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用防撞装置

文档序号:32280222发布日期:2022-11-22 23:0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用防撞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用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公路”是指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能行驶汽车的公共道路,公路包括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指的是为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充分发挥道路的作用,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其安全管理通常需要防撞装置对施工现场进行防护,现有的防撞装置通常只能对撞击力进行一次的缓冲,当冲击力过大时防护效果不好,且容易损伤防撞装置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撞击力进行层级缓冲的防撞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用防撞装置,能够对撞击力进行多次的改向和缓冲消抵,层级缓冲结构有利于冲击力的消抵,防撞效果好。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用防撞装置,它包括支撑柱、底板、加强肋、滑动槽、防护块、转动轴、让位槽、固定壳、防撞辊、蜂窝缓冲层、隔音板、瓦楞隔音层、导向弧板、减震球、连接杆、抵撑弹簧、滑动块、复位弹簧、铰接轴和滑动板,所述底板上部中心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沿底板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柱上部设置有防护块和隔音板,所述隔音板位于支撑柱的一侧,所述防护块位于支撑柱的另一侧,所述防护块上从上至下等距开有多个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两端分别向防护块的两侧延伸,所述让位槽的内部设置有蜂窝缓冲层,所述让位槽的口部设置有和让位槽相对应盖合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和蜂窝缓冲层相抵撑,所述固定壳沿让位槽长度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壳内部设置有多个转动轴,多个所述转动轴沿固定壳长度的方向等距排列,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置于固定壳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防撞辊,。
[0005]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上等距设置有多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贯穿支撑柱的两侧,所述滑动槽内部中心设置有可滑动的滑动块,所述滑动槽内部设置有两个可伸缩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槽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环,两个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分别位于滑动块的两侧,且和滑动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支撑柱的两侧,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连接滑动块和限位环,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上通过铰接轴铰接设置有导向弧板,所述导向弧板竖向延伸,所述铰接轴位于导向弧板中部,所述铰接轴处设置有扭转弹簧,能够使得当导向弧板受到撞击时,铰接轴处的扭转弹簧能够进行方向改变从而对冲击力进行二次缓冲,同时配合滑动块和复位弹簧对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缓冲消抵。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弧板的凸面朝向支撑柱,所述导向弧板的凹面上设置有多个
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导向弧板的长度方向等角度设置,所述导向槽内部设置有可伸缩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延伸出导向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上设置有减震球,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和导向槽之间设置有抵撑弹簧,能够通过减震球和连接杆上的抵撑弹簧相配合对冲击力进行缓冲。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和底板之间均设置有若干个加强肋,所述加强肋沿底板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所述滑动槽和加强肋间隔排列,能够通过加强肋增强底部和支撑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08]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板的上部向支撑柱一侧的方向弯曲向上延伸,所述隔音板内部设置有瓦楞隔音层,能够进行隔音处理,功能多样。
[0009]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蜂窝缓冲层、固定壳、防撞辊,能够通过防撞辊对支撑柱上部受到的撞击力进行改向和传递,同时配合蜂窝缓冲层进行缓冲消抵;设置的导向弧板、减震球、抵撑弹簧、滑动块、复位弹簧,能够通过减震球和连接杆上的抵撑弹簧相配合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铰接轴处的扭转弹簧能够进行方向改变从而对冲击力进行二次缓冲,同时配合滑动块和复位弹簧对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缓冲消抵。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001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向弧板的立体结构图。
[0014]
如图所示:1、支撑柱;2、底板;3、加强肋;4、滑动槽;5、防护块;6、转动轴;7、让位槽;8、固定壳;9、防撞辊;10、蜂窝缓冲层;11、隔音板;12、瓦楞隔音层;13、导向弧板;14、减震球;15、连接杆;16、抵撑弹簧;17、滑动块;18、复位弹簧;19、铰接轴;20、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7]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柱1、底板2、加强肋3、滑动槽4、防护块5、转动轴6、让位槽7、固定壳8、防撞辊9、蜂窝缓冲层10、隔音板11、瓦楞隔音层12、导向弧板13、减震球14、连接杆15、抵撑弹簧16、滑动块17、复位弹簧18、铰接轴19和滑动板20,所述底板2上部中心设置有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沿
底板2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柱1的两侧和底板2之间均设置有若干个加强肋3,所述加强肋3沿底板2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能够通过加强肋增强底部和支撑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所述支撑柱1上等距设置有多个滑动槽4,所述滑动槽4和加强肋3间隔排列,所述滑动槽4贯穿支撑柱1的两侧,所述滑动槽4内部中心设置有可滑动的滑动块17,所述滑动槽4内部设置有两个可伸缩的滑动板20,所述滑动槽4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环,两个所述滑动板20的一端分别位于滑动块17的两侧,且和滑动块1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板20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支撑柱1的两侧,所述滑动板20上设置有复位弹簧18,所述复位弹簧18连接滑动块17和限位环,所述滑动板20的另一端上通过铰接轴19铰接设置有导向弧板13,所述导向弧板13竖向延伸,所述铰接轴19位于导向弧板13中部,所述铰接轴19处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导向弧板13的凸面朝向支撑柱1,所述导向弧板13的凹面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导向弧板13的长度方向等角度设置,所述导向槽内部设置有可伸缩的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延伸出导向槽,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上设置有减震球14,所述连接杆15的另一端和导向槽之间设置有抵撑弹簧16,能够通过减震球和连接杆上的抵撑弹簧相配合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铰接轴处的扭转弹簧能够进行方向改变从而对冲击力进行二次缓冲,同时配合滑动块和复位弹簧对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缓冲消抵。所述支撑柱1上部设置有防护块5和隔音板11,所述隔音板11位于支撑柱1的一侧,所述隔音板11的上部向支撑柱1一侧的方向弯曲向上延伸,所述隔音板11内部设置有瓦楞隔音层12,所述防护块5位于支撑柱1的另一侧,所述防护块5上从上至下等距开有多个让位槽7,所述让位槽7的两端分别向防护块5的两侧延伸,所述让位槽7的内部设置有蜂窝缓冲层10,所述让位槽7的口部设置有和让位槽7相对应盖合的固定壳8,所述固定壳8和蜂窝缓冲层10相抵撑,所述固定壳8沿让位槽7长度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壳8内部设置有多个转动轴6,多个所述转动轴6沿固定壳8长度的方向等距排列,所述转动轴6的两端分别置于固定壳8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转动轴6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防撞辊9,能够通过防撞辊对支撑柱上部受到的撞击力进行改向和传递,同时配合蜂窝缓冲层进行缓冲消抵。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防撞辊9对支撑柱1上部受到的撞击力进行改向和传递,同时配合蜂窝缓冲层10进行缓冲消抵;当导向弧板13受到撞击时,减震球14和连接杆15上的抵撑弹簧16相配合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铰接轴19处的扭转弹簧能够进行方向改变从而对冲击力进行二次缓冲,同时配合滑动块17和复位弹簧18对冲击力进行进一步的缓冲消抵。
[0019]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