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混凝土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3208发布日期:2021-04-27 19:0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混凝土路面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道路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保型混凝土路面。


背景技术:

2.城市道路建筑的路面工程为了应对雨水的导流和排放,通常采用透水性路面结构缓解地面的积水情况,透水路面具有透水性,采用透水良好、孔隙率较高的材料应用于道路面层、基层甚至土基。在保证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使路面上的积水渗透到路面内部,随后从地下排走,减少由于积水而引发的事故。
3.相关技术,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告号cn207891685u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无机透水砼路面,包括无机透水砼路面主体,无机透水砼路面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普通混凝土基层,且普通混凝土基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无机透水混凝土面层,普通混凝土基层的底端外表设置有水泥砂浆。该装配式无机透水砼路面,能够通过无机透水混凝土面层对路面进行有效透水作用,同时,无机透水混凝土面层的底端外表面与普通混凝土基层上端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倾斜角为百分之一点五的倾斜面,能够将路面透过的水沿斜面进行导流,实现有效地疏水,最后,普通混凝土基层底端外表面的凹槽与水泥砂浆上端外表面的凸块能够方便路面的快捷安装,比较方便,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该路面上的积水从无机透水砼路面主体渗透到无机透水混凝土面层中,雨水在无机透水混凝土面层位置的排水速率较慢,该路面结构对路面上积水的缓解排放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对路面上积水的排放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型混凝土路面。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环保型混凝土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环保型混凝土路面,包括混凝土稳定层、铺设于混凝土稳定层上方的支撑基层、多个铺设于支撑基层背向混凝土稳定层一侧的承接砖以及铺设于承接砖背向支撑基层一侧的罩面层,所述承接砖的四个侧边均通过固定组件与相邻承接砖相互固定,所述承接砖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相对两面的微孔,所述承接砖朝向支撑基层的一面固定有多个与微孔交错设置的圆凸。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积水经过罩面层和承接砖的微孔进行排放,承接砖的底部与支撑基层之间利用圆凸分隔有间隙,可以供微孔内部的水流通,提高对路面的排水效率。
9.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为u形钢条,所述承接砖靠近侧边的位置开设有贯穿相对两面的穿孔,所述u形钢条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承接砖相互靠近且对齐的穿孔,所述u形钢条远离承接砖的两端均插设于支撑基层和混凝土稳定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承接砖进行铺设时,将多个承接砖相互拼接铺设在支撑基层上方,此时相邻两个承接砖相对应的穿孔相互对齐,将u形钢条的两端插入穿孔内
部,随后用工具将u形钢条的端部插入支撑基层和混凝土稳定层内部,从而将多个承接砖与混凝土结构层相互固定,加强各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11.优选的,所述u形钢条的端部呈圆锥头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钢条的端部呈圆锥头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u形钢条插入支撑基层和混凝土稳定层内部,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困难度。
13.优选的,所述支撑基层朝向承接砖的一侧铺设有沥青封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容易腐蚀支撑基层的内部,影响支撑基层的承载力度,沥青封层可以提供防水效果,避免路面上的积水渗透到支撑基层内部。
15.优选的,所述承接砖与罩面层之间铺设有透水面层,所述承接砖朝向透水面层的一面呈波浪面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积水经罩面层渗透到透水面层,承接砖的表面呈波浪形设置,可以增大承接砖与透水面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排水效率。
17.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稳定层靠近支撑基层的一侧固定插设有多个钢筋条,所述钢筋条远离混凝土稳定层的一端插设于支撑基层内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条可以加强混凝土稳定层和支撑基层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混凝土层结构的连接稳定性,加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度。
19.优选的,所述混凝土稳定层的厚度为5cm

10cm。
20.优选的,所述支撑基层的厚度为2cm

5cm。
21.优选的,所述罩面层的厚度为0.5cm

1.0cm。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定混凝土稳定层、支撑基层和罩面层的厚度,可以在具有透水性能的前提下,保证该混凝土路面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提高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路面上的积水经过罩面层和承接砖的微孔进行排放,承接砖的底部与支撑基层之间利用圆凸分隔有间隙,可以供微孔内部的水流通,提高对路面的排水效率;
25.2.对承接砖进行铺设时,将多个承接砖相互拼接铺设在支撑基层上方,此时相邻两个承接砖相对应的穿孔相互对齐,将u形钢条的两端插入穿孔内部,随后用工具将u形钢条的端部插入支撑基层和混凝土稳定层内部,从而将多个承接砖与混凝土结构层相互固定,加强各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26.3.沥青封层可以提供防水效果,避免路面上的积水渗透到支撑基层内部,水容易腐蚀支撑基层的内部,影响支撑基层的承载力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环保型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承接砖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稳定层;11、钢筋条;2、支撑基层;3、沥青封层;4、承接砖;41、内置槽;42、穿孔;43、u形钢条;44、微孔;45、圆凸;5、透水面层;6、罩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环保型混凝土路面。参照图1,混凝土路面包括混凝土稳定层1、支撑基层2和罩面层6,支撑基层2铺设于混凝土稳定层1上方,罩面层6铺设于支撑基层2背向混凝土稳定层1的一侧。
32.具体地,混凝土稳定层1的厚度可以为5cm

10cm,混凝土稳定层1由水泥、石子、水、增强剂混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稳定层1的厚度为10cm;支撑基层2的厚度可以为2cm

5cm,支撑基层2由水泥、石子、水、增强剂、环保色浆混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基层2的厚度为5cm;罩面层6的厚度可以为0.5cm

1.0cm,罩面层6由环保型胶水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罩面层6的厚度为1.0cm。其中,环保色浆采用氧化铁红制成,环保型胶水采用环氧树脂制成,氧化铁红和环氧树脂均为符合gb36246

2018的原材料,可以避免色浆和胶水对空气或水资源造成二次污染,绿色环保。
33.参照图1和图2,支撑基层2与罩面层6之间铺设有透水面层5,路面上的积水可以经罩面层6渗透到透水面层5;透水面层5与支撑基层2之间铺设有多个相互拼接的承接砖4,承接砖4呈方形设置,承接砖4开设有多个贯穿相对两面的微孔44,透水面层5内部的水可以渗透到微孔44内部。承接砖4朝向支撑基层2的一面纵横交错固定有圆凸45,圆凸45与微孔44交错设置,圆凸45使承接砖4与支撑基层2之间分隔有间隙,供微孔44内部的水排放,提高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排水效率。
34.支撑基层2与承接砖4之间铺设有沥青封层3,沥青封层3可以阻隔水扩散到支撑基层2,对支撑基层2提供防水保护,避免支撑基层2的内部受到雨水的腐蚀而降低承载力度。
35.承接砖4朝向透水面层5的一面呈波浪面设置,可以增大承接砖4与透水面层5的接触面积,提高排水效率。
36.承接砖4的四个侧边均通过固定组件与相邻承接砖4固定连接,固定组件设置为u形钢条43,承接砖4朝向透水面层5一侧且靠近四个侧边的位置均开设有内置槽41,内置槽41贯穿承接砖4的侧壁,相邻两个承接砖4相互靠近的内置槽41相互对齐。内置槽41的槽底开设有贯穿承接砖4朝向沥青封层3一侧的穿孔42,u形钢条4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承接砖4相互对齐的穿孔42内部,u形钢条43远离端部的弯折部位与内置槽41的槽口齐平。u形钢条43的端部呈圆锥头设置,u形钢条43远离承接砖4的两个端部依次插设于沥青封层3、支撑基层2和混凝土稳定层1,从而将相邻两个承接砖4相互固定,加强路面结构的整体连接稳定性。
37.混凝土稳定层1朝向支撑基层2的一侧竖直插设有多个钢筋条11,钢筋条11远离混凝土稳定层1的一端插设于支撑基层2内部,从而加强混凝土稳定层1与支撑基层2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混凝土路面的荷载强度。
38.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环保型混凝土路面的实施原理为:路面上的积水通过罩面层6和透水面层5渗透到地面下方,透水面层5内部的水经微孔44渗透到承接砖4内部,圆凸45使沥青封层3与承接砖4之间留有间隙,可以供微孔44内部的水流排放,可以提高路面上水流的排水效率;同时沥青封层3可以避免积水渗透到支撑基层2内部,从而避免支撑基层2受到水的侵蚀而影响承载能力。
39.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