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伸缩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0101发布日期:2021-08-03 13:1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伸缩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桥梁伸缩缝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伸缩缝通常设置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者桥梁的衔接位置上,设置桥梁伸缩缝的目的在于调节由车辆荷载和桥梁建筑材料或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联结。伸缩缝要能自由伸缩,牢固可靠,车辆行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与噪声;要能防止阻塞;安装、检查、养护、消除污物都要简易方便。

桥梁伸缩缝一般有对接式、钢制支承式、剪切式(板式)、模数支承式以及弹性装置式。

1)对接式伸缩缝装置,根据其构造形式和受力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填塞对接型和嵌固对接型两种。填塞对接型伸缩装置是以沥青、木板、麻絮、橡胶等材料填塞缝隙,伸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处于受压状态。该类伸缩装置一般用于伸缩量在40mm以下的常规桥梁工程上,但已不多见。嵌固式对接伸缩缝装置利用不同形态的钢构件将不同形状的橡胶条(带)嵌牢固定,并以橡胶条(带)的拉压变形来吸收梁体的变形,其伸缩体可以处于受压状态。也可以处于受拉状态。

2)模数支承式:当桥梁的伸缩变形量超过50mm时,常采用钢质伸缩装置。该伸缩装置当车辆驶过时往往由于梁端转动或挠曲变形而产生拍击作用,噪声大,而且容易使结构损坏。因此,需采用设有螺栓弹簧的装置来固定滑动钢板,以减少拍击和噪声,该伸缩缝的构造相对复杂。

3)剪切式:该装置是利用各种不同断面形状的橡胶带作为填嵌材料的伸缩装置。由于橡胶富有弹性,易于粘贴,又能满足变形要求且具备防水功能。在国内、外桥梁工程中已获得广泛应用。

4)钢制支承式:板式橡胶制品这一类伸缩装置,很难满足大位移量的要求;钢制型的伸缩装置,很难做到密封不透水,而且容易造成对车辆的冲击,影响车辆的行驶性。因此,出现了利用吸震缓冲性能好又容易做到密封的橡胶材料,与强度高性能好的异型钢材组合的,在大位移量情况下能承受车辆荷载的各类型模数支承式(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系列。

5)弹性装置式:弹性体伸缩装置分为锌铁皮伸缩缝和tst碎石弹性伸缩缝,弹性体伸缩装置是一种简易的伸缩缝装置,对于中小跨径的桥梁,当伸缩量在20mm-40mm以内时可以采用tst碎石弹性伸缩缝装置,是将特制的弹塑性材料tst加热熔化后,灌入经过清洗加热的碎石中,即形成了tst碎石弹性伸缩缝,碎石用以支持车辆荷载,tst弹塑性体在—25℃~60℃条件下能够满足伸缩量的要求。

目前采用的桥梁伸缩缝,安装时通常需要使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由于密封材料对人体有害,因此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破坏,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每次养护、维修、消除污物都很麻烦。

进一步地,现有的对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的伸缩缝进行改进,进一步地产生了通过弹性结构进行替代的伸缩缝结构。但对于此类弹性结构的伸缩缝,因为伸缩缝为设置在桥梁上的结构,其要满足稳定,耐用。常规采用弹簧等弹性结构的伸缩缝,稳定性较差,弹性形变后可能很难回原。同时,完全使用弹簧等进行弹性支撑的伸缩缝,在对零件进行维修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桥梁伸缩缝装置,通过设置连接轴进行大部分的稳定连接,增加一小段弹簧进行弹性形变的适应。同时只需要对一小段弹簧进行维修替换,减少了成本,增加了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内容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桥梁伸缩缝装置,包括安装在桥梁伸缩缝隙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弹性结构,在安装板的顶部盖有上盖板;

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分别连接在安装板内侧的连接轴,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轴之间;

在连接轴与弹簧连接处外设置有将弹簧及连接轴与弹簧连接的部分完全包裹住的保护筒;

所述保护筒的两端设置向内凸起的结构,在连接轴的前段设置配套的连接凹槽,所述保护筒两段的凸起安装在连接凹槽中,并能随着桥梁伸缩缝隙的增大/缩小有一定的位移适应量;

在两个连接轴之间连接的弹簧为交叉重叠设置的两个弹簧。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为一块完整的钢板,在上盖板两端底部设置凸块,在安装板的顶部设置限位槽,所述上盖板通过底部的凸块安装在限位槽中,且凸块随着桥梁伸缩缝隙的扩大和缩小,在限位槽中有一定适应性的位移量。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为一体加工的钢板,一分为二,分别通过螺纹安装在两个安装板的顶部,且两块钢板在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后,两者之间留有伸缩缝隙。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一体加工后的切割缝隙为方波状/波浪线状,在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部后形成的伸缩缝隙也为方波状/波浪线状。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末端设置连接环,所述弹簧通过连接环可拆卸地与连接轴连接;所述保护筒为可拆卸结构,在保护筒外设置连接扣用于对保护筒进行拼装固定。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还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设置在安装板底部,在所述下盖板上设置有滤水孔。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板为中段厚度最高,向两端扩散厚度逐渐降低的板状结构,用于将底部的落水都从两端流出。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还包括固装翼板,所述固装翼板设置在安装板的外侧,所述固装翼板为向外横向伸出的板状结构,固装翼板的外部末端设置向上和向下的钢板。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还包括固装座,所述固装座安装在安装板内侧,所述连接轴通过固装座与安装板的内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稳定性更强;

(2)替换便捷,且易损耗的弹簧只用了很小的一小段,替换的成本低廉;

(3)通过固装翼板进一步地提高装置安装在桥梁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不含保护筒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装置弹性结构安装俯视图;

图3为本装置弹性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装置连接轴与弹簧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装置设置两组弹簧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装置保护筒通过连接扣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装置安装多排弹性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安装板与上盖板通过限位槽实现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上盖板一分为二且缝隙为方波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上盖板一分为二且缝隙为波浪线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展示下盖板设置为厚度向两端递减的结构的本装置侧视剖面图;

图12为本装置交叉重叠设置两个弹簧的示意图。

其中:1、安装板,2、上盖板,3、弹性结构,31、连接轴,32、弹簧,33、保护筒,34、连接环,35、连接扣,4、下盖板,5、滤水孔,6、固装翼板,7、固装座,8、限位槽,9、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桥梁伸缩缝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7、图12所示,包括安装在桥梁伸缩缝隙两侧的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之间连接有弹性结构3,在安装板1的顶部盖有上盖板2;

所述弹性结构3包括分别连接在安装板1内侧的连接轴31,还包括弹簧32,所述弹簧32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轴31之间;

在连接轴31与弹簧32连接处外设置有将弹簧32及连接轴31与弹簧32连接的部分完全包裹住的保护筒33;

在两个连接轴31之间连接的弹簧32为交叉重叠设置的两个弹簧32。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为安装一组弹性结构3的示意图,图2为设置两列弹性结构3的示意图,图7为一列设置多拍的示意图,通过需求设置不同数量的弹性结构3实现对不同规格和需求的桥梁的适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保护筒33的两端设置向内凸起的结构,在连接轴31的前段设置配套的连接凹槽,所述保护筒33两段的凸起安装在连接凹槽中,并能随着桥梁伸缩缝隙的增大/缩小有一定的位移适应量。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2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上盖板2为一块完整的钢板,在上盖板2两端底部设置凸块9,在安装板1的顶部设置限位槽8,所述上盖板2通过底部的凸块9安装在限位槽8中,且凸块9随着桥梁伸缩缝隙的扩大和缩小,在限位槽8中有一定适应性的位移量。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2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如图9、图10所示,所述上盖板2为一体加工的钢板,一分为二,分别通过螺纹安装在两个安装板1的顶部,且两块钢板在安装在安装板1的顶部后,两者之间留有伸缩缝隙。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如图9、图10所示,所述上盖板2一体加工后的切割缝隙为方波状/波浪线状,在安装在安装板1的顶部后形成的伸缩缝隙也为方波状/波浪线状。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连接轴31末端设置连接环34,所述弹簧32通过连接环34可拆卸地与连接轴31连接;所述保护筒33为可拆卸结构,在保护筒33外设置连接扣35用于对保护筒进行拼装固定。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7: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6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如图7、图11所示,还包括下盖板4,所述下盖板4设置在安装板1底部,在所述下盖板4上设置有滤水孔5;进一步地,所述下盖板4为中段厚度最高,向两端扩散厚度逐渐降低的板状结构,用于将底部的落水都从两端流出。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6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8: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7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7、图9、图10所示,还包括固装翼板6,所述固装翼板6设置在安装板1的外侧,所述固装翼板6为向外横向伸出的板状结构,固装翼板6的外部末端设置向上和向下的钢板。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7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8任一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固装座7,所述固装座7安装在安装板1内侧,所述连接轴31通过固装座7与安装板1的内侧连接。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8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