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用自动感应行人的智能洒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9109发布日期:2022-07-01 23:09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工程用自动感应行人的智能洒水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洒水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用自动感应行人的智能洒水车。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建设速度突飞猛进,同时人们对城市道路绿化及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洒水车是现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部分,人们可以使用洒水车打扫城市道路的卫生,还可以使用洒水车洒水来增加城市的湿度以及固定主道路上的灰尘,避免因为灰尘过多而影响人们的视线以及身体健康,目前现有的市政工程用洒水车,不具备自动感应行人的功能,导致无法及时停止洒水,从而容易影响行人的正常行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自动感应行人的智能洒水车,具备自动感应行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市政工程用洒水车,不具备自动感应行人的功能,导致无法及时停止洒水,从而容易影响行人正常行走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用自动感应行人的智能洒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内腔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调节箱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左侧连通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延伸至出水管的内腔,所述调节箱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延伸至出水管的内腔,所述水泵的右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部连通有出水软管,所述车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内腔右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衔接座,所述衔接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洒水喷头,所述出水软管远离排水管的一端与洒水喷头相连通,所述车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车体正面的右侧和背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人体红外传感器,所述人体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水泵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车体内腔右侧的顶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正面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部延伸至车体的外部并通过活动轴与洒水喷头的底部活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注水管,注水管的顶部延伸至车体的外部并螺纹连接有封盖。
7.优选的,所述车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车头。
8.优选的,所述转盘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加固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与车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调节箱的内壁滑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车体、水箱、调节箱、出水管、承载板、水泵、传输管、第一电机、丝杠、套管、密封板、挡板、排水管、出水软管、竖板、衔接座、洒水喷头、处理器、信号接收模块和人体红外传感器的配合使用,具备自动感应行人的优点,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市政工程用洒水车,不具备自动感应行人的功能,导致无法及时停止洒水,从而容易影响行人正常行走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盘和连杆,能够便于调节洒水喷头的喷洒角度,以增加洒水效果,通过设置注水管和封盖,能够方便注入水溶液,以便于洒水车能够持续工作,通过设置第二电机,能够便于带动转盘转动,以便于带动连杆移动,通过设置限位板,能够便于对套管进行限位,使套管能够平稳的进行垂直方向的移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17.图中:1、车体;2、水箱;3、调节箱;4、出水管;5、承载板;6、水泵;7、传输管;8、第一电机;9、丝杠;10、套管;11、密封板;12、挡板;13、排水管;14、出水软管;15、竖板;16、衔接座;17、洒水喷头;18、处理器;19、信号接收模块;20、人体红外传感器;21、转盘;22、连杆;23、第二电机;24、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19.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0.请参阅图1-4,一种市政工程用自动感应行人的智能洒水车,包括车体1,车体1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2,水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调节箱3,调节箱3内腔的底部连
通有出水管4,调节箱3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5,承载板5的顶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水泵6,水泵6的左侧连通有传输管7,传输管7远离水泵6的一端延伸至出水管4的内腔,调节箱3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杠9,丝杠9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套管10,套管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1,密封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2,挡板12的底部延伸至出水管4的内腔,水泵6的右侧连通有排水管13,排水管13的顶部连通有出水软管14,车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板15,竖板15内腔右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衔接座16,衔接座1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洒水喷头17,出水软管14远离排水管13的一端与洒水喷头17相连通,车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器18,处理器1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有信号接收模块19,车体1正面的右侧和背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人体红外传感器20,人体红外传感器20的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19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处理器18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处理器18的输出端与水泵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车体1内腔右侧的顶部设置有转盘21,转盘21正面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杆22,通过设置转盘21和连杆22,能够便于调节洒水喷头17的喷洒角度,以增加洒水效果,连杆22的顶部延伸至车体1的外部并通过活动轴与洒水喷头17的底部活动连接,水箱2的顶部连通有注水管,注水管的顶部延伸至车体1的外部并螺纹连接有封盖,通过设置注水管和封盖,能够方便注入水溶液,以便于洒水车能够持续工作,车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车头,转盘2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通过设置第二电机23,能够便于带动转盘21转动,以便于带动连杆22移动,第二电机23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杆,加固杆远离第二电机23的一端与车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套管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4,通过设置限位板24,能够便于对套管10进行限位,使套管10能够平稳的进行垂直方向的移动,限位板24的一侧与调节箱3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车体1、水箱2、调节箱3、出水管4、承载板5、水泵6、传输管7、第一电机8、丝杠9、套管10、密封板11、挡板12、排水管13、出水软管14、竖板15、衔接座16、洒水喷头17、处理器18、信号接收模块19和人体红外传感器20的配合使用,具备自动感应行人的优点,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市政工程用洒水车,不具备自动感应行人的功能,导致无法及时停止洒水,从而容易影响行人正常行走的问题。
21.使用时,车体1在行驶的过程中,人体红外传感器20对行人进行检测,一旦检测到有行人时,将信号传输给信号接收模块19,信号接收模块19将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8,处理器18控制第一电机8开启,第一电机8带动丝杠9转动,丝杠9带动套管10移动,套管10带动密封板11移动,密封板11带动挡板12移动,挡板12将出水管4关闭,使水溶液无法排出,处理器18开启第一电机8的同时关闭水泵6,避免水泵6长时间工作导致损坏。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