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线形轮廓标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49824发布日期:2021-09-08 00:0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线形轮廓标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道路标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柔性线形轮廓标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驾车出行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重要内容,对于行车驾驶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据统计,由于公路暗黑且缺少有效的发光诱导安全设施,晚上17~20时为交通事故高发时段,在公路上安装路灯照明经济投入高、环境破坏大,性价比很低。路面发光标识是固定于路面边缘或标线上起发光诱导作用的标识。
3.现有技术中,路面的诱导标多为金属板材或淡出的薄膜反光贴,在制作和使用时,金属板材虽然可以准确展现诱导的标志,但是制作成本极高难以进行大规模推广使用,尤其是偏远山路,而薄膜反光贴虽然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但是却受使用环境的限制,不能很好的展现诱导信号,且在长时间的室外使用中,容易出现翘角的情况,不能为司机及时提供信号,导致事故仍然频发,且大有上升趋势,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既可以有效展现诱导信号又可以长时间使用且成本适中的柔性线形轮廓标,包括它的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制作成本高、使用不便且展示效果差的缺陷,而提出的柔性线形轮廓标及加工工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柔性线形轮廓标,包括柔性基材;
7.全角度覆盖在柔性基材上的反光膜,用于在受光时高亮勾勒所述柔性基材的线性轮廓。
8.为了使柔性基材具有很好的可塑性,优选的,所述柔性基材的材质为柔性pu材料。
9.为了提升反光膜对驾驶员的警示、提示效果,优选的,所述柔性基材表面为凹凸交错设置。
10.为了使成品诱导标具有更广泛的使用场合,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基材的形状为矩形波或半波。
11.为了使成品诱导标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更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基材凸面的背面设有多组加强筋。
12.为了简化和降低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优选的,所述柔性基材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
13.一种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4.步骤1:先将塑料颗粒热熔搅拌成糊状,按规定的厚度均匀涂覆在t/c针织布底基成型模具上,然后进入发泡炉中进行发泡,在出炉的同时进行表面处理,形成柔性基材;
15.步骤2:取用透明电子胶,将a组份和b组份按照a:b=1:1的重量比充分搅拌均匀,脱泡处理后滩涂在步骤1中的柔性基材上;
16.步骤3:将反光膜模压在所述柔性基材的附胶面,并加热烘干。
17.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塑料颗粒包括有机多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和助剂混合物。
18.为了确保反光膜具有良好的贴合成型性,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脱泡处理为:将所述透明电子胶混合液放入真空容器中,在0.08mpa下脱泡2~5分钟。
19.为了确保反光膜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加热烘干条件为:在90~100℃下固化20min。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柔性线形轮廓标及加工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1、该柔性线形轮廓标,柔韧性好,耐折度高,适用于护栏、电线杆、路牙石、隧道等多种场景;
22.2、该柔性线形轮廓标,全角度覆盖3m反光膜,保障了高亮反光警示作用,夜间清晰勾勒线性轮廓;
23.3、该柔性线形轮廓标,可以保证使用时可以对行车驾驶员具有足够的警示、提示作用的前提下,且可以有效满足可控的生产成本。
24.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发明在长时间的室外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翘角甚至受环境影响无法有效展示诱导信号的问题,并且在应对如山路中出现的急下坡、急转弯或雨雪雾天气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车辆灯光的照射可以勾勒出一根相对较粗的反光指示线,使驾驶员可以及时看清并作出反应,确保司机的自身安全,同时,由加强筋支撑隆起的地方仍然可以在受到冲击时起到一定的缓冲防护效果,对车辆经过产生的摩擦不会致使车辆表面产生划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柔性线形轮廓标的俯视图;
26.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柔性线形轮廓标的主视图一;
27.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柔性线形轮廓标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二;
28.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柔性线形轮廓标的结构示意图一;
29.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柔性线形轮廓标的结构示意图二。
30.图中:1、柔性基材;2、反光膜;3、加强筋;4、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3.实施例1:
34.参照图1

2和图4

5,柔性线形轮廓标,包括柔性基材1;全角度覆盖在柔性基材1上的反光膜2,用于在受光时高亮勾勒柔性基材1的线性轮廓。
35.柔性基材1的材质为柔性pu材料,柔性基材1表面为凹凸交错设置,柔性基材1的形状为半波,柔性基材1凸面的背面设有多组加强筋3,柔性基材1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4。
36.在保证使用时可以对行车驾驶员具有足够的警示、提示作用的前提下,且可以有效满足可控的生产成本,柔性基材1的尺寸优先选择长863mm,宽170mm,厚度为3.5mm,贴附在柔性基材1上的反光膜2优先选用3m国标iv柔性反光膜2,可保证室外使用寿命达到五年,在将呈半波的波浪形柔性基材1固定在形式道路的护栏、路桩或道路两侧的绿化树木上,具体的固定方式为实现在护栏或路桩上打孔定位,使用螺栓穿过六组安装孔4,将柔性基材1固定其上,其固定完成形式可以是平铺或缠绕,而当需要固定在不破坏基础的物体上时,可以使用专用胶水进行粘结固定,方便快捷,其固定方式也不限于平铺和缠绕,当夜间有车辆行驶经过时,灯光照射在反光膜2上,由于其受波浪形柔性基材1的影响,反光膜2也呈现波浪形,因此,在原有平铺或缠绕的固定基础上,无论车辆从哪个角度照射,反光膜2反射的光线都可以勾勒出前方障碍物的位置,并且当柔性基材1完全平铺时,反光膜2则可以完全勾勒出柔性基材1的全部线形轮廓,从而对驾驶员反馈更强的警示信号,使驾驶员可以及时作出反应,而波浪形柔性基材1的凸起背面设置加强筋3进行支撑,可以确保反光时呈现整根线条,尤其是当反光膜2设置成箭头形状时,其展示效果更明显,并且由加强筋3支撑隆起的地方可以在受到冲击时起到一定的缓冲防护效果,对车辆经过产生的摩擦不会致使车辆表面产生划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7.实施例2:
38.参照图1和图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柔性线形轮廓标,包括柔性基材1;全角度覆盖在柔性基材1上的反光膜2,用于在受光时高亮勾勒柔性基材1的线性轮廓。
39.柔性基材1的材质为柔性pu材料,柔性基材1表面为凹凸交错设置,柔性基材1的形状为矩形波,柔性基材1凸面的背面设有多组加强筋3,柔性基材1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4。
40.在保证使用时可以对行车驾驶员具有足够的警示、提示作用的前提下,且可以有效满足可控的生产成本,柔性基材1的尺寸优先选择长863mm,宽170mm,厚度为3.5mm,贴附在柔性基材1上的反光膜2优先选用3m国标iv柔性反光膜2,可保证室外使用寿命达到五年,在将呈矩形的波浪形柔性基材1固定在形式道路的护栏、路桩或道路两侧的绿化树木上,具体的固定方式为实现在护栏或路桩上打孔定位,使用螺栓穿过六组安装孔4,将柔性基材1固定其上,其固定完成形式可以是平铺或缠绕,而当需要固定在不破坏基础的物体上时,可以使用专用胶水进行粘结固定,方便快捷,其固定方式也不限于平铺和缠绕,当夜间有车辆行驶经过时,灯光照射在反光膜2上,由于其受波浪形柔性基材1的影响,反光膜2也呈现矩形波浪,因此,在原有平铺或缠绕的固定基础上,在应对如山路中出现的急下坡、急转弯或雨雪雾天气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车辆灯光的照射可以勾勒出一根相对较粗的反光指示线,使驾驶员可以及时看清并作出反应,确保司机的自身安全,并且当柔性基材1完全平铺时,反光膜2则可以完全勾勒出柔性基材1的全部线形轮廓,从而对驾驶员反馈更强的警示信号,使驾驶员可以及时作出反应,并且矩形的波浪形柔性基材1的凸起背面设置加强筋3进行支撑,可以确保反光时呈现整根线条,尤其是当反光膜2设置成箭头形状时,其展示效果更明显,并且由加强筋3支撑隆起的地方仍然可以在受到冲击时起到一定的缓冲防护效果,对车辆经过产生的摩擦不会致使车辆表面产生划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1.实施例3:
42.为了确保制作的诱导标可以满足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要达成的效果,在对驾驶员提供警示、提示效果的同时具备一定的防护效果,我们提出一种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3.步骤1:先将塑料颗粒热熔搅拌成糊状,按规定的厚度均匀涂覆在t/c针织布底基成型模具上,然后进入发泡炉中进行发泡,在出炉的同时进行表面处理,即切除多余的边角料,对不合格的表面进行切除或打磨,形成柔性基材1;
44.步骤2:取用透明电子胶,将透明电子胶的a组份和b组份按照a:b=1:1的重量比充分搅拌均匀,已达到最佳的粘接效果,脱泡处理后滩涂在步骤1中的柔性基材1上;
45.步骤3:将反光膜2模压在柔性基材1的附胶面,并加热烘干,使反光膜2可以完全固定并贴合在柔性基材1的表面,可以勾勒出柔性基材1的形状特征。
46.步骤1中塑料颗粒包括有机多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和助剂混合物,在添加助剂中可以是催化剂、扩链剂、联剂、阻燃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水解剂、杀菌剂、偶联剂、底涂剂、抗静电剂、流变助剂和增剂、流平剂、润湿分散剂、颜料和色浆、除水剂、改性单体及树脂、脱模等的一种或几种,以确保成品符合成型强度为准,步骤2中的脱泡处理为:将透明电子胶混合液放入真空容器中,在0.08mpa下脱泡2~5分钟,确保在涂覆时不会出现气泡,进一步保证反光膜2与柔性基材1的贴合性和反光效果,步骤3中加热烘干条件为:在90~100℃下固化20min,确保诱导标成品在长时间的室外环境下不会出现边角翘起或中间充斥气泡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反光膜2的使用反光效果。
47.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