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阻尼球形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65377发布日期:2023-03-29 11:3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阻尼球形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阻尼球形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2.弹性阻尼球形减震支座是指盆式橡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减震支座,球形减震支座底板、箱体、弹性钢球、弹簧元件组成,而弹性阻尼是弹性较好较为稳定的一种材料,而球形减震支座是减震支座中较为稳定的一种减震效果较好的一种。
3.在传统的减震支座使用的过程中会有部分局限性,目前传统的减震支座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处不足之处,一是现有的减震支座对于设备有一定的规格要求无法灵活应用,二是传统的减震支座在使用时缺少缓冲设备冲击会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弹性阻尼球形减震支座,通过盖板上的第一滑槽内部左右两侧的滑块实现固定设备的目的,通过盖板上的第二滑槽内部上下两侧的滑块实现固定设备的目的,通过盖板上四个滑块在滑槽内部的相互配合实现固定设备的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阻尼球形减震支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左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底板上侧右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底板上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支柱,所述底板上侧右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底板上侧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支柱,所述底板上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上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侧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盖板上侧中部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左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长度卡扣,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长度卡扣,所述第二滑槽内部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宽度卡扣,所述滑槽内部下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宽度卡扣。
6.通过第一滑槽内部滑块的滑动实现控制距离的目的,从而达到固定支座上侧设备的效果,通过第二滑槽内部滑块的滑动实现控制距离的目的,从而达到固定支座上侧设备的效果,通过第一长度卡扣和第二长度卡扣的滑动实现调节两卡扣之间距离的目的,从而达到固定设备支座上的效果,通过第一宽度卡扣和第二宽度卡扣的滑动实现调节两卡扣之间距离的目的,从而达到固定设备支座上的效果。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滑槽内部滑块的滑动实现限制方位的目的,从而达到限制支座内部零件方位的效果,通过第二限位滑槽内部滑块的滑动实现限制方位的目的,从而达到限制支座内部零件方位的效果,通过第二弹簧支杆实现支撑的目的,从而达到支撑支座内部弹簧零件的效果,通过第一弹簧支杆实现支撑的目的,达到支撑支座内部弹簧零件的效果。
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所述箱体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一压块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消音垫片,所述第二压块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消音
垫片,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弹性钢球。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压块的下压实现使下侧弹簧运转的目的,从而达到使支座内部弹簧零件运转的效果,通过第二压块的下压实现使下侧弹簧运转的目的,从而达到使支座内部弹簧零件运转的效果,通过弹性钢球的运转实现增加减震的目的,从而达到增加减震支座减震的效果。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支柱外侧设置有左阻尼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支柱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支柱,所述第一l形支柱上侧固定连接有盖板。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左阻尼弹簧的伸缩实现卸掉所施加在弹簧上的力的目的,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通过第一l形支柱的下移实现给下侧弹簧施加压力的目的,从而达到将压力传导到弹簧上的效果。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支柱外侧设置有右阻尼弹簧,所述第二弹簧支柱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支柱,所述第二l形支柱上侧固定连接有盖板。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右阻尼弹簧的伸缩实现卸掉所施加在弹簧上的力的目的,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通过第二l形支柱的下移实现给下侧弹簧施加压力的目的,从而达到将压力传导到弹簧上的效果。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形支柱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所述第一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滑槽的内部。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滑块的滑动实现限制方位的目的,从而达到限制支座内部弹簧零件方位的效果,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l形支柱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所述第二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滑槽内部。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限位滑块的滑动实现限制方位的目的,从而达到限制支座内部弹簧零件方位的效果。
1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下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片,所述底板左端上侧设置有左阻尼弹簧,所述底板右端上侧设置有右阻尼弹簧。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垫片的缓冲实现卸掉上方压力的目的,从而达到缓冲的效果,通过左阻尼弹簧和右阻尼弹簧的伸缩实现卸掉上方传导过来压力的目的,达到减震的效果。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盖板上侧的第一滑槽内部左右两侧的第一长度卡扣和第二长度卡扣的相对滑动实现控制两卡扣之间距离的目的,从而达到固定设备的效果,通过盖板上侧的第二滑槽内部上下两侧的第一宽度卡扣和第二宽度卡扣的相对滑动实现控制两卡扣之间距离的目的,从而达到固定设备的效果,通过第一长度卡扣和第二长度卡扣,与第一宽度卡扣和第二宽度卡扣的相互配合实现固定设备的目的。
2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板下侧的缓冲垫片实现缓冲冲击的目的,从而达到缓冲支座所带来的冲击力的效果,通过第一消音垫片和第二消音垫片实现减弱支座在运转中所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弹性阻尼球形减震支座的正视剖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弹性阻尼球形减震支座的零件细节正视剖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阻尼球形减震支座的俯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弹性阻尼球形减震支座的零件细节正视剖视图。
27.图例说明:
28.1、底板;2、左阻尼弹簧;3、第一弹簧支柱;4、第一l形支柱;5、第一消音垫片;6、第一压块;7、箱体;8、盖板;9、弹性钢球;10、第二压块;11、第二消音垫片;12、第二l形支柱;13、第二弹簧支柱;14、右阻尼弹簧;15、缓冲垫片;16、第一限位滑块;17、第一限位滑槽;18、第一长度卡扣;19、第一宽度卡扣;20、第一滑槽;21、第二滑槽;22、第二长度卡扣;23、第二宽度卡扣;24、第二限位滑槽;25、第二限位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弹性阻尼球形减震支座,包括底板1,底板1上侧左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17,通过第一限位滑槽17内部滑块的滑动实现限制方位的目的,从而达到限制支座内部零件方位的效果,底板1上侧右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24,通过第二限位滑槽24内部滑块的滑动实现限制方位的目的,从而达到限制支座内部零件方位的效果,底板1上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支柱3,通过第一弹簧支杆实现支撑的目的,达到支撑支座内部弹簧零件的效果,底板1上侧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支柱13,通过第二弹簧支杆实现支撑的目的,从而达到支撑支座内部弹簧零件的效果,底板1上侧固定连接有箱体7,箱体7上侧固定连接有盖板8,盖板8上侧设置有第一滑槽20,通过第一滑槽20内部滑块的滑动实现控制距离的目的,从而达到固定支座上侧设备的效果,盖板8上侧中部设置有第二滑槽21,通过第二滑槽21内部滑块的滑动实现控制距离的目的,从而达到固定支座上侧设备的效果,第一滑槽20内部左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长度卡扣18,第一滑槽20内部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二长度卡扣22,通过第一长度卡扣18和第二长度卡扣22的滑动实现调节两卡扣之间距离的目的,从而达到固定设备支座上的效果,第二滑槽21内部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宽度卡扣19,滑槽内部下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宽度卡扣23,通过第一宽度卡扣19和第二宽度卡扣23的滑动实现调节两卡扣之间距离的目的,从而达到固定设备支座上的效果。
31.箱体7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压块6,通过第一压块6的下压实现使下侧弹簧运转的目的,从而达到使支座内部弹簧零件运转的效果,箱体7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压块10,通过第二压块10的下压实现使下侧弹簧运转的目的,从而达到使支座内部弹簧零件运转的效果,第一压块6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消音垫片5,第二压块10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消音垫片11,箱体7内部设置有弹性钢球9,通过弹性钢球9的运转实现增加减震的目的,从而达到增加减震支座减震的效果,第一弹簧支柱3外侧设置有左阻尼弹簧2,通过左阻尼弹簧的伸缩
实现卸掉所施加在弹簧上的力的目的,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第一弹簧支柱3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支柱4,通过第一l形支柱4的下移实现给下侧弹簧施加压力的目的,从而达到将力传导到弹簧上的效果,第一l形支柱4上侧固定连接有盖板8,第二弹簧支柱13外侧设置有右阻尼弹簧14,通过右阻尼弹簧14的伸缩实现卸掉所施加在弹簧上的力的目的,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第二弹簧支柱13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支柱12,通过第二l形支柱12的下移实现给下侧弹簧施加压力的目的,从而达到将力传导到弹簧上的效果,第二l形支柱12上侧固定连接有盖板8,第一l形支柱4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16,第一限位滑块16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滑槽17的内部,通过第一限位滑块的滑动实现限制方位的目的,从而达到限制支座内部弹簧零件方位的效果,第二l形支柱12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滑块25,第二限位滑块25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滑槽24内部,通过第二限位滑块25的滑动实现限制方位的目的,从而达到限制支座内部弹簧零件方位的效果,底板1下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片15,通过缓冲垫片15的缓冲实现卸掉上方压力的目的,从而达到缓冲的效果,底板1左端上侧设置有左阻尼弹簧2,底板1右端上侧设置有右阻尼弹簧14,通过左阻尼弹簧和右阻尼弹簧14的伸缩实现卸掉上方传导过来的力的目的,达到减震的效果。
32.工作原理:通过盖板8上侧第一滑槽20内部左右两侧的第一长度卡扣18和第二长度卡扣22的相对滑动,实现控制两卡扣之间距离的目的,达到固定设备的效果,通过盖板8上第二滑槽21内部上下两侧的第一宽度卡扣19第二宽度卡扣23的相对滑动实现控制两卡扣之间距离的目的,达到固定设备的效果,通过四个卡扣的滑动达到固定设备的效果,经过盖板8的下压通过箱体7内部的弹性钢球9的运转实现为设备增加减震的效果,通过盖板8的下压使箱体7两侧的第一压块6和第二压块10向下移动,使第一l形支柱4和第二l形支柱12下移,迫使弹簧伸缩卸掉来自上方的力道,通过第一限位滑块16和第二限位滑块25在第一滑槽20和第二滑槽21内部的滑动实现限制弹簧方位的效果,通过左阻尼弹簧2和右阻尼弹簧11的伸缩来卸掉弹簧上的力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通过底板1下方的缓冲垫片15实现缓冲支座上方设备带来的冲击。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