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地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1545发布日期:2023-03-17 22:1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地砖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地砖,体涉及太阳能地砖选用的物料和结构,以及光伏片封装和散热技术。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太阳能板都用玻璃封装,所以太阳能地砖也使用强化玻璃作为表面材料,然而强化玻璃的表面一般只有传统的花纹板,难以配合各式各样地砖的纹理造型。另外,强化玻璃虽然坚硬,但是很易碎,往往会因应其他相对坚硬的物件,如石子,金属对象碰撞而碎裂,因此,强化玻璃并不是制作地砖的好材料,加上加厚的强化玻璃成本较高,也成为太阳能地砖未能普及的一个原因。
3.现在的太阳能地砖,面对三个问题:
4.1、以强化玻璃封装,容易碎裂,玻璃的表面纹理处理复杂,难以配合不用景观设计场景使用。
5.2、强化玻璃若要增加设计荷载时,玻璃厚度和重量会大幅增加,拉升成本。
6.3、当地砖铺设有地上时,由于太阳能地砖的背面没有气流散热,地面温度提升会影响光伏板的转换较率。


技术实现要素:

7.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地砖,以解决目前强化玻璃太阳能地砖的问题。所述的复合纤维太阳能地砖,不但提供各种各样的纹理选项,复合纤维更是牢固耐用,也降低铺设太阳能地砖的成本,使太阳能地砖可以普及使用。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太阳能地砖,包括复合纤维格栅底座、复合纤维整平底板、软性太阳能电池片以及透明复合纤维板;所述复合纤维格栅底座、所述复合纤维整平底板、所述软性太阳能电池片以及所述透明复合纤维板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所述复合纤维格栅底座、所述复合纤维整平底板、所述软性太阳能电池片以及所述透明复合纤维板均以环氧树脂封装并加压粘合。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接线空间,所述复合纤维格栅底座的下表面内凹有所述接线空间。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水管凹槽,所述复合纤维格栅底座的上表面内凹有所述水管凹槽,所述水管凹槽的敞口端抵接在所述复合纤维整平底板的下表面。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水管,所述散热水管安装在所述水管凹槽内。
13.进一步地,还包括接合装置,所述复合纤维格栅底座的外周边设置有所述接合装置,所述接合装置用于与相邻的太阳能地砖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纤维整平底板为高密度纤维材料压制而成的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复合纤维整平底板用于覆盖所述复合纤维格栅底座的孔格。
15.进一步地,所述软性太阳能电池片为采用聚烯烃弹性膜封装并以环氧树脂二次封装的复合结构。
16.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复合纤维板为环氧树脂与透明纤维复合而成的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透明复合纤维板的表面设置有表面纹理。
17.进一步地,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管路与所述散热水管连通。
18.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温水缸,所述保温水缸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保温水缸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水泵的回水口连接。
19.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利用透明的复合纤维封装,在同样的负重参数下,透明复合纤维板的厚度,明显的比强化玻璃薄得多;透明复合纤维材料,不需利用高温制作,有利于制作不同表面纹理;透明复合纤维材料难以破碎,可配合其他地砖应用高负重的地面上;当太阳能地砖负重时,软性太阳能电池片可容许轻微弯曲,减少稳性龟裂的问题;复合纤维格栅底座以格栅形式设计,有效承托光伏电池片。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21.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2.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地砖的展开结构图。
23.图2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地砖的俯视图。
24.图3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地砖的剖面图。
25.图中:图中:1、复合纤维格栅底座;2、复合纤维整平底板;3、软性太阳能电池片;4、透明复合纤维板;5、接线空间;6、水管凹槽;7、散热水管;8、保温水缸;9、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一种太阳能地砖,包括复合纤维格栅底座1、复合纤维整平底板2、软性太阳能电池片3以及透明复合纤维板4;复合纤维格栅底座1、复合纤维整平底板2、软性太阳能电池片3以及透明复合纤维板4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复合纤维格栅底座1、复合纤维整平底板2、软性太阳能电池片3以及透明复合纤维板4均以环氧树脂封装并加压粘合。
29.在上述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复合纤维格栅底座1具有凹凸相间的栅格结构,具体例如在复合纤维格栅底座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的第一容纳腔,在复合纤维格栅底座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的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敞口端背向设置,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交错分布。
30.上述实施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利用透明的复合纤维封装,在同样的负重参数下,透明复合纤维板的厚度,明显的比强化玻璃薄得多;透明复合纤维材料,不需利用高温制作,有利于制作不同表面纹理;透明复合纤维材料难以破碎,可配合其他地砖应用高负重的地面上;当太阳能地砖负重时,软性太阳能电池片可容许轻微弯曲,减少稳性龟裂的问题;复合纤维格栅底座以格栅形式设计,有效承托光伏电池片。
31.实施例2
3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地砖,包括实施例1的全部内容,此外,还包括接线空间5,复合纤维格栅底座1的下表面内凹有接线空间5。
33.上述实施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接线空间5的设置,方便了接线。
34.实施例3
3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地砖,包括实施例2的全部内容,此外,还包括水管凹槽6,复合纤维格栅底座1的上表面内凹有水管凹槽6,水管凹槽6的敞口端抵接在复合纤维整平底板2的下表面。
36.可选的,还包括散热水管7,散热水管7安装在水管凹槽6内;散热水管7为往复弯折的管网结构,类似多个串联的s字形弯折结构。
37.上述实施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水管凹槽6,方便了散热水管7的安装。
38.实施例4
3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地砖,包括实施例3的全部内容,此外,还包括接合装置,复合纤维格栅底座1的外周边设置有接合装置,接合装置用于与相邻的太阳能地砖连接。
40.上述实施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接合装置,方便了多个太阳能地砖互相连接。
41.实施例5
4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地砖,包括实施例4的全部内容,此外,复合纤维整平底板2为高密度纤维材料压制而成的一体成型结构,复合纤维整平底板2用于覆盖复合纤维格栅底座1的孔格,为光伏电池片(也叫软性太阳能电池片3)提供一个坚固的平面。
43.可选的,软性太阳能电池片3为采用聚烯烃弹性膜封装并以环氧树脂二次封装的复合结构。
44.可选的,透明复合纤维板4为环氧树脂与透明纤维复合而成的一体成型结构,透明复合纤维板4的表面设置有表面纹理;环氧树脂可以模具制造不同的表面纹理,提供所需的防滑系数,更可加入少量色素配合不同应用场景。
45.实施例6
4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地砖,包括实施例5的全部内容,此外,还包括水泵9,水泵9通过管路与散热水管7连通。
47.可选的,还包括保温水缸8,保温水缸8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水泵9的进水口连接,保
温水缸8的入口通过管路与水泵9的回水口连接。
48.上述实施例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保温水缸8和水泵9的设置,方便了为使用者提供热水。
49.此外,一般光伏板,都以强化玻璃封装,厚度一般亦共有6毫米,比较脆弱。而且,光伏板一般安装在金属支架上,支架亦需要构置在稳固构筑物上,因此,未能适合不同场景使用。
50.现在用的户外地砖,一般都能承受高负重,然而,现有的太阳能板,大多数以玻璃封装,若要实现负重,必须增加玻璃的厚度;利用透明的复合纤维封装,在同样的负重参数下,透明复合纤维板的厚度,明显的比强化玻璃薄得多。另外,一般强化玻璃需利用高温烧结,而在玻璃上添加纹理,工序更繁复,亦非常耗能。而本实施例所述的透明复合纤维材料,不需利用高温制作,有利于制作不同表面纹理。现有技术当玻璃承受到冲击,玻璃易破碎,而透明复合纤维材料难以破碎,可配合其他地砖应用高负重的地面上。
51.一般晶硅光伏电池片,比较脆弱,不能弯曲,因此本实施例采用柔性光伏板(包括异质结晶硅电池片)。当太阳能地砖负重时,软性太阳能电池片可容许轻微弯曲,减少稳性龟裂的问题。另外,复合纤维格栅底座以格栅形式设计,有效承托光伏电池片,在地砖负载极重时,光伏电池片的弯曲比例少于0.1%。
52.另外,复合纤维格栅底座,设有凹坑,可安装水管,可帮助散热,而且,流经水管的热水,可利用保温水缸储存,为用户提供热水。
53.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54.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