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4351发布日期:2022-12-28 10:5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极限道路高架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


背景技术:

2.在极限赛道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赛道的功能化需求,其包含高速及极限性能测试区、极端环境测试区和城市交通场景测试区等不同区域划分,而在极限赛道中对于高桥桥侧视项目则需要进行多路段和掉头的测试,但是一般实际桥梁道路中,只存在匝道互通,并无调头平台的设计,而现有的普通汽车测试场中也不存在高架测试项目,由此为了便于高架桥梁测试,且保证测试的不间断性需要进行高架平台的针对性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用以解决测试高架调头平台的设置、平台主体与道路顺接和下部承力支撑等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包含平转台、设置于平转台下方的过梁和圈梁、连接于圈梁下方圈梁墩柱组件以及连接于过梁下方的过梁下墩和过梁基础;
6.所述平转台包含平台主板和连接于平台主板上且位于平台主板外侧的平台护栏,所述平台主板与主路之间连接有平台顺接段;
7.所述平台主板为大半圆形,其圆弧形长度大于半圆的弧度,平台主板的中心向四周倾斜设置且四周高。
8.进一步的,平台顺接段为梯形且两侧边为圆弧形,且在梯形长底边与平台主板顺接,短顶边与辅路顺接。
9.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主板在台顺接段一侧的渐变过渡设置直至与平台顺接段一致均呈水平设置;平台主板在圈梁两侧设置有加厚区段。
10.进一步的,所述过梁一半连接于平台顺接段外侧端,另一半连接于辅路上;所述过梁下方依次连接有过梁下墩、过梁基础和过梁桩基。
11.进一步的,所述过梁分别与平台顺接段和辅路连接处设置有转接支座,所述转接支座为箱梁支座。
12.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主板的圆心处下方设置有球形支座,球形支座中心正对平台主板的圆心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球形支座下方依次连接有球座墩柱、球座基础和球座桩基,所述球形支座下方设置有两个球座墩柱。
14.进一步的,所述圈梁为大半圆环设置,圈梁下方连接有圈梁墩柱组件。
15.进一步的,所述圈梁墩柱组件包含与圈梁连接的圈墩柱和圈墩柱下方连接的圈柱桩基;所述圈梁连接于平台主板外侧下方且与平台主板外侧呈倒l形状。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极限赛道的测试路段进行掉头平台的设置,利于保证车辆在不驶离高架的基础上进行循环测试;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测试平台的坡度和顺接设计,在保证极限赛道的测试功能前提下,更利于掉头和受力;且通过圈梁墩柱组件、球座基础和球座桩基的设置更利于下部承力;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平台顺接段的设置,利于保证平转台与主道路的顺接,使得车辆行驶更为顺畅;通过过梁和圈梁的设置,更利于将平台受力均匀分布。
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1.图1是高架掉头测试平台俯视图;
22.图2是图1中的a-a截面图;
23.图3是图1中的b-b截面图。
24.附图标记:1-平转台、101-平台主板、102-平台护栏、2-平台顺接段、3-过梁、4-圈梁、5-圈梁墩柱组件、51-圈墩柱、52-圈柱桩基、6-球形支座、7-球座墩柱、8-球座基础、9-球座桩基、10-过梁下墩、11-过梁基础、12-过梁桩基。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某极限赛道汽车测试场为例,主要建设内容包含高速及极限性能测试区、极端环境测试区、城市交通场景测试区、乡村交通场景测试区、自动泊车测试区、山路模拟测试区、多功能测试区(虚拟测试广场)、高速匝道场景测试区、极限竞速测试区等。结合运营实际需求,建成同时可测乘用车、商用车(含20吨货车),国内一流的封闭式测试场地。测试系统满足国家封闭式测试场标准规范要求,对标国内顶级测试场,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平行驾驶等先进技术,建设成国内技术最先进、功能最完备,具有自动驾驶测试功能、adas测试功能、v2x测试功能、极限测试功能,国内最先进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系统。
26.为保证测试场内高架桥上汽车掉头的需求,如图1至图3所示,设置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包含平转台1、设置于平转台1下方的过梁3和圈梁4、连接于圈梁4下方圈梁墩柱组件5以及连接于过梁3下方的过梁下墩10和过梁基础11。
27.本实施例中,平转台1包含平台主板101和连接于平台主板101上且位于平台主板101外侧的平台护栏102,所述平台主板101与主路之间连接有平台顺接段2;平台主板101为大半圆形,其圆弧形长度大于半圆的弧度,平台主板101的中心向四周倾斜设置且四周高。
28.本实施例中,平台顺接段2为梯形且两侧边为圆弧形,且在梯形长底边与平台主板101顺接,短顶边与辅路顺接。平台主板101在台顺接段一侧的渐变过渡设置直至与平台顺接段2一致均呈水平设置;平台主板101在圈梁4两侧设置有加厚区段。
29.本实施例中,过梁3一半连接于平台顺接段2外侧端,另一半连接于辅路上;所述过
梁3下方依次连接有过梁下墩10、过梁基础11和过梁桩基12。过梁3分别与平台顺接段2和辅路连接处设置有转接支座,所述转接支座为箱梁支座。
30.本实施例中,平台主板101的圆心处下方设置有球形支座6,球形支座6中心正对平台主板101的圆心设置。球形支座6下方依次连接有球座墩柱7、球座基础8和球座桩基9,所述球形支座6下方设置有两个球座墩柱7。
31.本实施例中,圈梁4为大半圆环设置,圈梁4下方连接有圈梁墩柱组件5。圈梁墩柱组件5包含与圈梁4连接的圈墩柱51和圈墩柱51下方连接的圈柱桩基52;所述圈梁4连接于平台主板101外侧下方且与平台主板101外侧呈倒l形状。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其特征在于,包含平转台(1)、设置于平转台(1)下方的过梁(3)和圈梁(4)、连接于圈梁(4)下方圈梁墩柱组件(5)以及连接于过梁(3)下方的过梁下墩(10)和过梁基础(11);所述平转台(1)包含平台主板(101)和连接于平台主板(101)上且位于平台主板(101)外侧的平台护栏(102),所述平台主板(101)与主路之间连接有平台顺接段(2);所述平台主板(101)为大半圆形,其圆弧形长度大于半圆的弧度,平台主板(101)的中心向四周倾斜设置且四周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其特征在于,平台顺接段(2)为梯形且两侧边为圆弧形,且在梯形长底边与平台主板(101)顺接,短顶边与辅路顺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板(101)在台顺接段一侧的渐变过渡设置直至与平台顺接段(2)一致均呈水平设置;平台主板(101)在圈梁(4)两侧设置有加厚区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梁(3)一半连接于平台顺接段(2)外侧端,另一半连接于辅路上;所述过梁(3)下方依次连接有过梁下墩(10)、过梁基础(11)和过梁桩基(1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梁(3)分别与平台顺接段(2)和辅路连接处设置有转接支座,所述转接支座为箱梁支座。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主板(101)的圆心处下方设置有球形支座(6),球形支座(6)中心正对平台主板(101)的圆心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支座(6)下方依次连接有球座墩柱(7)、球座基础(8)和球座桩基(9),所述球形支座(6)下方设置有两个球座墩柱(7)。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4)为大半圆环设置,圈梁(4)下方连接有圈梁墩柱组件(5)。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墩柱组件(5)包含与圈梁(4)连接的圈墩柱(51)和圈墩柱(51)下方连接的圈柱桩基(52);所述圈梁(4)连接于平台主板(101)外侧下方且与平台主板(101)外侧呈倒l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限赛道高架掉头平台,包含平转台、设置于平转台下方的过梁和圈梁、连接于圈梁下方圈梁墩柱组件以及连接于过梁下方的过梁下墩和过梁基础;平转台包含平台主板和连接于平台主板上且位于平台主板外侧的平台护栏,所述平台主板与主路之间连接有平台顺接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极限赛道的测试路段进行掉头平台的设置,利于保证车辆在不驶离高架的基础上进行循环测试;通过测试平台的坡度和顺接设计,在保证极限赛道的测试功能前提下,更利于掉头和受力;且通过圈梁墩柱组件、球座基础和球座桩基的设置更利于下部承力;通过平台顺接段的设置,利于保证平转台与主道路的顺接。的顺接。的顺接。


技术研发人员:彭龙帆 李诗航 吴培培 马歆雅 唐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9
技术公布日:2022/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