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7663发布日期:2023-06-08 13:5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具体是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


背景技术:

1、道路工程是指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同其他任何门类的土木工程一样,道路工程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特性,而在道路施工时,防滑结构也是其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结构。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2122550172.4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该装置通过底座上端设置的防滑,和凸起块,当凸起块受力时,使得凸起块底端对称设置的滑块受力向下运动,凸起块与防滑架形成坡度或角度,增加轮胎与防滑齿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充分与轮胎进行接触摩擦,能够防止汽车在刹车时打滑,起到汽车轮胎防滑作用的问题。

3、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由于该装置直接与路面构成一体化结构,因此在装置受损时,则只能够进行维修而无法更换,并且维修的承办较高,由于轮胎的表面粘连有泥土,在一定时间后,凸起表面会积累大量的泥土,影响到设备的防滑效果。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防滑结构直接与路面构成一体化结构,因此在装置受损时,则只能够进行维修而无法更换,并且维修的承办较高,由于轮胎的表面粘连有泥土,在一定时间后,凸起表面会积累大量的泥土,影响到设备的防滑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包括:

4、安装板,开设于所述安装板四个角内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部的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前端和右侧的连接销板,开设于安装板后端和左侧内部的连接销槽,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顶部中心和前后两端的移动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轨内部的移动组件。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轨内部的固定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轨内部的移动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移动块相对一侧的中心处的安装杆,套接于所述安装杆中心的外表面的转动套,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套顶部的移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板顶部的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弹簧,开设于所述移动板内部的防滑组件。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滑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移动板内部的贯穿槽,固定连接于所述贯穿槽内部的胶垫,开设于胶垫中心的内部的通口,等距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顶部的防滑条,开设于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内部用于排雨水的流通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连接销板和连接销槽组合拼装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相对的两个所述固定块和相对的两个所述移动块为一组,所述固定块和移动块共设置有六组。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贯穿槽的长度大于防滑条的长度,所述防滑条等距分布于安装板的顶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在车辆行驶在装置的顶部时,通过产生的压力使得支撑板的位置下降,通过支撑板的下降使得移动块向远离固定块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和支撑板得以保持平行的状态,避免造成车辆行驶时颠簸。

12、2、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板下降和移动板局部转动后,防滑条则贯穿贯穿槽,并使得防滑条顶部的水平面高于移动板顶部的水平面,从而使得防滑条直接与车辆的底部接触,加大摩擦,起到防滑的作用,并通过胶垫的设置,在胶垫上升归位时,能够将泥土带离防滑条的外表面,从而避免防滑条表面的泥土积累过多,影响到防滑条的防滑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轨(5)内部的固定块(6),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轨(5)内部的移动块(7),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块(6)和所述移动块(7)相对一侧的中心处的安装杆(8),套接于所述安装杆(8)中心的外表面的转动套(9),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套(9)顶部的移动板(10),转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板(10)顶部的支撑板(1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11)底部的弹簧(16),开设于所述移动板(10)内部的防滑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移动板(10)内部的贯穿槽(12),固定连接于所述贯穿槽(12)内部的胶垫(13),开设于胶垫(13)中心的内部的通口(14),等距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防滑条(17),开设于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内部用于排雨水的流通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之间通过连接销板(3)和连接销槽(4)组合拼装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两个所述固定块(6)和相对的两个所述移动块(7)为一组,所述固定块(6)和移动块(7)共设置有六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槽(12)的长度大于防滑条(17)的长度,所述防滑条(17)等距分布于安装板(1)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设计防滑结构,包括:安装板,开设于所述安装板四个角内部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孔内部的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前端和右侧的连接销板,开设于安装板后端和左侧内部的连接销槽,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顶部中心和前后两端的移动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移动轨内部的移动组件。在车辆行驶在装置的顶部时,通过产生的压力使得支撑板的位置下降,通过支撑板的下降使得移动块向远离固定块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和支撑板得以保持平行的状态,避免造成车辆行驶时颠婆。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梅又丹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