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路面的凹坑快速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725175发布日期:2021-07-02 21:1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路面的凹坑快速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公路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路面的凹坑快速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路养护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破损的路面,如果重新铺设路面,则成本很大。选择路面再生的方法,则可降低重新铺设路面的成本。对于路面再生技术,主要通过沥青路面的大修和改建来产生大量沥青路面材料,然后再将这部分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

路面再生专用设备的翻挖、回收、加热、破碎、筛分后,与再生剂、新沥青、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成混合料,满足一定的路用性能并重新铺筑于路面的一整套工艺。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按施工温度分为热拌再生法和冷拌再生法,按废旧料拌和场地不同可分为集中厂拌再生法和就地再生法。所以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可分为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四种施工方法。

厂拌热再生,就是在前面所述的旧路面冷铣刨和热摊铺施工中,将铣刨废料运回沥青拌和厂,按一定的比例和新沥青材料、再生剂、新集料在热态下混合、搅拌,形成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就地热再生,也称热表面再生,主要是指加热旧路面面层至要求的深度(一般不超过3cm),翻松旧路面,添加还原或再生剂,重新铺筑成型的施工方法。厂拌冷再生,是用乳化沥青或热态的低粘度沥青与常温的废旧沥青混合材料、新集料拌和成再生混合料,运至工地后,经摊铺压实而成路面的施工方法。就地冷再生,是指对旧路面进行冷破碎、翻松,添加乳化沥青及其他外加剂,拌和、摊铺、压实而成路面的施工方法。

目前常见的旧料循环使用方法多是上述四种,其中采用就地热再生和就地冷再生的方法较多,而就地热再生时多是先对路面加热,然后通过铣刀等工具对凹坑以及凹坑周边一定范围内的路面进行翻新,然后人工添加新料以及还原剂等物质后重新压填成型,整个过程对路面施工的面积较大,且修复过程较为复杂,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市政路面的凹坑快速修复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市政路面的凹坑快速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s1.清理路面凹坑内的杂物,然后驱使车体携带车厢以及连接在车体上的凹坑修复机构至路面凹坑处并将凹坑修复机构降至与凹坑周围路面接触的状态;

步骤s2.通过凹坑修复机构对凹坑内部进行加热使得凹坑内部局部范围内的旧材逐渐软化,并通过凹坑修复机构将软化的旧料控制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充分的搅拌;

步骤s3.将新料注入凹坑中与搅拌的旧料进行混合,并通过凹坑修复机构新旧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融合,确保充分重合后的新旧料充满路面凹坑且与凹坑周边路面平行;

步骤s4.升起凹坑修复机构,待路面凹坑内新旧料冷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凹坑修复机构包括高度调节机构、新料充注机构、加热软化机构以及切割搅拌机构,其中新料充注机构、加热软化机构和切割搅拌机构均连接在高度调节机构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车体上的调节支架、设于调节支架内的调节腔室、连接在调节支架上的第一电机、活动连接在调节腔室内壁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螺纹连接在第二齿轮中部的第一螺杆、连接在第一螺杆上端的上限位盘、连接在第一螺杆外壁上的下限位盘以及连接在第一螺杆下端的罩体,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旋转连接件和调节支架活动连接,旋转连接件中部设有与第一螺杆相配合的通孔,第二齿轮的中部设有与第一螺杆相配合的螺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加热软化机构包括连接在罩体上端内壁的电动推杆以及可拆卸式连接在电动推杆一端的电阻丝加热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切割搅拌机构包括贯穿罩体的若干个连接板、连接在连接板上端的限位板、连接在连接板下端的连接圆盘、活动连接在连接圆盘下端的旋转筒体、可拆卸式连接在旋转筒体下端的切割搅拌筒体、连接在罩体上端的第三电机和限位杆、连接在第三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三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三螺杆上的夹板、连接在连接板侧壁上的安装板、连接在安装板下端的第四电机、连接在第四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以及连接在旋转筒体外壁上的第四齿轮,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位于夹板内,夹板上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孔,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切割搅拌筒体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旋转筒体的下端与切割搅拌筒体的上端均连接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开设有若干个螺栓连接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新料充注机构包括设于罩体侧壁上的移动槽、设于移动槽内壁上的滑槽、设于滑槽内的第二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上的滑块、连接在滑块上的连接杆、连接在连接杆一端的螺筒、设于螺筒内的抽送管以及连接在抽送管一端的输送管,所述罩体的上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二螺杆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滑块上设有与第二螺杆相配合的螺孔,且滑块与连接杆之间连接有扭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车厢内设有新料存储箱和沥青泵,抽送管的外壁上设有与螺筒相配合的外螺纹,抽送管外壁上连接有内旋盘,输送管的内壁上设有与内旋盘相配合的旋转槽,所述输送管和沥青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高度调节机构、新料充注机构、加热软化机构以及切割搅拌机构等一系列用于修复里面凹坑的机构集成在一起,大大降低了修复装置的体积,实现了一体化施工的功能,并且可以将修复过程控制在凹坑实际范围内,不会对凹坑周边的路面以及地基造成影响,安全性更高,修复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凹坑修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罩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旋转筒体和连接法兰的相配合视图。

图中:1、车体;2、车厢;3、凹坑修复机构;301、调节支架;302、调节腔室;303、第一电机;304、第一齿轮;305、第二齿轮;306、旋转连接件;307、第一螺杆;308、上限位盘;309、下限位盘;310、罩体;311、移动槽;312、第二电机;313、螺筒;314、连接杆;315、抽送管;316、输送管;317、滑槽;318、第二螺杆;319、滑块;320、限位板;321、连接板;322、第三电机;323、第三螺杆;324、夹板;325、限位杆;326、安装板;327、连接圆盘;328、第四电机;329、第三齿轮;330、第四齿轮;331、旋转筒体;332、切割搅拌筒体;333、搅拌棒;334、电动推杆;335、电阻丝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市政路面的凹坑快速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s1.清理路面凹坑内的杂物,然后驱使车体1携带车厢2以及连接在车体1上的凹坑修复机构3至路面凹坑处并将凹坑修复机构3降至与凹坑周围路面接触的状态;

步骤s2.通过凹坑修复机构3对凹坑内部进行加热使得凹坑内部局部范围内的旧材逐渐软化,并通过凹坑修复机构3将软化的旧料控制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充分的搅拌;

步骤s3.将新料注入凹坑中与搅拌的旧料进行混合,并通过凹坑修复机构3新旧料进行充分的搅拌融合,确保充分重合后的新旧料充满路面凹坑且与凹坑周边路面平行;

步骤s4.升起凹坑修复机构3,待路面凹坑内新旧料冷却。

其中,凹坑修复机构3包括高度调节机构、新料充注机构、加热软化机构以及切割搅拌机构,其中新料充注机构、加热软化机构和切割搅拌机构均连接在高度调节机构上。

如图2所示,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在车体1上的调节支架301、设于调节支架301内的调节腔室302、连接在调节支架301上的第一电机303、活动连接在调节腔室302内壁上的第一齿轮304和第二齿轮305、螺纹连接在第二齿轮305中部的第一螺杆307、连接在第一螺杆307上端的上限位盘308、连接在第一螺杆307外壁上的下限位盘309以及连接在第一螺杆307下端的罩体310,第一齿轮304和第二齿轮305相互啮合。

第二齿轮305通过旋转连接件306和调节支架301活动连接,旋转连接件306中部设有与第一螺杆307相配合的通孔,第二齿轮305的中部设有与第一螺杆307相配合的螺孔。

当需要将凹坑修复机构3中的罩体310和路面贴合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303工作并驱动第一齿轮304转动,第一齿轮304驱动第二齿轮305转动,第二齿轮305转动时驱动第一螺杆307沿着杆体轴心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以此来调节连接在第一螺杆307下端的罩体310的高度,在车体1移动过程中,将罩体310升起,防止其对车体1的移动造成影响,罩体310可以对施工患环境进行局部密封,防止内部高温对外界造成影响,安全性较高。

如图3所示,加热软化机构包括连接在罩体310上端内壁的电动推杆334以及可拆卸式连接在电动推杆334一端的电阻丝加热棒335。

在对凹坑内不规则旧料进行加热软化时,通过控制电动推杆334将电阻丝加热棒335移动至凹坑内部,电阻丝加热棒335可以将凹坑内的旧料软化至融化状态,方便切割搅拌机构对旧料进行搅拌,并且可以将搅拌的范围控制在切割搅拌机构的范围内,可以防止对凹坑周边的路面造成影响。

如图3所示,切割搅拌机构包括贯穿罩体310的若干个连接板321、连接在连接板321上端的限位板320、连接在连接板321下端的连接圆盘327、活动连接在连接圆盘327下端的旋转筒体331、可拆卸式连接在旋转筒体331下端的切割搅拌筒体332、连接在罩体310上端的第三电机322和限位杆325、连接在第三电机322输出轴上的第三螺杆323、螺纹连接在第三螺杆323上的夹板324、连接在连接板321侧壁上的安装板326、连接在安装板326下端的第四电机328、连接在第四电机328输出轴上的第三齿轮329以及连接在旋转筒体331外壁上的第四齿轮330,限位板320的一端位于夹板324内,夹板324上开设有与限位杆325相配合的限位孔,第三齿轮329和第四齿轮330相互啮合,切割搅拌筒体332的内壁上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棒333。

当路面凹坑内旧料软化后,控制第三电机322旋转并带动第三螺杆323转动,因夹板324被限位杆325限位,因此夹板324可以随着第三螺杆323的转动而向下移动,并同时带动限位板320和连接板321同向移动,连接板321带动旋转筒体331和切割搅拌筒体332向下移动并对凹坑软化部分进行切割并将软化旧料控制在切割搅拌筒体332内部,然后通过第四电机328驱动第三齿轮329转动,第三齿轮329驱动与其啮合的第四齿轮330转动,第四齿轮330转动时带动旋转筒体331和切割搅拌筒体332一同转动,对切割搅拌筒体332内部的物料进行充分的融化搅拌,加入新料时,可以通过第三电机322反转将切割搅拌筒体332升起,然后通过新料充注机构将新料注入搅拌后的凹坑中,随后再次将切割搅拌筒体332降至凹坑中对新旧料进行混合搅拌。

其中,旋转筒体331的下端与切割搅拌筒体332的上端均连接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开设有若干个螺栓连接孔。

如图4所示,旋转筒体331下端连接的连接法兰上设有若干组螺栓连接孔,切割搅拌筒体332上的连接法兰小于旋转筒体331上的连接法兰,因此可以根据实际凹坑的直径来更换不同直径的切割搅拌筒体332,通过连接法兰可以进行适应性的连接,适用范围较广。

新料充注机构包括设于罩体310侧壁上的移动槽311、设于移动槽311内壁上的滑槽317、设于滑槽317内的第二螺杆318、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318上的滑块319、连接在滑块319上的连接杆314、连接在连接杆314一端的螺筒313、设于螺筒313内的抽送管315以及连接在抽送管315一端的输送管316,罩体310的上端连接有第二电机312,第二电机312的输出轴和第二螺杆318连接。

滑块319上设有与第二螺杆318相配合的螺孔,且滑块319与连接杆314之间连接有扭簧。在向路面凹坑内注入沥青等物质时,可以根据实际角度调节螺筒313与地面的夹角,在抽取结束后,扭簧可以将螺筒313恢复至初始状态。

车厢2内设有新料存储箱和沥青泵,抽送管315的外壁上设有与螺筒313相配合的外螺纹,抽送管315外壁上连接有内旋盘,输送管316的内壁上设有与内旋盘相配合的旋转槽,输送管316和沥青泵连接。在抽取沥青并输送至里面凹坑内时,可以调节抽送管315在螺筒313内的位置,调节时,可以旋转抽送管315已驱使其在螺筒313内进行移动,因抽送管315和输送管316之间活动连接,因此在调节抽送管315时不会对输送管316造成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