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栅栏道闸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1131发布日期:2023-03-04 00:2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栅栏道闸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栅栏道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栅栏道闸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2.道闸又称挡车器,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系统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电动道闸可通过遥控实现闸杆的起落,也可以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实行自动管理状态,入场取卡放行车辆,出场时,收取停车费后自动放行车辆。
3.在现有技术中,道闸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识别不及时或待出行车辆离开不够迅速,而导致拦截杆与待出行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发生,进而致使拦截杆与待出行车辆受损程度较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4.因此,需要一种智能栅栏道闸识别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栅栏道闸识别系统,以提升对拦截杆以及待出行车辆的保护效果的同时,并降低拦截杆与待出行车辆碰撞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栅栏道闸识别系统,包括闸机本体、拦截杆、收缩杆、缓冲保护件以及连接件;
7.所述拦截杆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的一侧;
8.所述收缩杆滑动安装在所述拦截杆上;
9.所述缓冲保护件置于所述拦截杆的内部;
10.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收缩杆与所述缓冲保护件之间;
11.当所述收缩杆受外力沿靠近所述拦截杆方向收缩时,所述连接件控制所述缓冲保护件裸露至所述拦截杆外部,并包裹所述收缩杆。
12.进一步的,所述收缩杆的两端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延伸至所述拦截杆内部,且与所述拦截杆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13.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保护件包括u型滑动板以及气囊;
14.所述u型滑动板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且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
15.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u型滑动板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收缩杆的上方;
16.当所述收缩杆受外力收缩时,所述u型滑动板沿所述收缩杆相反方向移动,使所述气囊裸露至所述拦截杆外部。
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齿轮以及齿条块;
18.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与所述u型滑动板外壁之间;
19.所述齿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以及所述u型滑动板的外壁上,且两个所述齿条块均与所述齿轮啮合;
20.使所述支撑杆滑动时,所述u型滑动板沿相反方向滑动。
21.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收缩杆的横街面积,使所述气囊裸露至所述拦截杆外部并与所述收缩杆相挤压时,所述气囊沿所述收缩杆两侧形变并包裹所述收缩杆。
22.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与所述u型滑动板的内腔顶壁相粘结,使所述气囊的底端中部受外力挤压时沿两侧形变。
2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通过设置收缩杆、缓冲保护件以及连接件,当待出行车辆与收缩杆碰撞时,会驱动收缩杆沿拦截杆内部方向移动收缩,且在连接件的作用下,控制缓冲保护件裸露至拦截杆外部,进而此时缓冲保护件得以将收缩杆包裹起来,并使待出行车辆与拦截杆之间形成一缓冲层,以达到对待出行车辆以及拦截杆保护的目的,降低待出行车辆以及拦截杆碰撞时的受损程度,进而达到降低经济损失的目的。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栅栏道闸识别系统的结构剖视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栅栏道闸识别系统中拦截杆与待出行车辆碰撞时的结构剖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栅栏道闸识别系统中气囊与拦截杆挤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栅栏道闸识别系统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3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栅栏道闸识别系统,包括闸机本体1、拦截杆2、收缩杆3、缓冲保护件4以及连接件5。
31.所述拦截杆2设置在所述闸机本体1的一侧,拦截杆2通过闸机本体1内置的识别驱动件控制进行摆动,以实现对待出行车辆的拦截以及放行,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32.所述收缩杆3滑动安装在所述拦截杆2上,即利用收缩杆3的收缩来对拦截杆2与待出行车辆碰撞前进行预缓冲,以降低拦截杆2与待出行车辆碰撞前所形成的冲击力。
33.需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设置的拦截杆2为橡胶材质。
34.其中,所述缓冲保护件4置于所述拦截杆2的内部;所述连接件5位于所述收缩杆3与所述缓冲保护件4之间。
35.当所述收缩杆3受外力沿靠近所述拦截杆2方向收缩时,所述连接件5控制所述缓冲保护件4裸露至所述拦截杆2外部,并包裹所述收缩杆3。
36.如图2所示,综上所述,即当拦截杆2与待出行车辆碰撞前,收缩杆3率先与待出行
车辆接触,进而在待出行车辆的支撑作用下,收缩杆3沿靠近拦截杆2内部方向收缩,此时,在连接件5的作用下,控制缓冲保护件4裸露,缓冲保护件4将收缩杆3包裹在一起,进而此时拦截杆2与待出行车辆之间形成一由缓冲保护件4与拦截杆2所形成的缓冲层,从而有效降低拦截杆2与待出行车辆之间所形成的碰撞作用力,即完成对拦截杆2以及待出行车辆的保护,有效降低拦截杆2与待出行车辆碰撞所形成的损失。
37.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得收缩杆3可沿指定轨迹滑动至拦截杆2内部。
38.所述收缩杆3的两端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延伸至所述拦截杆2内部,且与所述拦截杆2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即用于收缩杆3与待出行车辆之间的缓冲。
39.请继续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具体的缓冲保护件4,以进一步提升对待出行车辆以及拦截杆2的保护效果。
40.所述缓冲保护件4包括u型滑动板41以及气囊42。
41.所述u型滑动板41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杆6之间,且通过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支撑杆6相连接,所述气囊42设置在所述u型滑动板4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收缩杆3的上方。
42.当所述收缩杆3受外力收缩时,所述u型滑动板41沿所述收缩杆3相反方向移动,使所述气囊42裸露至所述拦截杆2外部,即完成对拦截杆2的包裹,且由于气囊42裸露在拦截杆2的外部,故此时气囊42处于拦截杆2与待出行车辆之间,形成一缓冲层,实现对待出行车辆以及拦截杆2的保护。
43.请继续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具体的连接件5,使收缩杆3在收缩时,控制气囊42的裸露。
44.所述连接件5包括齿轮51以及齿条块52。
45.所述齿轮51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6与所述u型滑动板41外壁之间;所述齿条块52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6以及所述u型滑动板41的外壁上,且两个所述齿条块52均与所述齿轮51啮合;使所述支撑杆6滑动时,所述u型滑动板41沿相反方向滑动,即通过在啮合作用下,使得单侧齿条块52滑动时,牵引所述齿轮51转动,进而驱动另一侧齿条块52沿相反方向滑动,即实现收缩杆3在收缩时,u型滑动板41牵引气囊42沿外侧移动。
46.如图3所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对气囊42的尺寸进一步限定,以使气囊42包裹收缩杆3,形成一个完整的缓冲层。
47.所述气囊42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收缩杆3的横街面积,使所述气囊42裸露至所述拦截杆2外部并与所述收缩杆3相挤压时,所述气囊42沿所述收缩杆3两侧形变并包裹所述收缩杆3,即使得气囊42与收缩杆3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缓冲层,以用于对待出行车辆与拦截杆2的保护。
48.其中,为确保气囊42与收缩杆3挤压过程中,可对收缩杆3两侧壁进行包裹。所述气囊42与所述u型滑动板41的内腔顶壁相粘结,使所述气囊42的底端中部受外力挤压时沿两侧形变。
4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