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沙漠地区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18584发布日期:2023-03-25 10:1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沙漠地区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对于交通运输行业而言,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压力逐年剧增,而西北地区沙漠面积广阔,沙漠公路成为了目前改善交通压力的首要选择。目前我国沙漠公路修筑技术正朝着高水平、高标准发展,而由于沙漠地区交通量的增加和重超载货车数量的增多,所产生的的荷载超过原设计荷载,再加上沙漠地区环境条件恶劣,昼夜温差较大,从而使得沙漠地区公路出现了一系列的路面病害,例如:路面出现的反射裂缝、路面的塌陷等,导致使用寿命不长,增加后期公路维护的费用。沙漠地区高品质的筑路材料匮乏,外运筑路材料运距较远、造价成本较高,现有技术多本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风积沙作为筑路材料,经济且优质的做好了工程建设。但是由于风积沙粉粘粒含量很少,表面活性很低、松散、无聚性,具有明显的非塑性,成型困难,而且成型后的抗剪性能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沙漠地区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该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能够分担由路面传递而来的应力(应变)从而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稳固路基,扩散局部荷载、增强路面结构的强度,抗裂性能,减少由于荷载过大以及温度差异较大而产生的路面反射裂缝、结构内部微裂缝并且具有很好的抗车辙性能。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适用于沙漠地区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包括:水泥稳定风积沙层,由以下材质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水泥4%-8%、风积沙34%-66%和粉煤灰12%-24%;第一加筋层,所述第一加筋层为双向塑料土工格栅,其设置在路基的上、中、下部;第二加筋层,所述第二加筋层为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其设置在所述水泥稳定风积沙层的底部。
5.进一步,所述双向塑料土工格栅的网孔规格为40*40mm。
6.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筋层的竖向间距及所需的加筋层层数,根据公式:确定加筋区域筋材竖向间距或所需的加筋层层数,rc:加筋覆盖率,其值等于筋材宽度b/筋材水平间距sh,对于土工格栅和土工织物rc=1;sv:各加筋区域筋材竖向间距(m);hz:各加筋区域高度(m);n:各加筋区域加筋层数;tz:筋材所受拉力(kn/m);tj:第j层所受拉力(kn/m);筋材设计计算抗拉强度(kn/m);保证沙漠地区公路路基稳定,选择土工格栅铺设层数为3层;竖向间距保证不小于最小压实厚度。
7.进一步,所述双绞合钢丝加筋网的网孔规格为8*10mm。
8.有益效果:该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能够分担由路面传递而来的应力(应变),从而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稳固路基,扩散局部荷载、增强路面结构的弯拉强度,抗裂性能,减
少由于荷载过大以及温度差异较大而产生的的路面反射裂缝、结构内部微裂缝,并且具有很好的抗车辙性能。
9.一种适用于沙漠地区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分别在第一次、第三次、第五次路基填筑压实时错缝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位于路基上、中、下部分。铺设时竖向间距保证不小于最小压实厚度;铺设位置沿着道路中心线的位置纵轴向应与主要受力方向放置;土工格栅纵向搭接12-16cm,横向搭接10cm,搭接部分用u型钉固定,且每隔1.2m-1.5m用u型钉固定。铺设完成进行碾压,洒水,形成具有加筋层的路基。
11.2)公路路基分为若干施工路段,分别搭建模板,模板的高度大于30cm,内侧涂有油性脱模剂;
12.3)对路基进行平整、洒水和清理杂质后铺设网格规格为8*10cm的双绞合钢丝加筋网,且用夹钉固定在路基上,然后将水泥稳定风积沙层分两次注入模板中,初步整平到预定高度至14-16cm。
13.4)对初步整平的水泥稳定风积沙层进行碾压,形成路面基层。
14.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合水泥稳定风积沙路面基层材料,添加加筋材料,形成一种新型的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适用于沙漠地区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该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能够分担由路面传递而来的应力(应变)从而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稳固路基,扩散局部荷载、增强路面结构的弯拉强度,抗裂性能;减少由于荷载过大以及温度差异较大而产生的的路面反射裂缝、结构内部微裂缝;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后期养护费用。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16.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说明如下:
17.水泥稳定风积沙层按照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水泥4%-8%,风积沙34%-66%,粉煤灰12%-24%,其余为水;风积沙为0.075mm~0.25mm之间,硫酸盐含量小于等于0.25%;水泥为标号32.5以上的硅酸盐水泥,且与粉煤灰比例1:3。
18.粉煤灰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市售ⅱ级f类粉煤灰。
19.所述第一加筋层为聚丙烯塑料颗粒为主要原料,形成网孔40*40mm的双向塑料土工格栅;
20.所述第二加筋层为形成网孔规格为8*10cm的双绞合钢丝加筋网。
21.实施例1
2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沙漠地区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及施工方法,包括所述适用于沙漠地区路基路面加筋结构组合包括:
23.水泥稳定风积沙层,由以下材质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水泥4%-8%、风积沙34%-66%和粉煤灰12%-24%;
24.第一加筋层,所述第一加筋层为双向塑料土工格栅,其设置在路基的上、中、下部;
25.第二加筋层,所述第二加筋层为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其设置在所述水泥稳定风积沙层的底部。
26.实施例2
27.一、备料
28.1)根据现场勘查,查阅公路设计要求,确定设计荷载。选择配合比:水泥8%,粉煤灰24%,风积沙66%,其余为水的水泥稳定风积沙路面基层材料。按照配合比进行现场搅拌。
29.2)选用聚丙烯塑料颗粒为主要原料,形成网孔40*40mm的双向塑料土工格栅和网孔规格为8*10cm的双绞合钢丝加筋网作为加筋材料。
30.二、施工前准备
31.1.1)根据《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c/t d32-2012)确定铺设3层双向塑料土工格栅,分别位于路基的上、中、下部。
32.2)清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地表杂质、积水、淤泥和表土。
33.3)进行路面基层施工前,处理路基表面不平整的坑槽。使得路基表面平整。对路基进行洒水处理,使得路基保持湿润。有利于路基与路面基层结合。
34.4)路基周围搭设模板,模板高度大于30cm。
35.5)模板内侧涂抹油性脱模剂,防止脱模时粘附量较多。
36.三、施工过程
37.1.1)铺设路基;对路基下部进行洒水处理,路基保持湿润;在第一次基填筑压实时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层与层之间应错缝铺设;竖向间距保证不小于最小压实厚度。
38.2)将双向塑料土工格栅摊铺在已压实好的5cm厚度的路基上。双向塑料土工格栅沿着道路中心线的位置纵轴向应与主要受力方向放置,各点连接处使用u型钉进行加固处理。
39.3)铺设双向塑料土工格栅纵向搭接12-16cm,横向搭接10cm,搭接部分用u型钉固定,且每隔1.2m-1.5m用u型钉固定。
40.4)铺设填料时,先在两端摊铺填料将格栅固定,再向中部推进。碾压的顺序应先两侧后中间。碾压时压轮不能直接与筋材接触,未压实的加筋体不允许车辆在上面行驶,以防筋材错位。
41.5)重复上述步骤;在第三次、第五次路基填筑压实时铺设一层土工格栅;铺设第二层、第三层双向塑料土工格栅要求于铺设第一层土工格栅施工一样,但铺设时,层与层之间应错缝铺设;
42.6)双向塑料土工格栅铺设过程中应连续施工,不可长时间停止施工,上述铺设工程进行中时可进入下一段待施工段施工铺设。工作结束后,再进行上一段路基下一层施工。
43.7)对于已平整好且洒水湿润后的路基工段,以100m为一个工段。
44.8)在路基表面铺设网孔规格为8*10cm的双绞合钢丝加筋网,展开网卷时需将网卷朝上,避免金属网由于记忆变形而向内卷动,然后用轮胎压路机将网面压平;铺设时双绞合钢丝网应沿着路面纵向方向,拐弯处应剪断并拉平。
45.9)对于相邻网面需要搭接,夹钉将加筋网固定于路基上,夹钉纵、横向设置间距不超过100cm,搭接处进行加密,夹钉间距50cm,搭接部分避免加筋网的横向加强筋搭接重叠,搭接部分钢丝网时横向与纵向需分别重叠30cm及15cm。
46.10)将制备好的水泥稳定风积沙材料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均匀地
斜入模板中,并且初平到7-8cm厚度。
47.11)使用压路机对初平的水泥稳定风积沙路面基层进行全宽碾压,碾压次数不少于6次,每次碾压后进行洒水处理,洒水量不宜过多,仅需保证路面始终湿润。
48.12)上述碾压过程中,可进行下一待施工段的双绞合钢丝加筋网铺设施工,等到下一段施工铺设完成后,在进行上一段的二层施工。二层施工与一层施工一样,铺设厚度为7-8cm需保持第一层水泥稳定风积沙层的湿润,且在本次施工时,碾压尽量保持连续稳定的碾压施工,尽量不要停顿。
4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