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6404发布日期:2021-09-10 23:4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升降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


背景技术:

2.自动升降柱属于控制车辆通行的设备,可以与道闸控制系统等配套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自动升降式又分为液压升降式、电动升降式。其主要是为敏感区域防止非允许车辆强行闯入而专门设计研发的,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可靠性及安全性。
3.传统的全自动升降柱没有提醒装置,导致升降柱在升降时,不能及时提醒行人与驾驶员,导致存在行人或车辆撞上升降柱,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柱体,所述安装筒上壁贯穿设有开口,所述柱体靠近上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灯带,所述安装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所述柱体下壁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安装筒内设有控制机构。
7.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筒内底部的电源,所述安装筒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柱体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安装筒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侧壁固定连接有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固定筒上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固定筒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侧壁与第二锥形齿轮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下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固定筒内壁设有两个滑槽,所述移动板下壁固定连接有导电片,所述固定筒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电板,所述电源、灯带与两个导电板电性连接。
8.优选地,两个所述导向杆分别延伸至两个凹槽内,两个所述导向杆侧壁分别与两个凹槽内壁贴合。
9.优选地,所述柱体贯穿开口,所述开口内壁设有密封圈。
10.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所述移动板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移动板的侧壁与两个滑槽内壁贴合。
11.优选地,所述螺纹杆贯穿固定筒上壁,所述螺纹杆贯穿第二锥形齿轮侧壁。
12.本实用新型中主要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柱体带动齿条向上移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
螺纹杆向下移动,螺纹杆带动移动板与导电片向下移动,当导电片与两个导电板接触时,齿条不与齿轮接触,配合电源的工作能够使得灯带发光,能够提醒行人与车辆,进而防止意外的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导向杆,防止柱体在升降时发生晃动,保证了柱体升降时的稳定性,进而防止柱体在升降时与安装筒碰撞,从而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a

a向截面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的b处结构放大图。
18.图中:1安装筒、2液压缸、3柱体、4开口、5凹槽、6导向杆、7灯带、8齿条、9电源、10固定筒、11固定板、12转轴、13第一锥形齿轮、14齿轮、15第二锥形齿轮、16滑槽、17导电板、18移动板、19导电片、20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

3,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包括安装筒1,安装筒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液压缸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柱体3,柱体3贯穿开口4,开口4内壁设有密封圈,安装筒1上壁贯穿设有开口4,柱体3靠近上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灯带7,安装筒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6,两个导向杆6分别延伸至两个凹槽5内,两个导向杆6侧壁分别与两个凹槽5内壁贴合,柱体3下壁设有两个凹槽5,能够防止柱体3在升降时发生晃动,保证了柱体3升降时的稳定性。
21.安装筒1内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筒1内底部的电源9,安装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0,柱体3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8,安装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侧壁固定连接有齿轮14与第一锥形齿轮13,齿轮14与齿条8啮合。
22.固定筒10上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5,第一锥形齿轮13与第二锥形齿轮15啮合,固定筒10内设有螺纹杆20,螺纹杆20贯穿固定筒10上壁,螺纹杆20贯穿第二锥形齿轮15侧壁,螺纹杆20侧壁与第二锥形齿轮15螺纹连接,螺纹杆20下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8,移动板1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16内,移动板18的材质为塑料材质,移动板18的侧壁与两个滑槽16内壁贴合,能够防止移动板18转动,进而防止螺纹杆20转动,固定筒10内壁设有两个滑槽16,移动板18下壁固定连接有导电片19,固定筒10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电板17,电源9、灯带7与两个导电板17电性连接,导电片19与两个导电板17接触时,电源9工作,灯带7发光,能够提醒行人与车辆。
23.使用时,需要升起柱体3时,只需启动液压缸2,使得液压缸2的伸缩端延伸,液压缸2带动柱体3向上移动,柱体3带动齿条8向上移动,齿条8带动齿轮14转动,齿轮14带动转轴12转动,转轴12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3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3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5转动,第二
锥形齿轮15带动螺纹杆20向下移动,螺纹杆20带动移动板18向下移动,移动板18带动导电片19向下移动,当导电片19与两个导电板17接触时,齿条8不与齿轮14接触,此时电源9工作,进而使得灯带7发光,能够提醒行人与车辆。
24.需要收起柱体3时,只需启动液压缸2,使得液压缸2的伸缩端收缩,液压缸2带动柱体3向下移动,柱体3带动齿条8向下移动,当齿条8与齿轮14啮合时,齿条8带动齿轮14转动,齿轮14带动转轴12转动,转轴12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3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3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5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5带动螺纹杆20向上移动,螺纹杆20带动移动板18向上移动,移动板18带动导电片19向上移动,当导电片19与两个导电板17不接触时,此时电源9不再工作,进而使得灯带7不再发光。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包括安装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2),所述液压缸(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柱体(3),所述安装筒(1)上壁贯穿设有开口(4),所述柱体(3)靠近上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灯带(7),所述安装筒(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6),所述柱体(3)下壁设有两个凹槽(5),所述安装筒(1)内设有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筒(1)内底部的电源(9),所述安装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0),所述柱体(3)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8),所述安装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侧壁固定连接有齿轮(14)与第一锥形齿轮(13),所述齿轮(14)与齿条(8)啮合,所述固定筒(10)上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5),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与第二锥形齿轮(15)啮合,所述固定筒(10)内设有螺纹杆(20),所述螺纹杆(20)侧壁与第二锥形齿轮(1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20)下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8),所述固定筒(10)内壁设有两个滑槽(16),所述移动板(18)下壁固定连接有导电片(19),所述固定筒(10)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导电板(17),所述电源(9)、灯带(7)与两个导电板(17)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杆(6)分别延伸至两个凹槽(5)内,两个所述导向杆(6)侧壁分别与两个凹槽(5)内壁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3)贯穿开口(4),所述开口(4)内壁设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16)内,所述移动板(18)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所述移动板(18)的侧壁与两个滑槽(16)内壁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0)贯穿固定筒(10)上壁,所述螺纹杆(20)贯穿第二锥形齿轮(15)侧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升降式的全自动升降柱,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柱体,所述安装筒上壁贯穿设有开口,所述柱体靠近上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灯带,所述安装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所述柱体下壁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安装筒内设有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灯带发光,能够提醒行人与车辆,进而防止意外的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还能够防止柱体在升降时发生晃动,保证了柱体升降时的稳定性,从而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万坤
技术研发日:2020.09.03
技术公布日:2021/9/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