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2369发布日期:2021-04-09 13:0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涉及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



背景技术:

光伏道路,将道路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结合起来,成为一个综合利用的体系,将太阳能电池埋入道路路面内,并寻找新型的光学材料来铺设路面,可以解决光伏占地过多和资源不足的关键问题,通过实现道路发电的集约化应用开发,可以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消纳的比例,促进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相关的光伏道路当某块光伏组件出现损坏需要更换的时候就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方便更换发电道路内的光伏组件,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包括混泥土底板、边框、预埋件和固定设置在两边框之间的光伏组件,所述预埋件固设在混泥土底板上,所述预埋件和边框均设置有若干个,两个所述边框滑移连接在一个预埋件上,相邻两个边框的相对侧壁均设有斜坡,两个斜坡的斜面相对朝上设置,所述斜坡通过螺栓与预埋件实现固定,螺栓头部的作用力垂直向下作用在两个斜坡的斜面上,所述光伏组件夹紧固定在两个边框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紧螺栓的时候,螺栓的头部会对斜坡的斜面产生向下的作用力,使得相邻的两个边框相背移动,从而可以通过两个边框来夹紧固定光伏组件,当需要更换光伏组件的时候,只需要旋松螺栓,使得两个边框对光伏组件失去夹紧力,从而就可以方便对光伏组件进行更换。

优选的,相邻两斜坡的相对面分别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螺栓头部的侧壁为水平面,螺栓旋紧后,螺栓头部压紧在两相邻支撑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的设置可以对螺栓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螺栓旋转一定距离后就会被支撑块所阻挡,避免出现继续旋转后对光伏组件造成损坏的现象。

优选的,螺栓上套设有垫块,所述垫块设有供螺栓的螺纹段穿过的通孔,螺栓旋紧后,所述垫块与螺栓头部相互抵紧,所述垫块侧壁分别与相邻两斜坡的斜面相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的侧壁与斜坡的斜面相互贴合,使得对边框的固定更为稳定。

优选的,所述边框相对于斜坡的另一侧设有卡块,所述光伏组件设有与卡块卡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两个边框夹紧固定光伏组件后,卡块会卡入到卡槽中,从而可以使光伏组件被固定地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卡块相对于边框的另一侧为第一倾斜面,所述卡槽的底壁为与第一倾斜面相互平行的第二倾斜面,螺栓旋紧后,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相互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的第一倾斜面抵紧到第二倾斜面上后,可以使光伏组件上下位置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定位,使光伏组件被固定地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斜坡和预埋件通过同一螺栓与混泥土底板实现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结构使得对边框和预埋件的组装和拆卸更为方便简单。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中的结构可以更为方便地对光伏组件进行更换,在平常的时候,光伏组件可以被固定地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旋紧螺栓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混泥土底板;2、边框;3、预埋件;4、光伏组件;41、超白钢化玻璃;42、光伏电池;5、斜坡;6、螺栓;7、支撑块;8、垫块;9、通孔;10、卡块;11、卡槽;12、第一倾斜面;13、第二倾斜面;14、垫板;15、橡胶垫;16、滑移槽;17、密封块;18、弹性垫;19、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参照图1,太阳能发电道路包括浇筑在路基上的混泥土底板1,在混泥土底板1上固设若干预埋件3,在预埋件3的上表面开设有左右滑移的滑移槽16,滑移槽16中左右滑移连接有两个边框2,一个预埋件3和两个边框2构成一个固定件19,在两个固定件19之间固设有光伏组件4;光伏组件4包括光伏电池42和固设在光伏电池42上下两侧的超白钢化玻璃41。

参见图2和图3,在相邻两个边框2的相对面上分别固设有斜坡5,两个斜坡5的斜面相对朝上设置,在两个斜坡5的相对面上还分别固设有支撑块7,支撑块7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支撑块7和预埋件3均通过螺栓6与混泥土底板1实现固定,在螺栓6上套设有垫块8,在垫块8上设有供螺栓6的螺纹段穿过的通孔9,垫块8侧壁与相邻斜坡5的斜面相互平行,螺栓6穿过垫块8和预埋件3与混泥土底板1螺纹连接,螺栓6旋紧后,螺栓6的头部压紧在垫块8上,垫块8又压紧在支撑块7上,垫块8的侧壁与相邻斜坡5的斜坡5相互压紧贴合,垫块8为钢板,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边框2相对于斜坡5的另一侧设有卡块10,在超白钢化玻璃41侧壁设有与卡块10卡接的卡槽11,卡块10的自由端端部为第一倾斜面12,第一倾斜面12的斜面朝向混泥土底板1设置,卡槽11的底壁为与第一倾斜面12相互平行的第二倾斜面13,在第二倾斜面13上固设有弹性垫18,弹性垫18由橡胶制成,在边框2与光伏组件4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15,橡胶垫15固设有在边框2上,卡块10穿过橡胶垫15至橡胶垫15外;在光伏组件4的下方与边框2之间还设有垫板14。

在相邻两个边框2之间还塞有密封块17,密封块17由橡胶制成,密封块17的侧壁与相邻斜坡5的斜面相互贴合,使得外界的灰尘和雨水不易进入到两个相邻边框2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的时候,首先在路基上进行挖坑,然后在坑内进行浇筑混泥土底板1,再安装固定件19,将光伏组件4安装到两个固定件19之间,最后将一个个螺栓6旋紧即可,螺旋在旋紧的时候会推动垫块8往下移动,使得边框2在滑移槽16中移动,通过两个边框2来夹紧固定光伏组件4,同时卡块10也会卡接到卡槽11中,从而可以实现整体的固定;在需要更换某块光伏组件4时,只需要将旋松该光伏组件4一侧的螺栓6即可,该螺栓6旋松后,该一侧的边框2就可以朝远离光伏组件4的方向移动,卡块10也会从卡槽11中移出,最后只需要将需要更换的光伏组件4抬出进行更换即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包括混泥土底板(1)、边框(2)、预埋件(3)和固定设置在两边框(2)之间的光伏组件(4),所述预埋件(3)固设在混泥土底板(1)上,所述预埋件(3)和边框(2)均设置有若干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边框(2)滑移连接在一个预埋件(3)上,相邻两个边框(2)的相对侧壁均设有斜坡(5),两个斜坡(5)的斜面相对朝上设置,所述斜坡(5)通过螺栓(6)与预埋件(3)实现固定,螺栓(6)头部的作用力垂直向下作用在两个斜坡(5)的斜面上,所述光伏组件(4)夹紧固定在两个边框(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斜坡(5)的相对面分别设有支撑块(7),所述支撑块(7)靠近螺栓(6)头部的侧壁为水平面,螺栓(6)旋紧后,螺栓(6)头部压紧在两相邻支撑块(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其特征在于:螺栓(6)上套设有垫块(8),所述垫块(8)设有供螺栓(6)的螺纹段穿过的通孔(9),螺栓(6)旋紧后,所述垫块(8)与螺栓(6)头部相互抵紧,所述垫块(8)侧壁分别与相邻两斜坡(5)的斜面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相对于斜坡(5)的另一侧设有卡块(10),所述光伏组件(4)设有与卡块(10)卡接的卡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0)相对于边框(2)的另一侧为第一倾斜面(12),所述卡槽(11)的底壁为与第一倾斜面(12)相互平行的第二倾斜面(13),螺栓(6)旋紧后,所述第一倾斜面(12)与第二倾斜面(13)相互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5)和预埋件(3)通过同一螺栓(6)与混泥土底板(1)实现固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道路,包括混泥土底板、边框、预埋件和固定设置在两边框之间的光伏组件,所述预埋件固设在混泥土底板上,所述预埋件和边框均设置有若干个,两个所述边框滑移连接在一个预埋件上,相邻两个边框的相对侧壁均设有斜坡,两个斜坡的斜面相对朝上设置,所述斜坡通过螺栓与预埋件实现固定,螺栓头部的作用力垂直向下作用在两个斜坡的斜面上,所述光伏组件夹紧固定在两个边框之间。太阳能发电道路对光伏组件的更换更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芳;宋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夏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2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