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4082发布日期:2023-02-14 14:0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滚压装置。


背景技术:

2.eco改性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极强的粘结附着力、高强度高韧性等优点,常常被用于路面铺装,尤其是应用在钢桥面的路面铺装。经过近几年研发改进,其在实用性和品质方面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由于eco改性聚氨酯材料的性能与传统沥青差异很大,其铺装工艺和对施工设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3.eco改性聚氨酯材料通常需要在路面摊铺完成后需立刻进行路面的碎石撒布,以使路面的粗糙度达到行车的最佳状态,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目前撒布工作是利用碎石受到的重力,使碎石自由掉落在撒布的路面上被胶料粘住,随后利用碾压设备压平。此类方式虽然能实现对路面的基本摊铺功能,但会受到多种不可避免的因素,从而导致碎石有部分不能很有效的被胶料粘牢,出现撒布不均匀等一些问题,且在一些遇到转角的路段,现有的摊铺设备转弯半径比较大,不能灵活的对边角处进行处理,需要多设备配合,影响整个项目的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布料后均匀碾压且转弯灵活的滚压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滚压装置,包括:
6.主机架,具有用于驱动滚压装置前进或者后退动力源,且主机架上还具有随其前进或者后退同步转动的行走轮,且以滚压装置前进时行走轮的转动方向为正向、滚压装置后退时行走轮的转动方向为反向;
7.压辊,呈筒状,且其延伸方向与主机架的行进方向相交叉,该压辊被布置成能以自身轴线为轴相对主机架转动;
8.差速轮,具有能发生相对转动的内轮和外轮,其中行走轮与所述内轮驱动连接,且该差速轮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压辊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以及
9.传动链,其第一端绕设在所述差速轮之外轮上,另一端绕设在压辊上,并且该传动链能在行走轮的驱动下带动压辊同步转动,且在压辊与行走轮具有速度差的状态下,所述传动链能带动差速轮的外轮与内轮发生相对转动。
10.为了避免行走时对滚压造成干涉,优选地,所述行走轮布置在所述主机架的下方且位于主机架行进方向的旁侧,所述压辊布置在主机架的前侧。
11.为了确保压辊的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机架的前侧在两端均具有向前延伸的支撑座,所述压辊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支撑座上。
12.差速轮与行走轮可以采用多种同步形式,优选地,所述差速轮与行走轮同轴布置。
13.具体地,所述主机架的两侧均具有向前延伸的护板,所述差速轮有两个且布置在
对应护板的外侧,每个护板的外侧还具有与压辊对应端部同轴的从动轮,各所述传动链依次绕设在对应地差速轮和从动轮上。
14.优选地,所述主机架在两个护板之间留有供压辊转动容置的间隔,所述压辊的两端均通过连接座装配在对应的护板上。
15.为了能够主动调节滚压的强度,该滚压装置还包括有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操作手轮和升降杆,所述操作手轮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升降杆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操作手轮上,且其下端能在操作手轮的转动作用下相对支撑座上下移动,所述连接座连接在升降杆的下端并能随升降杆的下端同步上下移动。
16.具体地,各所述连接座具有向上延伸的固定片,各所述升降杆的下端能转动的连接在对应的固定片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滚压装置中,通过在主机架上设置压辊、差速轮和传动链,使主机架行走的动力能够经由差速轮和传动链传递至压辊处,完成对路面的滚压工作,当整个滚压装置转向时,由于差速轮的内外轮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压辊与行走轮之间的速度差就能被差速轮的抵消,从而使压辊具有最小的转弯半径,实现灵活变向。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图1省略部分结构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2.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滚压装置包括主机架1、压辊2、差速轮3和传动链33。其中主机架1具有用于驱动滚压装置前进或者后退动力源,且主机架1上还具有随其前进或者后退同步转动的行走轮11。本实施例中,以滚压装置前进时行走轮11的转动方向为正向,而滚压装置后退时行走轮11的转动方向为反向,上述的压辊2呈筒状,且其延伸方向与主机架1的行进方向相交叉,该压辊2被布置成能以自身轴线为轴相对主机架1转动,具体而言,上述的行走轮11布置在主机架1的下方且位于主机架1行进方向的旁侧,压辊2布置在主机架1的前侧。主机架1的前侧在两端均具有向前延伸的支撑座12,压辊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支撑座12上。
23.本实施例中压辊2的转动是通过传动链33实现动力传递的。行走轮1的动力会首先传递至差速轮3处,本实施例中的差速轮3与行走轮11同轴布置,由于差速轮3具有能发生相对转动的内轮31和外轮32,其中行走轮11与内轮31驱动连接,随后差速轮3处的动力经由传动链33传动至压辊2处,该传动链33的第一端绕设在差速轮3之外轮32上,另一端绕设在压辊2上,并且该传动链33能在行走轮11的驱动下带动压辊2同步转动。
24.由于转向时,压辊2两端的行走的线速度不同,转向的内端和外端会产生速度差,而同侧的压辊2端部与行走轮11之间也会产生速度差,因此本实施例在滚压装置设置了差速轮3,其具有能发生相对转动的内轮31和外轮32,其中内轮31与行走轮11驱动连接,且该
差速轮3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与压辊2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当转向过程中压辊2的内端与行走轮11产生速度差的状态下,传动链33就会带动差速轮3的外轮32与内轮31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抵消掉压辊2与行走轮11之间的速度差。具体而言,在上述主机架1的两侧均具有向前延伸的护板13,差速轮3有两个且布置在对应护板13的外侧,每个护板13的外侧还具有与压辊2对应端部同轴的从动轮14,各传动链33依次绕设在对应地差速轮3和从动轮14上。上述主机架1在两个护板13之间留有供压辊2转动容置的间隔,压辊2的两端均通过连接座15装配在对应的护板13上。整个差速轮3与从动轮14配合实现差速的过程可参考自行车的动力部分,压辊2相当于自行车前侧牙盘,差速轮3相当于自行车的飞轮,由于差速轮3的内部在内轮31和外轮32之间设置有单向排列的棘齿(未示出),因此可以实现动力的正向的单向传动,反向传动时内轮31和外轮32就会产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差速。差速轮3在各领域已有所应用,属于现有结构,其内部棘齿部分的原理不再赘述。本装置中的差速结构虽然借鉴自行车飞轮差速原理,但由于自行车与摊铺装置的部件之间具有较大比例差异,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相应部件进行材质和比例的优化,以满足更高的使用强度需求,从而实现差速轮3在滚压装置中的适配性应用。
25.此外,该滚压装置还包括有升降调节装置4,升降调节装置4包括操作手轮41和升降杆42,操作手轮41设置在支撑座12上,升降杆4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在操作手轮41上,且其下端能在操作手轮41的转动作用下相对支撑座12上下移动,连接座15连接在升降杆42的下端并能随升降杆42的下端同步上下移动。具体地,各连接座15具有向上延伸的固定片151,各升降杆42的下端能转动的连接在对应的固定片151上。
26.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