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轨护轨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4924发布日期:2021-10-30 08:5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轨护轨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轨护轨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2.现代有轨电车系统是世界各大城市为解决现有的地铁投资昂贵、建设周期长等缺点发展而来。现代有轨电车轨道具有如下特点:1、采用了不同于常规铁路钢轨的槽型轨;2、采用全掩埋式的结构;3、其轨道和现有道路平交,车辆和机动车共有路权。针对于这些特点,为了保证扣件系统在掩埋后和泥土隔离,保持扣件系统的弹性,需要在扣件系统的外面设置扣件罩。
3.传统的扣件罩如专利申请号cn201820024487.0公开了一种铁路用扣件罩,其扣件罩并没有朝钢轨一侧延伸进去,与之配合时需要将护轨结构的外侧进行挖空处理,以预留扣件系统的安装位置,但实际安装时,由于偏差原因,导致挖空处理对应的预留位置与扣件位置不匹配,需要在现场对护轨结构进行切割调整,以保证护轨结构挖空处理对应的预留位置与扣件位置匹配设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轨护轨组合结构,无需进行现场切割调整,增加作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轨护轨组合结构,其用于设置在钢轨上,所述钢轨用于通过扣件系统固定安装在铁路轨枕上,所述扣件系统上设置有扣件罩,所述钢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底端部与钢轨底端部一边缘存在间距,所述第二夹持块底端部与钢轨底端部另一边缘存在间距,所述扣件罩从钢轨外部两侧延伸至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外侧部,所述第一夹持块外侧部开设有第一抵接槽,所述第二夹持块外侧部开设有第二抵接槽,所述第一抵接槽横向贯穿第一夹持块设置,所述第二抵接槽横向贯穿第二夹持块设置。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件罩包括基壳体及延伸壳体,所述延伸壳体设置在基壳体一侧,所述基壳体固定在钢轨外部两侧,所述延伸壳体分别卡持在第一抵接槽及第二抵接槽内。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轨底端部设置有轨底护套,所述轨底护套从钢轨的底端部两侧边缘延伸并与第一夹持块及第二夹持块密封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块上端部设置有第一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匹配钢轨上端部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部靠近钢轨内侧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条;所述第二夹持块上端部设置有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部匹配钢轨上端部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弧形部靠近钢轨内侧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第二密封条。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分别为非交联或固化的聚氨
酯、丙烯酸酯、或橡胶材料构造。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块朝向钢轨一侧设置有第一凹腔,所述第二夹持块朝向钢轨一侧设置有第二凹腔。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分别为橡胶、聚氨酯或塑料材质构造。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块与钢轨顶部接触处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持块与钢轨顶部接触处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与钢轨顶部侧边贴合设置。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钢轨护轨组合结构通过在第一夹持块外侧部开设第一抵接槽,在第二地接槽外侧部开设第二抵接槽,利用第一抵接槽横向贯穿第一夹持块设置,及第二抵接槽横向贯穿第二夹持块设置,配合扣件罩抵压在第一夹持块的第一抵接槽内及第二夹持块的第二抵接槽内,无需考虑传统护轨结构与扣件系统位置匹配问题,无需现场切割调整,进而增加作业速度和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轨护轨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轨护轨组合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轨护轨组合结构隐藏扣件罩构造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轨护轨组合结构用于设置在钢轨100上,所述钢轨100用于通过扣件系统200固定安装在铁路轨枕(图未示)上,所述扣件系统200上设置有扣件罩300,所述钢轨100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块400及第二夹持块500,所述钢轨100
底端部设置有轨底护套600,所述轨底护套600从钢轨100的底端部两侧边缘延伸并与第一夹持块400及第二夹持块500密封连接。
23.所述第一夹持块400底端部与钢轨100底端部一边缘存在间距,所述第二夹持块500底端部与钢轨100底端部另一边缘存在间距,所述扣件罩300从钢轨100外部两侧延伸至第一夹持块400及第二夹持块500外侧部,从而方便扣件系统200固定在钢轨100底端部,无需考虑传统护轨结构与扣件系统200位置匹配问题,无需现场切割调整,进而增加作业速度和降低人工成本。
24.具体地,所述第一夹持块400外侧部开设有第一抵接槽410,所述第二夹持块500外侧部开设有第二抵接槽510,所述扣件罩300包括基壳体310及延伸壳体320,所述延伸壳体320设置在基壳体310一侧,所述基壳体310固定在钢轨100外部两侧,所述延伸壳体320分别卡持在第一抵接槽410及第二抵接槽510内。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接槽410横向贯穿第一夹持块400设置,所述第二抵接槽510横向贯穿第二夹持块500设置,在保证扣件系统200固定在钢轨100底端部的同时,扣件罩300能在任意位置稳稳地与第一夹持块400及第二夹持块500贴合设置,无需考虑传统护轨结构与扣件系统200位置匹配问题,无需现场切割调整,进而增加作业速度和降低人工成本。
26.所述第一夹持块400朝向钢轨100一侧设置有第一凹腔420,所述第二夹持块500朝向钢轨100一侧设置有第二凹腔520,分别用以降低第一夹持块400及第二夹持块500的材料重量,节省制造成本。
27.所述第一夹持块400上端部设置有第一弧形部430,所述第一弧形部430匹配钢轨100上端部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部430靠近钢轨100内侧开设有第一空腔440,所述第一空腔440内设置有第一密封条600,从而在保证的第一夹持块400与钢轨100侧面初步贴合的基础上,增加第一密封条600进一步提高第一夹持块400与钢轨100之间的密封性,有效解决钢轨100埋地后渗水生锈腐蚀问题。
28.所述第二夹持块500上端部设置有第二弧形部530,所述第二弧形部530匹配钢轨100上端部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弧形部530靠近钢轨100内侧开设有第二空腔540,所述第二空腔540内设置有第二密封条700,从而在保证的第二夹持块500与钢轨100侧面初步贴合的基础上,增加第二密封条700进一步提高第二夹持块500与钢轨100之间的密封性,进而配合第一夹持块400有效解决钢轨100埋地后渗水生锈腐蚀问题。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块400与第二夹持块500分别为橡胶、聚氨酯或塑料材质构造;所述第一密封条600与第二密封条700分别为非交联或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或橡胶材料构造。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块400与钢轨100顶部接触处开设有第一凹槽450,所述第二夹持块500与钢轨100顶部接触处开设有第二凹槽550,所述第一凹槽450及第二凹槽550内设置有密封胶800,所述密封胶800与钢轨100顶部侧边贴合设置,完成钢轨100顶端部的进一步密封效果,从而配合第一夹持块400、第二夹持块500、第一密封条600及第二密封条700有效解决钢轨100埋地后渗水生锈腐蚀问题。
31.本实用新型具体组装时,首先将第一夹持块400及第二夹持块500外侧部分别开设第一抵接槽410及第二抵接槽510,其中,第一抵接槽410横向贯穿第一夹持块400设置,第二
抵接槽510横向贯穿第二夹持块500设置,然后将粘附有第一密封条600的第一夹持块400贴附在钢轨100一侧,将粘附有第二密封条700的第二夹持块500贴附在钢轨100另一侧,减少护轨组合结构与钢轨100之间的缝隙,提高护轨组合结构与钢轨100之间的密封性;最后将扣件系统200固定在钢轨100上,同时配合扣件罩300抵压在第一夹持块400的第一抵接槽410内及第二夹持块500的第二抵接槽510内,无需考虑传统护轨结构与扣件系统200位置匹配问题,无需现场切割调整,进而增加作业速度和降低人工成本。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钢轨阻尼装置通过在第一夹持块400外侧部开设第一抵接槽410,在第二地接槽外侧部开设第二抵接槽510,利用第一抵接槽410横向贯穿第一夹持块400设置,及第二抵接槽510横向贯穿第二夹持块500设置,配合扣件罩300抵压在第一夹持块400的第一抵接槽410内及第二夹持块500的第二抵接槽510内,无需考虑传统护轨结构与扣件系统200位置匹配问题,无需现场切割调整,进而增加作业速度和降低人工成本。
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