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顾管廊仓与人行桥功能的U型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5191发布日期:2022-06-29 04:3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顾管廊仓与人行桥功能的U型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兼顾管廊仓与人行桥功能的u型梁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综合管廊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兼顾管廊仓与人行桥功能的u型梁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脚步越来越快,在修建市政桥梁的同时,很多市政管线在跨越沟谷、河流时,往往会随桥敷设,包括电力、给水、污水、通信、燃气等众多管线。随桥敷设管线较多时,往往会修建管廊桥,为满足检修人员行走要求,管廊桥内部净空往往需要大于1.8m,加上桥梁结构厚度,管廊桥最小梁高往往超过2.2m,对于30m以内跨度桥梁,并非经济梁高,造成较大浪费,且梁高较高时,桥梁景观效果较差。若管线位于车行桥下方,还存在检修、更换管线较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顾管廊仓与人行桥功能的u型梁结构,可与市政车行桥上部结构分幅修建,形成完备的市政桥梁交通功能时,满足管线随桥敷设的需求。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兼顾管廊仓与人行桥功能的型梁结构,包括有:管廊桥主体,管廊桥主体至少有一段,管廊桥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沿行车方向延伸的管廊仓,且管廊仓的顶端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当有一段管廊桥主体时,管廊桥主体分幅修建在车行桥的一侧或两侧;当有一段以上的管廊桥主体时,其中一段管廊桥主体分幅修建在车行桥的一侧或两侧,而其余管廊桥主体沿行车方向修建在已经修建在车行桥一侧的管廊桥主体的外侧;横撑,间隔设置在管廊桥主体顶部。
6.优选地,管廊桥主体有一段以上时,相邻管廊桥主体之间通过湿接段固定连接。
7.优选地,还包括有人行道板,所述人行道板铺设在管廊桥主体上,人行道板用于封堵管廊仓开口。
8.优选地,还包括有人行道板立柱,所述人行道板立柱等间距均匀布置在管廊桥主体的顶面,且一侧的人行道板立柱高度朝向另一侧逐渐降低,人行道板设置在人行道板立柱上。
9.优选地,还包括有横隔墙,横隔墙设置在预制件的管廊桥主体之间,且横隔墙上设置有用于避让管线且使得管廊仓连通的预留孔。
10.优选地,管廊仓至少有两个,且相邻管廊仓之间互不连通。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车行桥一侧或两侧的管廊桥主体,能够将管线设置在管廊仓中,且通过横撑和开口,使得管廊仓能够相对外部选择性的开放,进而便于维护管线,以及降低建筑成本;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得相邻的管廊桥主体之间用湿接段固定连接,进而便于形成完整的管廊桥,且能够提高建造效率;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人行道板铺设在管廊桥主体上,使得纵向压力均匀分布在管廊桥主体上,且避免压力直接作用于横撑,进而能够提高管廊桥主体的使用寿命;
15.4.本实用新型通过人行道板立柱能够使得人行道板倾斜设置在管廊桥主体的顶面,从而避免雨水堆积在人行道板的顶面,进而影响行人的体验;
16.5.本实用新型通过横隔墙能够增强为管廊桥主体的预制件之间的稳定性;
17.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多个管廊仓的管廊桥主体,能够实现管线的分仓布置,各类管线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段管廊桥主体和横撑的截面剖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廊桥主体的截面剖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端管廊桥主体和横撑的截面剖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人行道板安置在管廊桥主体顶部的截面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段管廊桥主体安装在车行桥一侧的截面剖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单段管廊桥主体安装在车行桥两侧的截面剖视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横隔墙的截面剖视图。
25.图中标号为:
26.1-车行道;
27.2-盖梁;
28.3-墩柱;
29.a-管廊桥主体;a1-管廊仓;a11-开口;a2-湿接段;
30.b-横撑;
31.c-人行道板;
32.d-人行道板立柱;
33.e-横隔墙;e1-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35.为了解决现有的管廊桥不便对管线维护且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6.一种兼顾管廊仓与人行桥功能的u型梁结构,包括有:
37.管廊桥主体a,管廊桥主体a至少有一段,管廊桥主体a的内部设置有沿行车方向延伸的管廊仓a1,且管廊仓a1的顶端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a11;当有一段管廊桥主体a时,管廊桥主体a分幅修建在车行桥的一侧或两侧;当有一段以上的管廊桥主体a时,其中一段管廊桥主体a分幅修建在车行桥的一侧或两侧,而其余管廊桥主体a沿行车方向修建在已经修建在车行桥一侧的管廊桥主体a的外侧;
38.横撑b,间隔设置在管廊桥主体a顶部,保证管廊仓抗扭与整体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横撑b的间隔距离为2m。
39.具体的,车行桥包括有车行道1、盖梁2和墩柱3,当有一段管廊桥主体a时,管廊桥主体a分幅修建在车行道1的一侧或两侧;当有一段以上的管廊桥主体a时,其中一段管廊桥主体a分幅修建在车行道1的一侧或两侧,而其余管廊桥主体a沿行车方向修建在已经修建在车行道1一侧的管廊桥主体a的外侧;
40.在架设管线时,将人行道板c取出,或在管廊桥主体a建设完成后,直接架设管线,将管线沿行车方向设置在管廊仓a1中,然后再将人行道板c封堵在开口a11中,使得管廊仓a1相对外部封闭,从而避免外部污染侵蚀管线,并且人行道板c封堵在开口a11中,这使得管廊桥主体a的顶端平整,进而使得管廊桥主体a能够作为人行通道,进而合并人行道和管线布置空间,节省了桥面宽度;
41.且当需要维护管线时,可将人行道板c取出,从而使得管廊仓a1暴露,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相关管线进行检修或更换,进而实现随桥梁敷设管线检修更换与陆地直埋管线检修更换统一标准。
42.进一步的:
43.当有一段以上的管廊桥主体a时,为了解决相邻管廊桥主体a之间如何连接的技术问题,如图3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44.管廊桥主体a有一段以上时,相邻管廊桥主体a之间通过湿接段a2固定连接。
45.具体的,管廊桥主体a通过混凝土梁体分块预制,即当管廊桥主体a有一段以上时,相邻管廊桥主体a的预制块之间通过湿接段a2连接,进而便于形成完整的管廊桥。
46.进一步的:
47.横撑b设置在开口a11中,长时间的压力作用,会导致横撑b顶面与管廊桥主体a的顶面不齐,进而会影响行人的体验,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如图4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48.还包括有人行道板c,所述人行道板c铺设在管廊桥主体a上,人行道板c用于封堵管廊仓开口。
49.具体的,行人在管廊桥主体a的顶面行走,横撑b易受到沿竖直方向的压力,长时间会导致横撑b的顶面与管廊桥主体a的顶面不齐,而通过将人行道板c铺设在管廊桥主体a上,使得纵向压力均匀分布在管廊桥主体a上,且避免压力直接作用于横撑b,进而能够提高管廊桥主体a的使用寿命。
50.进一步的:
51.为了解决雨水易堆积在人行道板c顶面的技术问题,如图4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2.还包括有人行道板立柱d,所述人行道板立柱d等间距均匀布置在管廊桥主体a的顶面,且一侧的人行道板立柱d高度朝向另一侧逐渐降低,人行道板c设置在人行道板立柱d上。
53.具体的,因人行道板立柱d等间距均匀布置在管廊桥主体a的顶面,且一侧的人行道板立柱d高度朝向另一侧逐渐降低,即使得人行道板c相对管廊桥主体a的水平顶面倾斜,进而在下雨天时,雨水朝向人行道板c的低端流淌,进而使得雨水不易堆积在人行道板c上。
54.进一步的:
55.为了解决相邻预制件的管廊桥主体a之间能够稳固连接的技术问题,如图7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6.还包括有横隔墙e,横隔墙e设置在预制件的管廊桥主体a之间,且横隔墙e上设置有用于避让管线且使得管廊仓a1连通的预留孔e1。
57.具体的,管廊桥主体a为多段预制件构成,相邻预制件之间通过横隔墙e连接,进而能够提高预制件的稳定性,且通过预留孔e1能够避让管线,确保管廊仓a1能够连通。
58.进一步的:
59.为了解决多个管线不易放置在同一管廊仓a1内的的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0.管廊仓a1至少有两个,且相邻管廊仓a1之间互不连通。
61.具体的,管廊仓a1至少有两个,且相邻管廊仓a1之间互不连通,即能够实现管线的分仓布置,各类管线互不干扰。
62.本u型梁结构,合并了人行道和管线布置空间,节约了桥面宽度;且各类管线分仓建设,互不干扰;而主体采用开口u形结构形式,满足各类管线布置的最小空间要求,可最大程度降低梁高,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同时景观效果较好;并且主体结构上方铺设人行道板,管线需检修更换时可揭开人行道板进行检修、更换,实现随桥梁敷设管线检修更换与陆地直埋管线检修更换统一标准。
6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