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有通长加劲肋的复杂钢箱梁高空临时固定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560510发布日期:2021-04-06 12:1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用于有通长加劲肋的复杂钢箱梁高空临时固定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安装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用于有通长加劲肋的复杂钢箱梁高空临时固定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箱梁现场吊装临时就位,一般采用在钢箱梁对接口位置设置卡马板,后安装钢箱梁在高空对接时通过卡马板落于前一钢箱梁上,调整就位后将卡马板与前一杆件焊接固定。该方法需提前在地面或工厂将卡马板焊接在杆件上,杆件就位焊接完成后还需进行卡马板割除工作。临时卡马板的广泛使用,虽能解决杆件对接时临时固定问题,但其使用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除结构本体外的措施材料消耗、附加焊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以及卡马板切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母材损伤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有通长加劲肋的复杂钢箱梁高空临时固定的施工方法,减少附加工序消除附加能耗污染,达到缩短工期、节能环保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有通长加劲肋的复杂钢箱梁高空临时固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合理分段,利用结构本身的错位搭接,对先装钢箱梁高空对接位置上翼缘加劲肋相对于上翼缘分段外挑一定长度la;下翼缘加劲肋相对于下翼缘分段内缩la;

步骤二:对后装钢箱梁的高空对接位置上翼缘加劲肋相对于上翼缘分段内缩一定长度la;下翼缘加劲肋相对于下翼缘分段外扩la;

步骤三:la长度根据计算得出,需满足受力要求;

步骤四:通长加劲肋在钢箱梁上下翼缘的分段位置应设置应力孔;

步骤五:通长加劲肋分段位置的焊接采用等强对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常规钢箱梁高空对接临时固定中卡马板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不需要考虑钢箱梁结构构造,仅通过措施钢板焊接于钢箱梁上下翼缘母材上,待使用后切除即可。然而本发明则是基于钢箱梁横跨市政道路,绿色施工要求高的前提下产生的,与传统卡马板固定相比,钢箱梁合理的加劲肋构造分段能够有效避免因施工临时措施的使用带来的材料损耗、焊接污染、母材损伤等问题,通过工艺手段来规避措施材料带来的附加风险及工期的延长。为现场施工带来便利的同时,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

以等效替代、永临结合的思想,通过对钢箱梁结构本体的合理分段,使得钢箱梁内部构造零件代替卡马板,减少附加工序消除附加能耗污染,达到缩短工期、节能环保的效果。



本技术:
针对具有通长加劲肋的复杂钢箱梁进行的合理分段,为类似结构的施工提供依据,在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的趋势下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钢箱梁下翼缘通长加劲肋分段示意图;

图2为钢箱梁上翼缘通长加劲肋分段示意图;

图3为钢箱梁通长加劲肋分段节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有通长加劲肋的复杂钢箱梁高空临时固定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合理分段,利用结构本身的错位搭接,对先装钢箱梁1高空对接位置上翼缘加劲肋3相对于上翼缘2分段外挑一定长度la;下翼缘加劲肋5相对于下翼缘4分段内缩la;

步骤二:对后装钢箱梁6的高空对接位置上翼缘加劲肋8相对于上翼缘7分段内缩一定长度la;下翼缘加劲肋10相对于下翼缘9分段外扩la;

步骤三:la长度根据计算得出,需满足受力要求;

步骤四:通长加劲肋在钢箱梁上下翼缘2,4,7,9的分段位置应设置应力孔11;

步骤五:通长加劲肋分段位置的焊接采用等强对接。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有通长加劲肋的复杂钢箱梁高空临时固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合理分段,利用结构本身的错位搭接,对先装钢箱梁(1)高空对接位置上翼缘加劲肋(3)相对于上翼缘(2)分段外挑一定长度la;下翼缘加劲肋(5)相对于下翼缘(4)分段内缩la;

步骤二:对后装钢箱梁(6)的高空对接位置上翼缘加劲肋(8)相对于上翼缘(7)分段内缩一定长度la;下翼缘加劲肋(10)相对于下翼缘(9)分段外扩la;

步骤三:la长度根据计算得出,需满足受力要求;

步骤四:通长加劲肋在钢箱梁上下翼缘(2,4,7,9)的分段位置应设置应力孔(11);

步骤五:通长加劲肋分段位置的焊接采用等强对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通长加劲肋的复杂钢箱梁高空临时固定的施工方法,一:对先装钢箱梁高空对接位置上翼缘加劲肋相对于上翼缘分段外挑一定长度La;下翼缘加劲肋相对于下翼缘分段内缩La;二:对后装钢箱梁的高空对接位置上翼缘加劲肋相对于上翼缘分段内缩一定长度La;下翼缘加劲肋相对于下翼缘分段外扩La;三:La长度根据计算得出,需满足受力要求;四:通长加劲肋在钢箱梁上下翼缘的分段位置应设置应力孔;五:通长加劲肋分段位置的焊接采用等强对接。本发明在保证钢箱梁对接过程中节点可靠连接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临时固定措施的使用,以等效替代、永临结合的思想减少非必要的焊接切割工作,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并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张海礁;陶福兵;刘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上海)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