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7443发布日期:2023-06-08 13:4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工程,具体涉及一种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1、近年高速铁路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覆盖区域广泛,对于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的区域,为了保证线路平顺性和减少列车运行对沿线环境的影响,铁路无法避免出现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情况。当铁路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区等地段,地质断层发生错动时,轨道结构发生跟随性变形造成线路不平顺,需要对线路几何形位进行调整,要求轨道结构型式在横向、纵向和垂向都具备较大的调整量。目前在需要大调整量的地段多采用有砟轨道,而与有砟轨道相比,无砟轨道具有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维修工作少,列车运行时速高等特点。目前轨道交通领域正在运营的无砟轨道仅能在垂向范围内调整,不能实现横向、纵向和垂向三向调整,而且为了方便调整,限位方式设置在轨道板上,降低了轨道板混凝土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包括底座板、减振层和轨道板,所述轨道板的两个横向边部分别设有多个限位凸起,于所述底座板上形成有多个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口朝向轨道中线并且槽腔贯穿所述限位座的顶面;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配置,所述限位凸起插入至对应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座与所述轨道板之间和/或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槽槽底之间具有横向间隙,所述横向间隙通过横向调整层填补;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槽槽壁之间具有纵向间隙,所述纵向间隙通过纵向调整层填补。

3、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横向调整层包括至少一块横向调整垫板,有多块横向调整垫板时,各横向调整垫板沿轨道横向依次叠合。

4、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横向调整层还包括横向橡胶垫板,所述横向橡胶垫板与各横向调整垫板沿轨道横向依次叠合,并且各所述横向调整垫板均位于横向橡胶垫板的靠近轨道中线一侧。

5、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横向调整垫板为不锈钢板、预制混凝土板或高分子材料板。

6、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每一限位座与所述轨道板之间夹设有两组横向调整层并且该两组横向调整层分列于所述限位凸起的纵向两侧。

7、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纵向调整层包括至少一块纵向橡胶垫板,有多块纵向橡胶垫板时,同一纵向调整层的各纵向橡胶垫板沿轨道纵向依次叠合;或者,所述纵向调整层为灌注于对应纵向间隙内的树脂层。

8、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轨道板的两个横向边部上的限位凸起数量相同并且一一相对布置。

9、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减振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夹设有调高层。

10、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调高层包括至少一层调高垫板,有多层调高垫板时,各调高垫板自下而上依次叠合。

11、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减振层为砂浆层。

12、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轨道板边部形成的限位凸起与底座板上形成的限位座配合,可以实现对轨道板的两侧限位,在保证对轨道板限位效果的同时,避免在轨道板板中或板端设置限位孔而导致轨道板结构性能受影响的情况,提高轨道结构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在限位座与限位凸起之间形成横向间隙和纵向间隙,以设置横向调整层和纵向调整层,可以便于轨道板的横向调整和纵向调整,结构简单,安装和调整作业较为方便,能较好地满足轨道结构大调整量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包括底座板、减振层和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的两个横向边部分别设有多个限位凸起,于所述底座板上形成有多个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口朝向轨道中线并且槽腔贯穿所述限位座的顶面;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配置,所述限位凸起插入至对应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座与所述轨道板之间和/或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槽槽底之间具有横向间隙,所述横向间隙通过横向调整层填补;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槽槽壁之间具有纵向间隙,所述纵向间隙通过纵向调整层填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整层包括至少一块横向调整垫板,有多块横向调整垫板时,各横向调整垫板沿轨道横向依次叠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整层还包括横向橡胶垫板,所述横向橡胶垫板与各横向调整垫板沿轨道横向依次叠合,并且各所述横向调整垫板均位于横向橡胶垫板的靠近轨道中线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调整垫板为不锈钢板、预制混凝土板或高分子材料板。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限位座与所述轨道板之间夹设有两组横向调整层并且该两组横向调整层分列于所述限位凸起的纵向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调整层包括至少一块纵向橡胶垫板,有多块纵向橡胶垫板时,同一纵向调整层的各纵向橡胶垫板沿轨道纵向依次叠合;或者,所述纵向调整层为灌注于对应纵向间隙内的树脂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的两个横向边部上的限位凸起数量相同并且一一相对布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层与所述轨道板之间夹设有调高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高层包括至少一层调高垫板,有多层调高垫板时,各调高垫板自下而上依次叠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层为砂浆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侧限位的大调整量无砟轨道结构,其轨道板的两个横向边部分别设有多个限位凸起,底座板上形成有多个具有限位槽的限位座,各限位凸起一一对应地插入至各限位槽内;限位座与轨道板之间和/或限位凸起与限位槽槽底之间具有横向间隙,限位凸起与限位槽槽壁之间具有纵向间隙,横向间隙和纵向间隙分别通过横向调整层和纵向调整层填补。本技术可以实现对轨道板的两侧限位,避免在轨道板板中或板端设置限位孔,提高轨道结构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在限位座与限位凸起之间形成横向间隙和纵向间隙并设置横向调整层和纵向调整层,可以便于轨道板的横向调整和纵向调整,能较好地满足轨道结构大调整量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义,黄伟利,朱彬,杨艳丽,任西冲,张政,易正红,张超永,刘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