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移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4933发布日期:2022-01-12 01:44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移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移动检测装置,属于公路桥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公路桥梁工程包括桥梁主体工程和桥位总体中附属的工程设施,附属的工程设施很多,如为了保持桥位处河道稳定的护岸、导流堤等调治水流的构造物,桥头与公路连接的引道引桥,桥面上防车轮冲撞的栏杆,保证行人安全的人行道栏杆以及桥上号志、桥下导航标志和桥面照明设备等。
3.公路桥梁建设时,需要对材料进行硬度检测,现有的硬度检测装置虽能够对材料进行硬度检测,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无法保证被测材料置于检测中心,从而导致材料受力不均匀,容易出现测量误差;除此之外,现有的检测装置虽能够对被测材料进行夹持固定,但是夹持机构不难过很好的适应不同体积的材料,导致夹持不够稳定,容易使得材料脱落,影响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移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底座、顶板、控制器、压力传感器、检测盒和夹持机构;所述底座上四个拐角处固定有立柱,立柱的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有控制器;顶板的底部中心处固定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底部固定有下压板;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检测盒;所述底座内位于检测盒的下方开设有驱动腔;驱动腔的顶部与检测盒之间开设有连接通槽;所述驱动腔的两侧内壁转动设置有驱动螺杆;所述驱动螺杆上设置有螺母块,螺母块上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穿过连接通槽的一端固定有夹持机构。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移动检测装置,包括
6.优选的,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驱动腔的内侧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输出轴,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内腔,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升降口;所述内腔内滑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拐角处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设置有导杆,导杆的两端与内腔内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升降板顶部安装有顶升气缸,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顶升轴,顶升轴与内腔内侧顶部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
9.优选的,夹持机构包括收纳板和“l”型夹板,所述收纳板的两侧开设有对齐且连通的收纳槽;收纳槽的上下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收纳槽内滑动设置有“l”型夹板,“l”型夹板上下侧壁固定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滑动卡接。
10.优选的,所述“l”型夹板的相对面分别固定有直齿板且直齿板相互对称;“l”型夹板面向直齿板处开设有插槽;所述收纳板的面向检测盒内壁的一侧面中心处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固定有旋转轴,旋转轴置于直齿板之间的一端固定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直齿板啮合,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转盘。
11.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液压缸与控制器电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移动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驱动螺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和驱动电机,可以使得夹持机构实现对不同体积的被测材料在左右方向上的夹持功能同时保证被测材料处于下压板下方位置处;通过设置有夹持机构可以实现对被测材料前后方向上的夹持功能同时使得被测材料在前后方向上处于下压板的下方位置处;进而保证被测材料处于下压板正下方位置处,使得被测材料受力均匀提高测试精度;
14.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驱动螺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驱动电机和夹持机构可以实现对不同体积的被测材料进行夹持固定;保证固定的稳定性同时增大该装置的使用范围。
15.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底座,底座内设置有内腔,内腔内设置有顶升气缸、升降板和移动轮,可以实现该装置的移动功能,同时便于收纳移动轮,保证该装置放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底座;101、驱动腔;102、连接通槽;103、内腔;2、顶板;3、控制器;4、压力传感器;5、检测盒;6、夹持机构;7、立柱;8、液压缸;9、连接板;10、下压板;11、转盘;12、驱动螺杆;13、螺母块;14、连接轴;15、第一锥形齿轮;16、驱动电机;17、第二锥形齿轮;18、升降板;19、导杆;20、顶升气缸;21、移动轮;22、收纳板;2201、收纳槽;23、“l”型夹板;2301、插槽;24、直齿板;25、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 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移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顶板2、控制器3、压力传感器4、检测盒5和夹持机构6;所述底座1上四个拐角处固定有立柱7,立柱7的顶端固定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上固定有控制器3;顶板2的底部中心处固定有液压缸8,液压缸8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的底部固定有下压板10;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检测盒5;所述底座1内位于检测盒5的下方开设有驱动腔101;驱动腔101的顶部与检测盒5之间开设有连接通槽102;所述驱动腔101的两侧内壁转动设置有驱动螺杆12;所述驱动螺杆12上设置有螺母块13,螺母块13上固定有连接轴14,连接轴14穿过连接通槽102的一端固定有夹持机构6。
2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螺杆1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15;所述驱动腔101的内侧底部固定有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有输出轴,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17,第二锥形齿轮17与第一锥形齿轮15啮合。
24.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内腔103,内腔103的底部开设有升降口;所述内腔103内滑动设置有升降板18,升降板18的拐角处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设置有导杆19,导杆19的两端与内腔103内壁固定连接。
25.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18顶部安装有顶升气缸20,顶升气缸20的输出端连接有顶升轴,顶升轴与内腔103内侧顶部连接;所述升降板18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21。
26.进一步的,夹持机构6包括收纳板22和“l”型夹板23,所述收纳板22的两侧开设有对齐且连通的收纳槽2201;收纳槽2201的上下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收纳槽2201内滑动设置有“l”型夹板23,“l”型夹板23上下侧壁固定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滑动卡接。
27.进一步的,所述“l”型夹板23的相对面分别固定有直齿板24且直齿板24相互对称;“l”型夹板23面向直齿板24处开设有插槽2301;所述收纳板22的面向检测盒5内壁的一侧面中心处安装有轴承,轴承内固定有旋转轴,旋转轴置于直齿板24之间的一端固定有驱动齿轮25,驱动齿轮25与直齿板24啮合,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转盘11。
28.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4和液压缸8与控制器3电连接。
29.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移动检测装置,使用时,首先启动顶升气缸20,顶升气缸20可以将底座1顶起,使得移动轮21运动处内腔103,方便该装置进行移动,然后将该装置移动至目的地。
30.然后使得夹持机构6之间的夹持距离最大,同时使得夹持机构6上“l”型夹板23之间的距离最大,然后取待测材料置于检测盒5内,启动驱动电机16,驱动电机16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7顺时针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5分别带动两侧的驱动螺杆12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使得螺母块13带动夹持机构6相向运动实现对待测材料左右方向上的夹持固定同时使得待测材料在左右方向上置于下压板10的正下方;然后顺时针转动转盘11,转盘11带动驱动齿轮25转动,驱动齿轮25带动直齿板24相向运动,直齿板24带动“l”型夹板23相向运动,实现对待测材料前后方向上的夹持作用,使得待测材料在前后方向上置于下压板10的正下方,进而保证待测材料位于下压板10的正下方;使得待测材料受力均匀提高检测精度同时该装置能够对不同体积的待测材料进行夹持固定,保证夹持固定的稳定性,避免
待测材料在检测过程中,出现脱落现象。
31.最后启动控制器3,通过控制器3控制液压缸8,使得下压板10下压待测材料,压力传感器4将待测材料所承受的压力值传输至控制器3进行处理后,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在待测材料崩溃的瞬间,压力值会下降,从而控制器3显示的最高压力值即为待测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32.值得注意的是:控制器、压力传感器和顶升气缸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