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991611发布日期:2023-01-17 23: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s1:缆索吊系统的施工:在峡谷的两侧进行主塔(1)、锚固机构的施工,而后在主塔(1)的背侧安装底端连接于锚固机构的主背索(2),并在两个主塔(1)之间安装缆索总成(3);步骤s2:利用缆索吊系统运送物料,进行两个分界墩(4)的施工;施工时在峡谷的缓边坡(5)上同步进行引桥结构的施工,所述引桥结构包括桩基础(6)、引桥承台(7)与引桥梁(8);步骤s3:在缓边坡(5)侧的分界墩(4)的上侧安装扣塔(9);步骤s4:以引桥梁(8)为上料平台,利用缆索吊系统运送物料,分段进行拱圈(10)的浇筑施工,直至拱圈(10)合拢;施工时,每个拱圈段浇筑后,在拱圈段上设置一对首端与其连接的临时扣索(11),并设置一对顶端高度与临时扣索(11)顶端高度一致的背索(12);在缓边坡(5)侧,临时扣索(11)的末端连接于扣塔(9)或分界墩(4),背索(12)的首端连接于扣塔(9)或分界墩(4)、末端与其中一个引桥承台(7)连接;在陡边坡(13)侧,临时扣索(11)的末端连接于分界墩(4)或主塔(1),背索(12)的首端连接于分界墩(4)或主塔(1),当背索(12)连接于分界墩(4)时,背索(12)的末端与岩锚(14)连接;当背索(12)连接于主塔(1)时,背索(12)的末端与锚固机构连接;步骤s5:当各个拱圈段的混凝土强度均达到使用强度时,拆除临时扣索(11)、背索(12)和扣塔(9),并利用缆索吊系统转移扣塔(9);步骤s6:以引桥梁(8)为上料平台,利用缆索吊系统运送物料,在拱圈(10)上施工排架(15);步骤s7:以引桥梁(8)为上料平台,利用缆索吊系统运送物料,在排架(15)的上侧进行拱桥主梁体的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还包括:在陡边坡(13)侧的分界墩(4)的上侧安装扣塔(9);步骤s4中,在陡边坡(13)侧,临时扣索(11)的末端连接于扣塔(9)、分界墩(4)或主塔(1),背索(12)的首端连接于扣塔(9)、分界墩(4)或主塔(1),当背索(12)连接于扣塔(9)或分界墩(4)时,背索(12)的末端与岩锚(1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位于缓边坡(5)侧的临时扣索(11)与扣塔(9)的连接位置的高度、位于缓边坡(5)侧的临时扣索(11)与分界墩(4)的连接位置的高度、位于陡边坡(13)侧的临时扣索(11)与扣塔(9)的连接位置的高度、位于陡边坡(13)侧的临时扣索(11)与分界墩(4)的连接位置的高度、位于陡边坡(13)侧的临时扣索(11)与主塔(1)的连接位置的高度均是根据如下原则来确定的:使得临时扣索(11)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等于17
°
,且使得临时扣索(11)和与其对应的拱圈段的夹角小于等于9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以引桥梁(8)为上料平台,利用缆索吊系统运送物料,在陡边坡(13)上施工短引桥(16);步骤s4中当背索(12)连接于分界墩(4)时,背索(12)末端的连接位置替换为短引桥(16)的其中一个承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还包括如下步骤:以引桥梁(8)为上料平台,利用缆索吊系统运送物料,在陡边坡(13)上施工短引桥(16);步骤s4中当背索(12)连接于分界墩(4)或扣塔(9)时,背索(12)末端的连接位置替换为短引桥(16)的其中一个承台。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桥结构的跨数大于等于二;所述短引桥(16)的跨数小于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机构为复合式锚,所述复合式锚包括锚固平台(17)和若干根固定于锚固平台(17)底部的锚固桩(1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引桥承台(7)的内部、锚固平台(17)的内部、短引桥(16)的承台的内部均预埋有若干根斜向布置的预埋锚索(19),预埋锚索(19)与主背索(2)、预埋锚索(19)与背索(12)均通过锚索连接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对的两个背索(12)分布于引桥梁(8)的两侧。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中拱圈(10)的浇筑施工是自拱圈(10)的两端向拱圈(10)的中心同步、对称施工的;步骤s6中排架(15)的施工、步骤s7中拱桥主梁体的施工均是同步、对称、交替施工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解决了缆索吊的后锚系统施工成本高昂、缆索不能覆盖全桥的问题。一种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施工方法,步骤S1:缆索吊系统的施工;步骤S2:分界墩、引桥结构的施工;步骤S3:在分界墩的上侧安装扣塔;步骤S4:分段进行拱圈的浇筑施工,直至拱圈合拢;步骤S5:拆除临时扣索、背索和扣塔;步骤S6:在拱圈上施工排架;步骤S7:在排架的上侧进行拱桥主梁体的施工。本发明实现了混凝土拱桥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时吊装系统的全桥覆盖,采用重力式锚,利用引桥梁、引桥墩这些永久结构的自重抵抗后锚反力,降低了施工成本,可适用于V形、有引桥的拱桥施工场景。引桥的拱桥施工场景。引桥的拱桥施工场景。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明 申晓平 王星光 王宇 柏文光 魏强 李鹏 马时强 孙伟 谢建华 谢渊 陈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七局集团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3/1/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