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絮柳絮静电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71637发布日期:2022-07-16 00:36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杨絮柳絮静电吸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杨絮柳絮吸附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杨絮柳絮静电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2.杨絮柳絮是雄性杨柳树种子的衍生物,在种植杨柳树的城市的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飞絮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3.杨柳絮具备密度小,质地蓬松,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使其极易携带病毒与其他抗原或过敏原,被人类吸入呼吸道或接触到眼睛、皮肤后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或过敏反应;杨柳絮具备燃点低、燃烧快的特点,使其遇明火后极易燃烧,裹挟成团的杨柳絮常夹杂纸屑、落叶等易燃物,被意外印染后容易导致火灾;除此之外,杨柳絮飞行时会阻碍行人和司机的视线,落地后如进行常规清扫,又容易被再次吹飞,为城市管理带来困扰。
4.目前已有多种对杨柳絮进行清理的手段:如使用洒水车、喷雾降尘车增加局部范围的空气湿度,增加杨柳絮密度使其落地,再通过冲洗、洒水、人工清扫等方式对落地的杨柳絮进行收集处理。但洒水、喷雾的作业频次有限,难以应对飞絮的持续产生,且落地后的杨柳絮和硬化路面粘连,也给环卫作业提高了难度,同时现有的也有采用吸尘机的方式进行吸尘的,但是这种都是需要人为操作的,能够清理的面积有限,同时风机在工作时,噪音都比较大,不适合经常大面积工作,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更加便于收集杨絮柳絮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杨絮柳絮存在难清理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杨絮柳絮静电吸附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7.一种杨絮柳絮静电吸附装置,包括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静电吸附板,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有绝缘底座,所述支撑框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绝缘侧板,所述绝缘侧板的顶部与静电吸附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侧板与所述绝缘底座之间形成有通风口。
8.优选地,所述静电吸附板的下方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均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便于将杨絮柳絮刮入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上盖合有自动开合的盖板,所述滑轨的右下方设有开口朝上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收集槽的截面呈u形,所述收集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静电吸附板的底部,所述收集槽包括有左侧板,右侧板,前板,所述盖板与后板,所述右侧板的高度a小于所述左侧板的高度b,所述左侧板的顶部紧贴所述静电吸附板的底部。
10.优选地,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前板与后板围成所述第一出料口,所述盖板与所述左侧板的底部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左侧板的底部之间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
推杆的电机端与所述左侧板的底部铰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端与所述盖板铰接。
11.优选地,所述收集箱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固定连接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贯穿所述绝缘侧板且位于绝缘侧板的外侧,所述出料斗上套设有收集袋。
12.优选地,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设有剪叉式伸缩机构,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一端与安装凹槽的内侧壁连接,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便于在收集箱内往复运动的推板。
13.优选地,所述推板包括有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成型有横板,所述横板远离所述竖板的一侧呈坡面。
14.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外形尺寸 1~2mm。
15.优选地,所述静电吸附板的顶部设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板由两块单晶硅太阳能板构成,两板间角度β为120
°
~150
°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静电吸附板,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底座,所述支撑框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绝缘侧板,所述绝缘侧板的顶部与静电吸附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侧板与所述绝缘底座之间形成有通风口,使用时,将设备放到指定的位置,进行通电,杨絮柳絮通过风吹入到装置的通风口或者人工清扫到通风口时,杨絮柳絮沿着通风口进入到装置内,由于静电的作用,杨絮柳絮吸附在静电吸附板上,同时安装了绝缘侧板,防止空气流动导致杨柳絮脱落,这样即可完成杨絮柳絮的的吸附,解决了杨絮柳絮到处乱飞的现象,同时能够随时随地对杨絮柳絮进行收集,能够轻松应对杨絮柳絮的持续产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便捷。
18.2.本实用新型静电吸附板的下方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均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便于将杨絮柳絮刮入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上盖合有自动开合的盖板,所述滑轨的右下方设有开口朝上的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与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当需要对吸附在静电吸附板上的杨絮柳絮进行清理时,收集槽沿着滑轨从左侧滑动至右侧,将静电吸附板吸附的杨絮柳絮刮下并存入槽中,当到达滑轨的右侧时,盖板打开,收集槽内的杨絮柳絮就会通过第一出料口进入到收集箱内,便于后期杨絮柳絮的收集同时防止静电吸附板出现吸满的情况。
19.3.本实用新型收集槽的截面呈u形,所述收集槽的开口朝向所述静电吸附板的底部,所述收集槽包括有左侧板,右侧板,所述盖板,前板与后板,所述右侧板的高度a小于所述左侧板的高度b,所述左侧板的顶部紧贴所述静电吸附板的底部,使得收集槽在滑动过程中,左侧板能够起到刮板的作用对杨絮柳絮进行刮除,同时由于右侧板的高度a小于所述左侧板的高度b使得在滑动过程中右侧板不会碰到静电吸附板的顶部,防止右侧板在收集槽滑动过程中影响杨絮柳絮的收集。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一个绝缘侧板后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槽的整体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槽底部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集槽剖视示意图;
26.附图中:1.支撑框架;2.静电吸附板;3.绝缘底座;4.绝缘侧板;5.太阳能板;51.单晶硅太阳能板;52.连接板;6.滑轨;61.滑块;7.收集槽;71.左侧板;72.右侧板;731.第一出料口;732.盖板;733.电动推杆;74.前板;75.后板;8.通风口;9.收集箱;91.第二出料口;92.出料斗;93.安装凹槽;94.剪叉式伸缩机构;95.固定板;96.推板;961.竖板;962.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如图1-6所示,一种杨絮柳絮静电吸附装置,包括有支撑框架1,手术支撑框架1位绝缘材料,所述支撑框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静电吸附板2,静电发生器和静电吸附板2电连接,所述静电发生器是现有技术,因此不在本案进行赘述,所述静电吸附板2材质为导铜等导电材质,能够起到导电的作用,所述支撑框架1的底部设有绝缘底座3,所述支撑框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绝缘侧板4,所述绝缘侧板4 的顶部与静电吸附板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侧板4与所述绝缘底座3之间形成有通风口8,所述静电吸附板2的下方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轨6,两个所述滑轨6均与所述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滑轨6上滑动连接有滑块61,所述滑块61上固定连接有便于将杨絮柳絮刮入的收集槽7,所述收集槽7的材料为绝缘,所述收集槽7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731,所述第一出料口731上盖合有自动开合的盖732,所述滑轨6的右下方设有开口朝上的收集箱9,所述收集箱9与所述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静电吸附板2的顶部设有太阳能板5,太阳能板5为静电发生器提供电源,更加的节能环
保,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到有杨絮柳絮的地方,可以每隔一段距离就放置一个,进行通电,当杨絮柳絮通过风吹入到装置的通风口8或者人工清扫到通风口8时,杨絮柳絮沿着通风口8进入到装置内,由于静电的作用,杨絮柳絮吸附在静电吸附板2上,当收集一段时间后,收集槽7沿着滑轨6从一侧滑动至另一侧,将静电吸附板2吸附的杨絮柳絮刮下并存入槽中,当到达滑轨的右侧时,盖板732打开,收集槽7内的杨絮柳絮就会通过第一出料口731进入到收集箱9内,便可完成收集的工作。
32.具体地,所述收集槽7的截面呈u形,所述收集槽7的开口朝向所述静电吸附板2的底部,所述收集槽7包括有左侧板71,右侧板 72,前板74,所述盖板732与后板75,所述右侧板72的高度a小于所述左侧板71的高度b,所述左侧板71的顶部紧贴所述静电吸附板2的底部。
33.具体地,所述左侧板71,右侧板72,前板74与后板75围成所述第一出料口731,使得当盖板732打开时,杨絮柳絮能够顺利从第一出料口731掉落,防止卡在收集槽7的底部,所述盖板732与所述左侧板71的底部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盖板732与所述左侧板71的底部之间设有电动推杆733,所述电动推杆733的电机端与所述左侧板 71的底部铰接,所述电动推杆733的推杆端与所述盖板732铰接,通过控制电动推杆733的伸缩并能够控制盖板732的开合。
34.具体地,所述收集箱9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出料口91,所述第二出料口91上固定连接有出料斗92,所述出料斗92贯穿所述绝缘侧板4且位于绝缘侧板4的外侧,所述出料斗92上套设有收集袋,所述收集箱9位于所述第二出料口91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凹槽93,所述安装凹槽93内设有剪叉式伸缩机构94,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94 是现有的技术,因此不在本案进行赘述,所述剪叉式伸缩机构94一端与安装凹槽的内侧壁连接,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5,所述固定板9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便于在收集箱9内往复运动的推板96,当收集槽7内的杨絮柳絮掉入到收集箱9内时,剪叉式伸缩机构94 推动推板96移动,推板96带着杨絮柳絮移动,移动到第二出料口 91时,杨絮柳絮进入到出料斗92内随后进入到收集袋,推板96回到原来的位置,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取走收集袋,方便收集。
35.具体地,所述推板96包括有与所述固定板95固定连接的竖板 961,所述竖板961的底部成型有横板962,所述横板962远离所述竖板961的一侧呈坡面,能够更好的将杨絮柳絮从收集箱9的底部铲起向前推,防止杨絮柳絮在推板96向前推的过程中卡入到推板96的底部。
36.具体地,所述固定板95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按照安装凹槽93的外形尺寸1~2mm,能够在不使用推板96时,固定板95能够将安装凹槽93进行封闭,防止杨絮柳絮掉入到安装凹槽93内。
37.具体地,所述太阳能板5由两块单晶硅太阳能板51构成,两板间角度β为120
°
~150
°
,能够尽量将太阳能进行吸收,所述太阳能板5与所述静电吸附板2之间采用连接板52进行密封连接,防止太阳能板5与所述静电吸附板2之间会有杨絮柳絮的附着,影响后期清理。
38.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工作原理为:
39.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到有杨絮柳絮的地方,可以每隔一段距离就放置一个,进行通电,当杨絮柳絮通过风吹入到装置的通风口8或者人工清扫到通风口8时,杨絮柳絮沿着通
风口8进入到装置内,由于静电的作用,杨絮柳絮吸附在静电吸附板2上,当收集一段时间后,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是现有的很成熟的技术,因此不在这里进行赘述,使得收集槽7沿着滑轨6从一侧滑动至另一侧,将静电吸附板 2吸附的杨絮柳絮刮下并存入槽中,当到达滑轨的右侧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733使得盖板732打开,收集槽7内的杨絮柳絮就会通过第一出料口731进入到收集箱9内,之后电动推杆733使得盖板732 关闭,收集槽7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时剪叉式伸缩机构94推动推板96移动,推板96带着杨絮柳絮移动,移动到第二出料口91时,杨絮柳絮进入到出料斗92内随后进入到收集袋,推板96回到原来的位置,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取走收集袋,方便收集,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可以持续的收集杨絮柳絮,方便快捷。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