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2708发布日期:2020-09-11 21:2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路障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



背景技术:

截至2017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101亿辆,其中汽车2.17亿辆(含新能源汽车153.0万辆),而在这群体中有少数人漠视交通规则,不仅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更是将他人生命视为儿戏,据相关不完全统计,每年闯红灯造成交通事故的情况占总交通事故的30%还要多,而目前并没有一种合适的路障器可以同时对车辆及路人起到阻碍作用,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路障器为升起立柱结构,具有着很大的间隔且会造成路面突兀对车辆造成伤害。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路面突兀,无法同时阻挡车辆及路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包括有:

翻转路障机构,警示机构,步进电机,控制处理器;

所述步进电机通过螺栓拧接在箱体内部底面上,所述控制处理器位于箱体内部底面上,并与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所述翻转路障机构位于箱体内部,所述警示机构共有两处,分别焊接在箱体两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路障机构包括有翻转轴、传动齿轮、半圆阻块和链条,所述翻转轴穿过半圆阻块内部,并焊接在半圆阻块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机构包括有警示灯和液压升降柱,所述警示机构共设有两处,对称设置在箱体外壁的两侧,且所述警示灯固定连接在液压升降柱顶端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机构可完全收回路面内部,且所述警示机构升起时间优先于半圆阻块3s。

进一步的,所述半圆阻块翻转幅度为0°——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装置加装有翻转路障机构,其中的半圆阻块为一个整体设计,不仅可对车辆起到阻碍作用,也可用在人行横道上进行对行人的拦截阻碍作用,装置还加装有警示机构,其中警示机构可在半圆阻块翻转时提前三秒升起并通过警示灯闪烁进行提醒车辆及行人,避免了装置突然升起而造成驾驶员的反应不及时造成操作失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圆阻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警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翻转路障机构;101、翻转轴;102、传动齿轮;103、半圆阻块;104、链条;2、警示机构;201、警示灯;202、液压升降柱;3、箱体;4、步进电机;5、控制处理器;6、信号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附图5,

一种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包括有:翻转路障机构1,翻转轴101,传动齿轮102,半圆阻块103,链条104,警示机构2,警示灯201,液压升降柱202,箱体3,步进电机4,控制处理器5,信号接收器6;

步进电机4通过螺栓拧接在箱体3内部底面上,控制处理器5位于箱体3内部底面上,并与信号接收器(6)电性连接;翻转路障机构1位于箱体3内部,警示机构2共有两处,分别焊接在箱体3两侧面。

其中,翻转路障机构1包括有翻转轴101、传动齿轮102、半圆阻块103和链条104,翻转轴101穿过半圆阻块103内部,并焊接在半圆阻块103内部,其中半圆阻块103为整体一块设计,既可对车辆起到阻碍作用也可以对行人起到阻碍作用。

其中,警示机构2包括有警示灯201和液压升降柱202,警示机构2共设有两处,对称设置在箱体3外壁的两侧,且警示灯201固定连接在液压升降柱202顶端表面,警示机构2不使用时可以完全收回地面内部,不会造成路面突兀的情况。

其中,警示机构2可完全收回路面内部,且警示机构2升起时间优先于半圆阻块103三秒,该设计可以提前升起对车辆及行人起到警示作用,避免因半圆阻块103突然升起造成驾驶员的操作失误。

其中,半圆阻块103翻转幅度为0°——45°,绿灯时可完全隐藏到地面内部,红灯升起时完全展开角度为4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该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时,首先将装置整体固定到路口地面之下,然后将信号接收器6与地面上的红绿灯进行电性连接,红灯时,信号接收器6接收到信号时将会将信号传导到控制处理器5,控制处理器5处理后将会启动步进电机4,步进电机4运转后首先会通过液压升降柱202将警示机构2升起,警示机构2顶端的警示灯201将会持续闪烁对车辆及行人起到警示作用,然后通过齿轮带动链条104与传动齿轮102带动翻转轴101,使半圆阻块103进行翻转操作,半圆阻块103完全翻转后可对车辆及行人起到阻碍作用,绿灯时,警示机构2和半圆阻块103将会完全收回地面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发明人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有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翻转路障机构(1),警示机构(2),步进电机(4),控制处理器(5);

所述步进电机(4)通过螺栓拧接在箱体(3)内部底面上,所述控制处理器(5)位于箱体(3)内部底面上,并与信号接收器(6)电性连接;所述翻转路障机构(1)位于箱体(3)内部,所述警示机构(2)共有两处,分别焊接在箱体(3)两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路障机构(1)包括有翻转轴(101)、传动齿轮(102)、半圆阻块(103)和链条(104),所述翻转轴(101)穿过半圆阻块(103)内部,并焊接在半圆阻块(103)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机构(2)包括有警示灯(201)和液压升降柱(202),所述警示机构(2)共设有两处,对称设置在箱体(3)外壁的两侧,且所述警示灯(201)固定连接在液压升降柱(202)顶端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机构(2)可完全收回路面内部,且所述警示机构(2)升起时间优先于半圆阻块(103)3s。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阻块(103)翻转幅度为0°——45°。


技术总结
一种公路安全设施红绿灯自动路障器,包括有步进电机,控制处理器;所述步进电机通过螺栓拧接在箱体内部底面上,所述控制处理器位于箱体内部底面上,并与信号接收器电性连接,装置加装有翻转路障机构,其中的半圆阻块为一个整体设计,不仅可对车辆起到阻碍作用,也可用在人行横道上进行对行人的拦截阻碍作用,装置还加装有警示机构,其中警示机构可在半圆阻块翻转时提前三秒升起并通过警示灯闪烁进行提醒车辆及行人,避免了装置突然升起而造成驾驶员的反应不及时造成操作失误。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辉
技术研发日:2020.01.02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