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止水带及止水带快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21023发布日期:2023-02-01 03:5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止水带及止水带快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止水带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橡胶止水带及止水带快接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在路桥施工时需要在伸缩缝位置设置止水带,而在施工过程中会根据路面的宽度裁切对应尺寸的止水带,裁切后会有短于路面宽度的止水带,此时需要止水带进行拼接,将拼接后的止水带设置在施工位置处,但现有的止水带对接均通过对齐两个止水带,再通过冷接或热接进行处理,首先在对接过程中端面容易出现交错,导致连接后的止水带表面无法保持平整,其次是对接后的止水带是直接对齐后进行粘接的,连接位置容易粘接不牢,导致断裂或局部密封不严,若在施工完成后出现密封不严而导致漏水发生,操作人员对泄露位置进行维护困难,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出一种橡胶止水带及止水带快接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止水带对齐后通过冷接或热解进行处理后容易出现粘接后端面不平,以及容易出现粘接不牢而导致密封不严的问题。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橡胶止水带,止水带基体中部具有中空的抗变形环部,所述止水带基体前端具有搭接台面、与所述搭接台面连通的卡接槽和位于所述抗变形环部的第一弧形卡槽,所述第一弧形卡槽与所述卡接槽连通,所述止水带基体后端具有与所述搭接台面配合的卡接部和与所述卡接部连接的第一弧形插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伸入相邻所述止水带基体的卡接槽内,所述第一弧形插接部用于伸入所述第一弧形卡槽内,所述卡接槽具有限位凹槽,所述卡接部具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配合设置。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抗变形环部具有第一抗变形环和第二抗变形环,所述第二抗变形环的平展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抗变形环的平展长度,所述第一抗变形环和所述第二抗变形环共同形成中空抗变形空间,所述第一弧形卡槽和所述第一弧形插接部均位于所述第一抗变形环上。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止水带基体前端还具有第二弧形卡槽,所述第二弧形卡槽位于所述第二抗变形环上,所述止水带基体后端还具有第二弧形插接部,所述第二弧形插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抗变形环上,所述第二弧形插接部用于伸入所述第二弧形卡槽内。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止水带基体左右两端具有滑槽,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分别设置在所述止水带基体两端,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导向凸起;挤压件,每个所述基座上下两端具有若干个挤压件,且均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与所述基座上下两端的挤压件螺纹连接,且上端为左旋螺纹,下端为右旋螺纹,所述转动件转动后用于带动上下两端的挤压件相互靠近或远离;压板,所述压板具有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在所述止水带基体的上下两个端面上,且所述压板左右两端均位于所述挤压件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挤压件相互靠近后用于带动两个所述压板相互靠近并挤压所述止水带基体。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接部的端面截面积的由末端向所述止水带基体方向逐渐增大。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止水带基体前后两端均具有预设缝,所述预设缝位于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卡接槽下方,所述预设缝具有若干个连接齿,所述连接齿用于防止所述预设缝两侧的止水带基体分离。
10.止水带快接方法,包括所述的一种橡胶止水带,还包括以下步骤:s1、涂胶:在第一个止水带基体的搭接台面、卡接槽、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二弧形卡槽上均匀涂抹胶粘剂,在第二个止水带基体的卡接部、第一弧形插接部和第二弧形插接部上均与涂抹胶粘剂;s2、拼接:基座和第一个止水带基体通过导向凸起与滑槽配合,基座沿滑槽滑动至拼接位置,将第二个止水带基体与基座配合,同样通过导向凸起与滑槽配合,第二个止水带基体沿基座滑动,使第一个止水带的卡接槽、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二弧形卡槽与第二个止水带的卡接部、第一弧形插接部和第二弧形插接部配合插接;s3、压紧粘结:转动件转动,基座两侧的挤压件相互靠近,带动抵接在止水带基体上下两端的压板相互靠近,挤压拼接位置;s4、拼接完成:转动件逆向转动,基座两侧的挤压件相互远离,基座沿滑槽滑出止水带基体或滑动至下一拼接位置。
1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为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止水带对齐后通过冷接或热解进行处理后容易出现粘接后端面不平,以及容易出现粘接不牢而导致密封不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橡胶止水带,首先为了解决粘结后端面不平的问题,本实施中的卡接部和第一弧形插接部为相互连通的,及两个止水带基体想要拼接时,卡接部和第一弧形插接部可以看做是止水带端部的一个完整插接凸起,整体伸入另一个止水带的卡接槽和第一弧形卡槽内,实现拼接,由于是整体的插接,会增加两个止水带之间的支撑基点,能够有效的避免由于两个止水带直接对接时由于各个部位的受力以及自身重力的不同,形成错位进而导致端面不平整的问题,粘接不牢的问题,通过设置搭接台面以及卡接部和第一弧形插接部形成整体插接凸起的设置,使两个止水带之间的粘接缝隙不是直接贯穿的缝隙,而是具有多个迂回的曲折缝隙,当部分位置出现粘接不牢时,具有更多的粘接面积,有效的避免密封不严的问题,同时能够粘接面积的增加也能使两个止水带基体的整体性更好,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预设缝分割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前端卡接槽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后端卡接部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a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b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的c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2的d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的e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4的f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3的g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的h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2的i部f分割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2的i部f未分割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止水带基体,2、抗变形环部,3、搭接台面,4、卡接槽,5、第一弧形卡槽,6、卡接部,7、第一弧形插接部,8、限位凹槽,9、限位凸起,10、第一抗变形环,11、第二抗变形环,12、第二弧形卡槽,13、第二弧形插接部,14、滑槽,15、压紧组件,16、基座,17、导向凸起,18、挤压件,19、转动件,20、压板,21、预设缝,22、连接齿。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5.如图1~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橡胶止水带,止水带基体1中部具有中空的抗变形环部2,止水带基体1前端具有搭接台面3、与搭接台面3连通的卡接槽4和位于抗变形环部2的第一弧形卡槽5,第一弧形卡槽5与卡接槽4连通,止水带基体1后端具有与搭接台面3配合的卡接部6和与卡接部6连接的第一弧形插接部7,卡接部6用于伸入相邻止水带基体1的卡接槽4内,第一弧形插接部7用于伸入第一弧形卡槽5内,卡接槽4具有限位凹槽8,卡接部6具有限位凸起9,限位凸起9与限位凹槽8配合设置。
16.本实施例中,为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止水带对齐后通过冷接或热解进行处理后容易出现粘接后端面不平,以及容易出现粘接不牢而导致密封不严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橡胶止水带,首先为了解决粘结后端面不平的问题,本实施中的卡接部6和第一弧形插接部7为相互连通的,及两个止水带基体1想要拼接时,卡接部6和第一弧形插接部7可以看做是止水带端部的一个完整插接凸起,整体伸入另一个止水带的卡接槽4和第一弧形卡槽5内,实现拼接,由于是整体的插接,会增加两个止水带之间的支撑基点,能够有效的避免由于两个止水带直接对接时由于各个部位的受力以及自身重力的不同,形成错位进而导致端面不平整的问题,粘接不牢的问题,通过设置搭接台面3以及卡接部6和第一弧形插接部7形成整体插接凸起的设置,使两个止水带之间的粘接缝隙不是直接贯穿的缝隙,而是具有多个迂回的曲
折缝隙,当部分位置出现粘接不牢时,具有更多的粘接面积,有效的避免密封不严的问题,同时能够粘接面积的增加也能使两个止水带基体1的整体性更好,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抗变形环部2具有第一抗变形环10和第二抗变形环11,第二抗变形环11的平展长度大于第一抗变形环10的平展长度,第一抗变形环10和第二抗变形环11共同形成中空抗变形空间,第一弧形卡槽5和第一弧形插接部7均位于第一抗变形环10上。
18.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止水带基体1的抗变形能力,将抗变形环部2设置为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分别具有不同的平展长度,当止水带基体1被变形缝拉扯时,首先平展长度较短的第一抗变形环10首先承受拉扯力,当第一抗变形环10被拉扯变形后,平展长度较长的第二抗变形环11再承受拉扯力,使止水带基体1具有两重保险。
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止水带基体1前端还具有第二弧形卡槽12,第二弧形卡槽12位于第二抗变形环11上,止水带基体1后端还具有第二弧形插接部13,第二弧形插接部13位于第二抗变形环11上,第二弧形插接部13用于伸入第二弧形卡槽12内。
20.本实施例中,而通过上述方案设置后,为了增加拼接时的整体性,再次增设了第二弧形插接部13和第二弧形卡槽12,使连接更稳定。
2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止水带基体1左右两端具有滑槽14,还包括压紧组件15,压紧组件15包括:基座16,基座16分别设置在止水带基体1两端,基座16具有与滑槽14配合的导向凸起17;挤压件18,每个基座16上下两端具有若干个挤压件18,且均滑动设置在基座16上;转动件19,转动件19转动设置在基座16上,与基座16上下两端的挤压件18螺纹连接,且上端为左旋螺纹,下端为右旋螺纹,转动件19转动后用于带动上下两端的挤压件18相互靠近或远离;压板20,压板20具有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在止水带基体1的上下两个端面上,且压板20左右两端均位于挤压件18和基座16之间,挤压件18相互靠近后用于带动两个压板20相互靠近并挤压止水带基体1。
22.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拼接后的两个止水带基体1端面平整,粘接更加紧实,设置了一种压紧组件15,其中滑槽14和导向凸起17均可以为矩形结构,使压板20挤压止水带基体1时,导向凸起17可以在滑槽14内滑动,具有一定的可调节空间,同时为了能够让挤压件18稳定的对压板20施加作用力,可以在基座16上设置了导向部,在加压件上设置导向槽,使导向部和导向槽配合,实现稳定的直上直下作用;由于止水带具有中间的抗变形环部2,直接进行挤压会导致抗变形环部2出现一定的形变,为了保证更好的挤压效果,可以使压板20与止水带基体1的上下端面随型设置,使压板20均匀的抵接在止水带基体1上,同时为了保证抗变形环部2的粘接效果,可以设置支撑杆,将支撑杆伸入抗变形环部2的中空位置,提供给抗变形环部2支撑点,实现更好的粘接效果,压紧组件15方便携带,能够使止水带基体1对接更方便快捷。
2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卡接部6的端面截面积的由末端向止水带基体1方向逐渐增大。
24.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止水带受力不均时粘接位置出现撕裂,使卡接部6与基体连
接处的截面积最大,卡接部6的末端截面积较小,以确保卡接部6与止水带基体1连接的稳定性。
2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止水带基体1前后两端均具有预设缝21,预设缝21位于卡接部6和卡接槽4下方,预设缝21具有若干个连接齿22,连接齿22用于防止预设缝21两侧的止水带基体1分离。
26.本实施例中,当粘接位置出现了多处断裂导致密封不严时,需要对止水带进行修补,为了能够提高修补效率,在止水带的前后两端均设置了预设缝21,预设缝21上的连接齿22牙结构是为了降低预设缝21两侧的止水带基体1分离,预设缝21位于卡接部6的下方,当出现多处断裂时,需要将断裂部分进行去除,通过裁切的方式从第一抗变形环10一侧进行裁切,裁切至预设缝21处后,直接将切除部分取出,并通过涂抹胶粘剂在切割后的端面上,再次粘接修补块,修补块上具有和连接齿22牙配合的槽口,使修补块与止水带粘接后粘接强度更高,通过该方式能够实现快速修补。
27.止水带快接方法,包括的一种橡胶止水带,还包括以下步骤:s1、涂胶:在第一个止水带基体1的搭接台面3、卡接槽4、第一弧形卡槽5和第二弧形卡槽12上均匀涂抹胶粘剂,在第二个止水带基体1的卡接部6、第一弧形插接部7和第二弧形插接部13上均与涂抹胶粘剂;s2、拼接:基座16和第一个止水带基体1通过导向凸起17与滑槽14配合,基座16沿滑槽14滑动至拼接位置,将第二个止水带基体1与基座16配合,同样通过导向凸起17与滑槽14配合,第二个止水带基体1沿基座16滑动,使第一个止水带的卡接槽4、第一弧形卡槽5和第二弧形卡槽12与第二个止水带的卡接部6、第一弧形插接部7和第二弧形插接部13配合插接;s3、压紧粘结:转动件19转动,基座16两侧的挤压件18相互靠近,带动抵接在止水带基体1上下两端的压板20相互靠近,挤压拼接位置;s4、拼接完成:转动件19逆向转动,基座16两侧的挤压件18相互远离,基座16沿滑槽14滑出止水带基体1或滑动至下一拼接位置。
28.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