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4720发布日期:2021-08-24 12:3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在先技术。

高速铁路由于速度高、冲击荷载大、无砟轨道系统精度要求高、桥梁设计使用年限长,因此对于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精度、工后沉降以及跨中徐变挠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悬臂浇筑法能够较好地满足上述各项要求,主要设备是能行走的挂篮,挂篮在已经张拉锚固并与墩身连成整体的梁段上移动,绑扎钢筋、立模、浇筑混凝土、施加预应力都在其上进行,完成本段施工后,挂篮向前移动一节段,进行下一梁段施工,循序渐进,直至悬臂梁段浇筑完成。

内滑梁系统是挂篮整体结构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内模板的提升受力和内模板的前移。当连续梁为箱梁时,常会在箱梁内部设置隔板以增加整体的受力效果,但却会对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的安装和使用带来不便。在隔板附近处施工时,由于隔板的阻碍导致内滑梁无法被稳定地悬吊住,只得将内滑梁截断成若干段后再施工,并随着挂篮整体结构的前移再逐段拼接内滑梁,使得内滑梁的结构强度被破坏,而且截断、拼接等也会降低施工效率。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更高效的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内滑梁、固定悬吊框和滑动悬吊框;

所述内滑梁位于梁顶板下方并用于承载内模板,所述内模板用于浇筑所述梁顶板且可在所述内滑梁上沿桥梁纵向移动;

所述固定悬吊框和滑动悬吊框设有若干并用于吊挂住所述内滑梁;

当待浇筑的所述梁顶板距离梁隔板较近时,所述固定悬吊框能够固定地吊挂住所述内滑梁的尾端并使所述内滑梁相对于所述梁顶板保持不动,所述滑动悬吊框能够可移动地吊挂住所述内滑梁中间部位或首端。

进一步地,当待浇筑的所述梁顶板距离梁隔板较远时,所述固定悬吊框能够固定地吊挂住所述内滑梁的首端并牵引所述内滑梁向未浇筑方向移动,所述滑动悬吊框能够可移动地吊挂住所述内滑梁中间部位或尾端。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悬吊框还配备有能够固定地吊挂住所述内滑梁的辅助悬吊框。

进一步地,位于未浇筑区的所述固定悬吊框、滑动悬吊框或辅助悬吊框中的至少一个吊挂在已浇筑梁顶板上的移动机构上。

进一步地,位于已浇筑区的所述固定悬吊框、滑动悬吊框或辅助悬吊框中的至少一个吊挂在已浇筑的梁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板的底部设有能够使所述内模板在所述内滑梁上移动的滚轮。

通过综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系统使挂篮整体结构在连续梁施工中的应用更为方便和安全,具有可操作性强、结构完整性保护好、节省工期、经济性好的优点。该种内滑梁系统为设有梁隔板的0#块梁顶板附近处的挂篮整体结构前移施工提供了一种方向,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浇筑1#块梁顶板时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固定悬吊框的一种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5是固定悬吊框的另一种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6是滑动悬吊框的一种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7是浇筑2#块梁顶板时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浇筑3#块梁顶板时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梁顶板,200-梁隔板,300-梁底板,1-内滑梁,2-固定悬吊框,21-连接钢板,22-销钉,3-滑动悬吊框,4-内模板,5-前吊带,6-后吊带,7-移动机构,8-辅助悬吊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桥梁悬臂浇筑施工用内滑梁系统,涉及到的桥梁采用箱梁结构,包括梁顶板100、梁底板300和梁隔板200等。本实施例中采用悬臂浇筑法浇筑梁顶板时需在下方用内模板4进行相应的支撑,梁顶板100逐块地向前浇筑,内滑梁系统是悬臂浇筑施工中所用挂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8所示,内滑梁系统包括内滑梁1、固定悬吊框2和滑动悬吊框3。

内滑梁1位于梁顶板100下方,是内模板4的主要承重结构,梁顶板100的混凝土重量通过内模板4传递给内滑梁1。内模板4用于浇筑梁顶板100时承受来自于梁顶板混凝土的重力及箱梁内腔的轮廓固定。内模板4可在内滑梁1上沿桥梁纵向移动,底部设有能够使其在内滑梁1上移动的滚轮。

固定悬吊框2和滑动悬吊框3设有若干并用于吊挂住内滑梁1。当待浇筑的梁顶板100距离梁隔板200较近时,固定悬吊框2能够固定地吊挂住内滑梁1的尾端并使内滑梁1相对于梁顶板100保持不动,滑动悬吊框能3够可移动地吊挂住内滑梁1中间部位或首端。当待浇筑的梁顶板100距离梁隔板200较远时,固定悬吊框2能够固定地吊挂住内滑梁1的首端并牵引内滑梁1向未浇筑方向移动,滑动悬吊框3能够可移动地吊挂住内滑梁1中间部位或尾端。滑动悬吊框3还配备有能够固定地吊挂住内滑梁1的辅助悬吊框8。固定悬吊框2和滑动悬吊框3均能够套在内滑梁1上。位于未浇筑区的固定悬吊框2、滑动悬吊框3或辅助悬吊框8中的至少一个吊挂在已浇筑梁顶板100上的移动机构7上。位于已浇筑区的固定悬吊框2、滑动悬吊框3或辅助悬吊框8中的至少一个吊挂在已浇筑的梁顶板100上。

本实施例中,方位词“前”是指梁顶板100未浇筑的方向;术语“首端”是指偏向梁顶板100未浇筑方向的一端。方位词“后”和术语“尾端”表示的含义则分别与前述方位词“前”和术语“首端”相反。术语“较近”是指,在浇筑梁隔板200前方附近梁顶板100时,内滑梁1相对较长,而移动机构7的前伸长度有限,由于梁隔板200的阻碍,导致无法利用移动机构7垂直稳定地悬吊住内滑梁1的首端。术语“较远”是指,随着移动机构7的前行,距离梁隔板200越来越远,梁隔板200已不产生阻碍,可以利用移动机构7垂直稳定地悬吊住内滑梁1的首端。术语“悬吊框”是指固定悬吊框2、滑动悬吊框3或辅助悬吊框8中的一个或多个。术语“固定地挂住”是指悬吊框套在内滑梁1上并与内滑梁1固定连接,术语“可移动地挂住”是指悬吊框套在内滑梁1上且内滑梁1可在悬吊框内穿梭滑行。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如图1所示,移动机构7架设在已浇筑的0#块梁顶板100上,1#块梁顶板100施工前直接将整根内滑梁1进行安装。固定悬吊框2套在内滑梁1的尾端并与内滑梁1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可在固定悬吊框2与内滑梁1底部的接触位置焊接连接钢板21,如图4所示,也可利用销钉22连接固定悬吊框2与内滑梁1,然后再将固定悬吊框2通过后吊带6吊挂在梁顶板100上,能够防止移动机构7前移时带动内滑梁1前移。滑动悬吊框3则套在内滑梁1的中间部位,在移动机构7前移时滑动悬吊框3能够在内滑梁1上滑动,如图6所示,可在滑动悬吊框3与内滑梁1底部的接触位置设置滚轮31。由于滑动悬吊框3主要在内滑梁1前移时使用,因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滑动悬吊框3的位置处还可用手拉葫芦进行辅助受力。待内滑梁1及内模板4等安装到位,浇筑1#梁顶板100。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滑梁1承受的力主要通过尾端的固定悬吊框2及首端的有手拉葫芦辅助作用的滑动悬吊框3来支撑传递。

(2)如图7所示,1#块梁顶板100浇筑完成后,将内模板4落模,然后驱动移动机构7前进,移动机构7通过前吊带5带动滑动悬吊框3前移,由于后面的固定悬吊框2与内滑梁1通过连接钢板21焊接在一起,整个内滑梁1保持静止。之后,利用手拉葫芦将内模板4牵引前移。然后,利用内滑梁1上方梁顶板100上的预留孔将内滑梁1的尾端提起,然后将尾端的固定悬吊框2内的连接钢板21解除后将固定悬吊框2向前移至相应位置后,下放内滑梁1的尾端,使之与固定悬吊框2充分接触。待内滑梁1及内模板4等安装到位,浇筑2#梁顶板100。

(3)如图8所示,2#块梁顶板100施工完成后,利用和浇筑1#块梁顶板100时同样的方法完成移动机构7的前移。移动机构7到位后,利用手拉葫芦暂时代替滑动悬吊框3,然后将滑动悬吊框3从内滑梁1首端取出,再利用辅助悬吊框8安装在内滑梁1前端替代手拉葫芦,辅助悬吊框8的结构可与固定悬吊框2相同,或是固定悬吊框2的变形。利用内滑梁1上方梁顶板100上的预留孔将内滑梁1尾端提起,然后将后面的固定悬吊框2向前移至相应位置,再将滑动悬吊框3从内滑梁1尾端穿入安装,之后再下放内滑梁1使内滑梁1与固定悬吊框2充分接触。之后,内滑梁1及内模板4的重力由首端的辅助悬吊框8和尾端的滑动悬吊框3、固定悬吊框2来支撑传递。待内滑梁1及内模板4等安装到位,浇筑3#梁顶板100。

本实施例中的内滑梁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因设有梁隔板200的0#块梁顶板100附近作业空间有限而不能很好地进行挂篮整体结构前移的问题。使挂篮整体结构在连续梁施工中的应用更为方便和安全,可操作性更强,结构完整性更好,节省工期,经济性好。

1、施工效率高

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安装、下放内滑梁系统,即使在0#块梁顶板100附近施工时也可以按照正常的挂篮行走规程进行作业,节省了工期。

2、安全性高

可以避免高空环境下重复进行安装、下放内滑梁系统作业,有效降低操作者的危险系数。

3、结构完整性好

无需对内滑梁1进行切割后进行拼接重新焊接作业,对整个内滑梁系统的构件做好有效保护。

4、经济性好

操作简单,可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有效节省资源,经济性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