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悬挑翼缘的多功能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00802发布日期:2022-10-22 04:1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悬挑翼缘的多功能工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悬挑翼缘的多功能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2.随着桥梁建设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应用逐渐增多,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一般都采用梁端单端张拉或梁端两端张拉,需要搭设牢靠且安全的预应力张拉平台。公开号为cn20318812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预应力张拉平台,包括可移动的支撑框架系统、后锚固系统、千斤顶悬挂系统和升降平台系统,上述解决了为预应力施工提供灵活便捷的施工位置等问题,但存在千斤顶以及工作平台位置调节不便的问题,并且现有的工作平台安全性较差,无法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需对其结构进一步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悬挑翼缘的多功能工作平台,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预应力工作平台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悬挑翼缘的多功能工作平台,包括支撑桁架、千斤顶悬挂系统以及工作台:所述支撑桁架的两端悬臂,所述支撑桁架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行走组件,所述支撑桁架两个横梁的内侧均设有第一移动组件,两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之间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通过升降组件与工作台连接;所述滑板的底部还设有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底部与千斤顶悬挂系统连接,所述千斤顶悬挂系统包括电动葫芦和挂钩。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设在支撑桁架两个横梁内侧的滑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板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在滑板底部四周的电动伸缩杆。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工字轨道钢,所述千斤顶悬挂系统与工字轨道钢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还设有与电动伸缩杆可拆卸连接的载物台。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桁架的顶部还设有可拆卸的顶板,所述支撑桁架远离工作台的一侧还设有与底座连接的第一爬梯。
10.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四周设有安全护栏。
11.进一步地,所述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爬梯。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桁架的一侧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抗风钢绳,所述抗风钢绳连接有配重块。
13.进一步地,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设在底座四周的自锁万向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5.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张拉千斤顶在空间内任意方向的移动,便于精确调整张拉千
斤顶的位置,进一步提升了施工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式的工作平台,同时工作平台带有载物台、安全爬梯和安全护栏,便于施工人员施工的同时还可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桁架与桥面之间设置固定装置,提升了工作平台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23.图标:1-支撑桁架,2-底座,3-滑板,4-工作台,5-电动葫芦,6-电动伸缩杆,7-载物台,8-顶板,9-第一爬梯,10-安全护栏,11-第二爬梯,12-抗风钢绳,13-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2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请参看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悬挑翼缘的多功能工作平台,包括支撑桁架1、千斤顶悬挂系统以及工作台4:所述支撑桁架1的两端悬臂,所述支撑桁架1的底部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有行走组件,所述支撑桁架1两个横梁的内侧均设有第一移动组件,两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之间设有滑板3,所述滑板3的底部通过升降组件与工作台4连接;所述滑板3的底部还设有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的底部与千斤顶悬挂系统连接,所述千斤顶悬挂系统包括电动葫芦5和挂钩。
27.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支撑桁架1的两端悬臂为支撑桁架1的顶部的两端向外延伸,通过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升降组件以及千斤顶悬挂系统配合使用,实现对工作台4和千斤顶悬挂系统在空间内任意位置的调节,提升了工作台4的实用性,施工也更加便捷。
28.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设在支撑桁架1两个横梁内侧的滑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板3连接。
29.在上述结构中,所述滑轨的长度应小于支撑桁架1横梁的长度,且所述滑轨的两端封闭,所述滑块可设有多个。
30.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在滑板3底部四周的电动伸缩杆6,所述工作台4一侧的电动伸缩杆6之间设有载物台7,所述载物台7与伸缩杆之间可拆卸连接。
31.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电动伸缩杆6共设有四根,所述电动伸缩杆6均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两部分,电动伸缩杆6的固定杆部分与工作台4连接,其伸缩杆部分与滑板3连接,所述载物台7应设在固定杆上,通过设置载物台7,便于放置和拿取工具。
32.优选的,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工字轨道钢,所述千斤顶悬挂系统与工字轨道钢滑动连接。
33.在上述结构中,所述工字轨道钢设在所述滑板3底部中间位置,所述工字轨道钢的两端还应设有用于限制千斤顶悬挂系统的限位块,还可在工字轨道钢的一侧增设电机,使用电机移动千斤顶悬挂系统。
34.优选的,所述支撑桁架1的顶部还设有可拆卸的顶板8,所述支撑桁架1远离工作台4的一侧还设有与底座2连接的第一爬梯9,所述工作台4的四周设有安全护栏10,所述滑板3的一侧设有第二爬梯11,所述支撑桁架1的一侧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抗风钢绳12,所述抗风钢绳12连接有配重块13,所述行走组件还包括设在底座2四周的自锁万向轮。
35.在上述结构中,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配重块13和抗风钢绳12,可有效防止工作平台侵翻,通过设置护栏,保护操作人员的施工安全,所述护栏设在工作平台的四周,其高度应不低于0.5m,所述可拆卸顶板8可用于防坠物以及防雨水,所述第一爬梯9便于拆卸顶板8,所述第二爬梯11作为安全爬梯,防止工作平台的升降出现故障,施工员无法返回桥面。
3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可以电源模块供电、控制器控制的方式实施,所述电源模块为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千斤顶悬挂系统以及升降组件的电气设备供电,通过控制器与通信模块,实现对电气设备的遥控。
37.工作原理: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将工作平台整体移动至预定位置,将抗风钢绳12与配重块13固定在合适位置,随后工作人员移动至工作平台上,通过电动伸缩杆6调整工作平台的高度,通过滑板3调整工作平台以及张拉千斤顶的水平位置,最后通过千斤顶悬挂系统调整千斤顶的高度即可实现对任意位置的预应力张拉工作;使用结束后,采用上述同样的调节方式即可返回至桥面,在此不进一步进行赘述,若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施工员可通过第二爬梯11回到桥面上。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