设置有若干个沿箱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杆以及固定连接于竖杆上下两端的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垂直于支撑板,所述竖杆转动承载有转筒;若干个所述转筒的外部包覆有防蹭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冲撞并挤压防蹭皮带时,防蹭皮带受到的摩擦力使得防蹭皮带沿车辆行驶方向进行传动,进而带动转筒转动,将一部分摩擦力转化为动能,进而减弱撞击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在支撑板上的缓冲腔,所述支撑杆滑移插接于缓冲腔内,所述支撑杆位于缓冲腔内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圆形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与所述缓冲腔的侧壁抵接且相对滑移;缓冲腔的腔底与挡板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蹭皮带受到的挤压力通过防蹭皮带将支撑杆推入缓冲腔内,同时压缩缓冲弹簧,从而将部分挤压力转化为弹力,有效较小对绿化隔离带以及车辆自身的损害。当车辆离开防蹭皮带后,在缓冲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支撑杆向缓冲腔外部弹出,恢复至原有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防蹭皮带的外层为橡胶层,内侧为皮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具有弹性,当车辆冲撞到防蹭皮带时橡胶层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进而减小车辆的冲撞压力,有效保护防蹭皮带,延长防蹭皮带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板垂直开设有多个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水孔具有排出多余水分、通风等作用,避免种植在箱体内绿植出现烂根等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搬运箱体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两根转杆同步转动,使得与转杆固定连接的轮叉跟随转杆转动,使得容置在嵌槽内的滑轮转出与地面抵接,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搬运箱体;

2、对接条与对接槽插接配合,可以将若干个箱体拼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3、当车辆冲撞并挤压防蹭皮带时,防蹭皮带受到的摩擦力迫使防蹭皮带沿车辆行驶方向进行传动,进而带动转筒转动,将一部分摩擦力转化为动能,进而减少撞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和对接条连接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箱体和支撑杆连接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承载板;111、嵌槽;112、齿轮槽;113、容置腔;114、漏水孔;12、支撑板;121、缓冲腔;122、缓冲弹簧;13、凸出板;131、对接条;1311、电机腔;14、凹陷板;141、对接槽;2、转杆;21、轮叉;22、滑轮;23、第二锥齿轮;3、传动杆;31、第一锥齿轮;32、蜗轮;4、伺服电机;41、蜗杆;5、竖杆;51、转筒;6、支撑杆;61、挡板;7、防蹭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路面绿化隔离带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若干个拼接而成的箱体1,所述箱体1上端开口,所述箱体1包括底部的承载板11、设置在承载板11靠近路面两侧的支撑板12、沿道路方向设置在承载板11两侧的凸出板13和凹陷板14,两块所述支撑板12、凸出板13、凹陷板14以及承载板11固定连接呈长方体状,且箱体1的长度方向与道路方向一致。

所述凸出板13远离箱体1一侧的下方设置有对接条131,所述凹陷板14远离箱体1的侧下方对应开设有对接槽141,所述对接条131与所述对接槽141插接配合,从而将多个箱体1连接成为一体,根据实际所需长度调节箱体1数量,组成符合需求的绿化隔离带。

所述承载板11垂直开设有多个漏水孔114,漏水孔114均布在承载板11的中部;漏水孔114具有排出多余水分、通风等作用,避免种植在箱体1内绿植出现烂根等现象。

参照图2和图3,所述承载板11设置有两组滑轮22组件,所述滑轮22组件包括两根沿长度方向转动承载于承载板11的转杆2,两根所述转杆2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承载板11靠近路面的两侧,所述承载板11下板面的四个边角处沿竖直方向向上开设有条形的嵌槽111,所述转杆2的两端贯穿延伸到所述嵌槽111内。所述嵌槽111内容置有轮叉21,所述轮叉21的头部与所述转杆2固定连接,所述轮叉2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轮22,所述轮叉21和滑轮22均容置在所述嵌槽111内。

参照图3和图4,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使两根转杆2同步转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承载于所述承载板11一侧的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位于所述承载板11靠近凸出板13的一侧,所述传动杆3与所述转杆2相互垂直,所述承载板11还开设有两个与所述嵌槽111相连通的齿轮槽112,两个所述齿轮槽112位于所述传动杆3的两端,所述传动杆3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所述齿轮槽112内,所述传动杆3位于齿轮槽112内的一端套接有第一锥齿轮31,两根所述转杆2的一端延伸到所述齿轮槽112内,所述转杆2位于齿轮槽112内的一端套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3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3;所述对接条131内设置有驱动传动杆3转动的驱动件,具体的,所述承载板11靠近凸出板13的一侧开设有容置腔113,所述传动杆3贯穿所述容置腔113,所述容置腔113内容置有蜗轮32,所述蜗轮32固定套接在所述传动杆3上,所述对接条131的中部开设有电机腔1311,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腔1311内的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延伸至容置腔113内,所述伺服电机4输出轴位于容置腔113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与所述蜗轮32啮合的蜗杆41。

回看图1,两块所述支撑板12的相背侧设置有五个沿箱体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竖杆5以及固定连接在竖杆5上下两端的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与支撑板12垂直,所述支架整体呈“匚”形;竖杆5上转动承载有转筒51。

参照图5,所述支撑杆6与支撑板12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具体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开设在支撑板12上的缓冲腔121,所述支撑杆6活动插接于缓冲腔121内,所述支撑杆6位于缓冲腔121内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圆形的挡板61,所述挡板61的侧壁与所述缓冲腔121的侧壁抵接且相互滑移;缓冲腔121的腔底与挡板61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122。五个所述转筒51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且五个所述转筒51的外部包覆有防蹭皮带7。当车辆冲撞并挤压防蹭皮带7时,防蹭皮带7受到的摩擦力迫使防蹭皮带7沿车辆行驶方向进行传动,进而带动转筒51转动,将一部分摩擦力转化为动能,进而减少撞击力;防蹭皮带7受到的挤压力通过防蹭皮带7将支撑杆6推入缓冲腔121内,同时压缩缓冲弹簧122,从而将部分挤压力转化为弹力,有效较小对绿化隔离带以及车辆自身的损害。当车辆离开防蹭皮带7后,在缓冲弹簧122的弹性作用下,支撑杆6向缓冲腔121外部弹出,恢复至原有位置。

防蹭皮带7的外层为橡胶层,内侧为皮质层,橡胶具有弹性,当车辆冲撞到防蹭皮带7时橡胶层能够起到一个初步缓冲的作用,减小车辆的冲撞压力,有效保护防蹭皮带7,延长防蹭皮带7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搬运箱体1时,操作人员启动电机通过蜗杆41传动蜗轮32转动,从而使得传动杆3带动两根转杆2同步转动,使得与转杆2固定连接的轮叉21跟随转杆2转动,实现容置在嵌槽111内的滑轮22转出与地面抵接,从而方便操作人员搬运箱体1;搬运完成后,驱动伺服电机4反转即可使得转杆2反转,收回轮叉21和滑轮22容置于嵌槽111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