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9709发布日期:2020-11-19 19:36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眩格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防眩格栅是应用于设有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的隔离带上,用于防止对面行车的灯光直射而对司机视线造成影响,避免司机产生眩晕感进而酿成事故隐患,高速公路上尤其需要设置防眩格栅;目前,高速公路上的防眩格栅的固定方式一般为栽种或者将防眩格栅焊接于波型板的立柱上,但是,栽种的方式固定防眩格栅过程较为繁琐,且若隔离带处设置有绿化带的话,将防眩格栅栽种于绿化带内会影响绿植的生长,不利于现有的环保理念;而将防眩格栅焊接在波型板的立柱上虽然不会影响绿化带内绿植的生长,但是一旦焊接完毕,就无法对防眩格栅位置进行调节且不方便对防眩格栅进行维修等缺点;因此,亟需一种可拆卸且安装方便的防眩格栅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眩格栅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和拆卸防眩格栅及其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眩格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和若干个连接件,所述固定装置本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固定部,另一端用于固定防眩格栅,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连接于波形板护栏的立柱上,所述固定部设置有悬挂部;各所述连接件均包括一连接杆,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一限位体,各所述连接杆均用于穿过并固定设置于所述立柱内,各所述限位体均和所述立柱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悬挂部能够悬挂于所述限位体和所述立柱之间的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限位体能够将所述固定部压紧固定于所述立柱上。

优选的,所述立柱为圆柱形立柱,所述固定部为一弧形板,所述悬挂部包括若干个挂孔,所述固定装置本体包括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弧形板竖直设置,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板的上端,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和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

所述固定部用于贴合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挂孔,所述限位体能够穿过所述挂孔的下部,所述固定部受重力作用下落后,所述挂孔的上部能够卡紧固定于所述限位体与所述立柱之间的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立柱为方形立柱,所述固定部为弯折板,所述悬挂部包括若干个直挂槽和若干个弯挂槽,所述固定部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和一个底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个边沿上,所述底板和两个所述侧板组合形成一个水平横截面呈“凵”形的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贴合于所述立柱上;

所述连接件未设所述限位体的一端穿过所述立柱并可拆卸连接有一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立柱之间有间隙,两个所述侧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对的所述直挂槽和/或所述弯挂槽,所述直挂槽开设于所述侧板的下边沿且竖直向上延伸;

所述弯挂槽由竖直槽和水平槽组成,所述水平槽开设于所述侧板的侧边沿上并沿远离所述侧边沿的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水平槽的末端竖直向上开设有一竖直槽,两个相对的所述直挂槽分别卡紧固定于同一个所述连接杆上,两个相对的所述竖直槽分别卡紧固定于同一个所述连接杆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一螺栓,所述锁紧件为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本体包括一三角架,所述三角架包括竖直板、水平板和斜板,所述竖直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水平板上,所述斜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上,所述竖直板固定设置有所述固定部,所述水平板上固定设置有所述防眩格栅。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法兰板,所述固定法兰板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本体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法兰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穿设固定螺栓的长圆孔。

优选的,还包括一调距装置,所述调距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竖直板上,所述调距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竖直板与所述立柱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调距装置包括一顶丝螺栓和顶丝螺母,所述顶丝螺母固定于所述竖直板上,所述顶丝螺栓的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顶丝螺母上,所述顶丝螺栓的螺杆能够顶紧于所述立柱上。

优选的,所述调距装置包括一顶丝螺栓和顶丝螺母,所述顶丝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竖直板的下端,所述顶丝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竖直板的部分螺纹连接有所述顶丝螺母,所述顶丝螺栓的螺杆未设螺帽的一端用于顶紧于所述立柱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眩格栅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固定装置本体通过悬挂部卡紧于限位体和波形板护栏立柱之间的连接杆上;波形板护栏立柱为高速公路上原有的安全设施,无需另行设置,且无需挖坑栽种固定防眩格栅,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和拆卸防眩格栅及其固定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的左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提供的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图5中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固定部的俯视图;

图中:1-固定板、2-连接板、3-弧形板、4-固定法兰板、5-挂孔、6-水平板、7-斜板、8-竖直板、9-弯折板、10-调距装置、11-直挂槽、12-弯挂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眩格栅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和拆卸防眩格栅。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眩格栅固定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固定装置本体和若干个连接件,固定装置本体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固定部,另一端用于固定防眩格栅,固定部用于固定连接于波形板护栏的立柱上,波形板护栏立柱为高速公路上原有的安全设施,固定部设置有悬挂部;各连接件均包括一连接杆,各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一限位体,各连接杆均用于穿过并固定设置于立柱内,各限位体均和立柱之间预留有间隙,悬挂部能够悬挂于限位体和立柱之间的连接杆上,限位体能够将固定部压紧固定于立柱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眩格栅固定装置无需挖坑栽种固定防眩格栅,且未采用焊接方式固定防眩格栅固定装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和拆卸防眩格栅。

进一步的,立柱为圆柱形立柱,固定部为一弧形板3,悬挂部包括若干个挂孔5,固定装置本体包括固定板1和连接板2,固定板1和连接板2优选为角钢,固定板1水平设置,弧形板3竖直设置,固定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弧形板3的上端,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固定板1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和固定部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连接板2、弧形板3和固定板1形成一三角架,三角架的稳定性较好,承重较大;

固定部用于贴合于立柱上,固定部的尺寸和弧度根据实际情况中立柱的直径来设置,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个挂孔5,限位体能够穿过挂孔5的下部,固定部受重力作用下落后,挂孔5的上部能够卡紧固定于限位体与立柱之间的连接杆上,本实施例中的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的安装过程如下:

步骤一:工作人员先将连接件穿过立柱,限位体和立柱之间预留有用于悬挂固定装置本体的间隙。

步骤二:工作人员抬起防眩格栅固定装置并使得限位体从挂孔5的下部穿过。

步骤三:松开防眩格栅固定装置,防眩格栅固定装置受重力作用下落一定的距离后,挂孔5的上部卡紧于连接杆上。

步骤四:工作人员采用一锁紧件将连接杆锁紧固定于立柱上,限位体将固定部压紧固定于立柱上。

挂孔5的数量可为多个,优选为两个。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法兰板4,固定法兰板4水平固定设置于固定装置本体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固定法兰板4的尺寸根据防眩格栅的型号来设定,当防眩格栅的为双柱支撑时,固定法兰板4的长度随之加长,为支撑双柱提供安装位置。

进一步的,固定法兰板4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穿设固定螺栓的长圆孔,便于微调防眩格栅的位置。

进一步的,连接件为一螺栓,螺栓的螺帽即为限位体,螺栓的螺杆即可作为连接杆,锁紧件为一螺母。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防眩格栅固定装置,如图5~8所示,与实施例一中的防眩格栅固定装置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于方形立柱上,因此,对实施例一中的弧形固定部做出以下改进,固定部为弯折板9,优选为槽钢,悬挂部包括若干个直挂槽11和若干个弯挂槽12,固定部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和一个底板,两个侧板分别固定设置于底板相对的两个边沿上,底板和两个侧板组合形成一个水平横截面呈“凵”形的固定部,固定部用于贴合于立柱上;连接件未设限位体的一端穿过立柱并可拆卸连接有一锁紧件,锁紧件与立柱之间有间隙,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相对的直挂槽11和/或弯挂槽12,直挂槽11开设于侧板的下边沿且竖直向上延伸;弯挂槽12由竖直槽和水平槽组成,水平槽开设于侧板的侧边沿上并沿远离侧边沿的水平方向延伸,水平槽的末端竖直向上开设有一竖直槽,连接杆穿过水平槽后进入竖直槽并卡紧于竖直槽中,连接杆的圆杆,竖直槽的顶部呈圆弧状,起到定位作用,两个相对的直挂槽11分别卡紧固定于同一个连接杆上,两个相对的竖直槽分别卡紧固定于同一个连接杆上,竖直槽和直挂槽11的长度一致。

以图4所示的防眩格栅固定装置为例,本实施例中的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的安装过程如下:

步骤一:工作人员先将连接件穿过立柱,限位体和立柱之间预留有用于悬挂固定装置本体的间隙。

步骤二:工作人员抬起防眩格栅固定装置并使得连接杆对准水平槽后推进防眩格栅固定装置,使得连接杆到达水平槽的末端后,松开防眩格栅固定装置,防眩格栅固定装置受重力作用下落一定的距离后,竖直槽和直挂槽11的上端能够卡紧于连接杆上。

步骤三:工作人员采用一锁紧件将连接杆锁紧固定于立柱上,限位体将一个侧板压紧固定于立柱上,锁紧件将另一个侧板压紧固定于立柱上,至此完成防眩格栅固定装置的安装。

进一步的,连接件为一螺栓,锁紧件为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螺母与立柱之间可设置一垫片。

进一步的,固定装置本体包括一三角架,三角架包括竖直板8、水平板6和斜板7,竖直板8、水平板6和斜板7优选为角钢,竖直板8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水平板6上,斜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水平板6和竖直板8上,竖直板8固定设置有固定部,水平板6上固定设置有防眩格栅。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调距装置10,调距装置10固定设置于竖直板8上,调距装置10用于调节竖直板8与立柱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调距装置10包括一顶丝螺栓和顶丝螺母,顶丝螺母固定于竖直板8上,具体的,顶丝螺母和顶丝螺栓固定于竖直板8的下端,螺栓的螺杆螺纹连接于顶丝螺母上,顶丝螺栓的螺杆能够顶紧于立柱上,工作人员通过调节顶丝螺栓在顶丝螺母上的位置来调节立柱与竖直板8之间的距离,竖直板8与立柱之间的距离需要保证:当螺杆顶住立柱时,竖直槽或直挂槽11正好上下对正于连接杆上,便于工作人员下放防眩格栅固定装置并将其卡紧于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调距装置10固定设置于竖直板8的下端,顶丝螺栓的螺杆穿过竖直板8,顶丝螺母螺纹连接于螺杆上,顶丝螺栓的螺杆未设螺帽的一端用于顶紧于立柱上,工作人员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螺栓来调节竖直板8与立柱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