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8844发布日期:2022-01-12 08:0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水地坪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


背景技术:

2.透水地坪也被称为生态透水地坪、透水混凝土或无砂混凝土等,是采用骨料碎石、胶结料、添加剂、水泥和水等经过均匀搅拌,摊铺成路面,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满足结构物力学性能、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年限的要求,具有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环境的负荷,实现非再生型资源可循环性使用,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能为人类构筑温和、舒适和便捷的生活环境,透水混凝土在保留传统混凝土特性的基础上颠覆了其色彩单一灰色,呈现出缤纷多样的色彩表现,运用不同的颜色使地面与建筑、景观相融合,创造出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3.现有的透水地坪在使用时,依旧会出现积水的现象,积水不仅会影响整体的美观性,还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严重还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故而提出了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包括素土层,所述素土层的顶部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基础层,所述混凝土基础层的顶部设置有透水地坪层,所述透水地坪层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硬化层,所述防积水的透水地坪的内部设置有下水管道,所述下水管道的数量有若干个,通过在其内部设置下水管、透水管、连接管和排水管组成的多个下水管道,使用时,下水管能够将路面积水尽快的通过透水管和连接管排入排水管内部,且渗透进路面的水能够通过透水管顶部的透水孔排入其内部,并同样排入排水管中,再由排水管将水排出,下水管道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该透水地坪的排水效率,避免路面积水,有效的提高该防积水的透水地坪的使用效果,截面类似菱形的透水管的设置,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将渗透进路面的水分排入下水管道中,并由排水管排出,能够极大的提高该装置中下水管道的排水效率,且其配合下水管的使用,能够使该透水地坪有效避免出现积水的现象。
6.优选的,所述下水管道包括下水管、透水管、连接管和排水管,所述下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水管,所述透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其内部设置下水管、透水管、连接管和排水管组成的多个下水管道,能够有效提高该透水地坪的排水效率,避免路面积水,有效的提高该防积水的透水地坪的使用效果。
8.优选的,所述下水管的数量由若干个,所述下水管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内部开设有漏水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积水从顶盖上的漏水孔落入下水管中。
10.优选的,所述透水管的顶部开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透进路面的水分从透水管上的透水孔落入透水管中。
12.优选的,所述下水管设置在混凝土硬化层内部。
13.优选的,所述透水管设置在透水地坪层和混凝土基础层内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管的上半部分设置在透水地坪层中,透水管的下半部分设置在混凝土基础层的内部。
15.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和排水管设置在碎石层内部。
16.优选的,所述碎石层由大颗粒碎石和小颗粒碎石组成,所述大颗粒碎石设置在小颗粒碎石的下方。
17.优选的,所述下水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顶盖搭接在下水管的顶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盖搭接在下水管上,能够拆卸。
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0.1、该防积水的透水地坪,通过在其内部设置下水管、透水管、连接管和排水管组成的多个下水管道,使用时,下水管能够将路面积水尽快的通过透水管和连接管排入排水管内部,且渗透进路面的水能够通过透水管顶部的透水孔排入其内部,并同样排入排水管中,再由排水管将水排出,下水管道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该透水地坪的排水效率,避免路面积水,有效的提高该防积水的透水地坪的使用效果;
21.2、该防积水的透水地坪,截面类似菱形的透水管的设置,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将渗透进路面的水分排入下水管道中,并由排水管排出,能够极大的提高该装置中下水管道的排水效率,且其配合下水管的使用,能够使该透水地坪有效避免出现积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素土层,2-碎石层,3-混凝土基础层,4-透水地坪层,5-混凝土硬化层,6-下水管道,601-下水管,6011-顶盖,6012-漏水孔,602-透水管,6021-透水孔,6022-支撑杆,603-连接管,60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7.如图1-3所示,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它包括素土层1,素土层1的顶部铺设有碎石层2,碎石层2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基础层3,混凝土基础层3的顶部设置有透水地坪层4,透水地坪层4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硬化层5,防积水的透水地坪的内部设置有下水管道6,下水管道6的数量有若干个,通过在其内部设置下水管601、透水管602、连接管603和排水管604组成的多个下水管道6,使用时,下水管601能够将路面积水尽快的通过透水管602和连接管603排入排水管604内部,且渗透进路面的水能够通过透水管602顶部的透水孔6021排
入其内部,并同样排入排水管604中,再由排水管604将水排出,下水管道6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该透水地坪的排水效率,避免路面积水,有效的提高该防积水的透水地坪的使用效果,截面类似菱形的透水管602的设置,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将渗透进路面的水分排入下水管道6中,并由排水管604排出,能够极大的提高该装置中下水管道6的排水效率,且其配合下水管601的使用,能够使该透水地坪有效避免出现积水的现象。
2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下水管道6包括下水管601、透水管602、连接管603和排水管604,下水管6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透水管602,透水管6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03,连接管6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604,通过在其内部设置下水管601、透水管602、连接管603和排水管604组成的多个下水管道6,能够有效提高该透水地坪的排水效率,避免路面积水,有效的提高该防积水的透水地坪的使用效果。
2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下水管601的数量由若干个,下水管60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6011,顶盖6011的内部开设有漏水孔6012,路面积水从顶盖6011上的漏水孔6012落入下水管601中。
3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透水管602的顶部开设有透水孔6021,透水管6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022,渗透进路面的水分从透水管602上的透水孔6021落入透水管602中。
3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下水管601设置在混凝土硬化层5内部。
3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透水管602设置在透水地坪层4和混凝土基础层3内部,透水管602的上半部分设置在透水地坪层4中,透水管602的下半部分设置在混凝土基础层3的内部。
3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管603和排水管604设置在碎石层2内部。
3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碎石层2由大颗粒碎石201和小颗粒碎石202组成,大颗粒碎石201设置在小颗粒碎石202的下方。
3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下水管60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顶盖6011搭接在下水管601的顶部,顶盖6011搭接在下水管601上,能够拆卸。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37.s1、下水管601能够将路面积水尽快的通过透水管602和连接管603排入排水管604内部;
38.s2、渗透进路面的水能够通过透水管602顶部的透水孔6021排入其内部,并同样排入排水管604中,再由排水管604将水排出。
39.综上所述,通过在其内部设置下水管601、透水管602、连接管603和排水管604组成的多个下水管道6,使用时,下水管601能够将路面积水尽快的通过透水管602和连接管603排入排水管604内部,且渗透进路面的水能够通过透水管602顶部的透水孔6021排入其内部,并同样排入排水管604中,再由排水管604将水排出,下水管道6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该透水地坪的排水效率,避免路面积水,有效的提高该防积水的透水地坪的使用效果,截面类似菱形的透水管602的设置,能够以极高的效率将渗透进路面的水分排入下水管道6中,并由排水管604排出,能够极大的提高该装置中下水管道6的排水效率,且其配合下水管601的使用,能够使该透水地坪有效避免出现积水的现象。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