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篮内模板滑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2864发布日期:2023-08-03 21:5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篮内模板滑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挂篮内模板滑移,尤其涉及一种挂篮内模板滑移系统。


背景技术:

1、悬臂法施工连续梁桥,悬臂节段施工主要采用挂篮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挂篮由主桁系统、底篮系统、行走及锚固系统、模板及调整系统和附属结构(操作平台、爬梯、栏杆等)组成。

2、在挂篮前移内外模板修正或校正后钢筋施工前的过程中,整个内外模板均已经移动出来,内模板正好挡住绑扎底部、腹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竖向筋工序的上部操作空间,造成塔吊吊运此道工序所需材料不能直接到使用部位附近,只能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二次转运。这样会造成此工序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挂篮内模板滑移系统,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挂篮内模板滑移系统,内模板包括顶模板、角模板和侧模板;所述顶模板、角模板和侧模板围成一门字型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内滑梁、托梁、竖带和行走小车;

3、所述内滑梁通过吊杆连接在挂篮上,所述内滑梁上靠近端部位置开有容纳吊杆穿过的吊杆安装孔,且吊杆穿过内滑梁上的吊杆安装孔,底端通过螺母锁紧对内滑梁进行固定;

4、所述行走小车设置在内滑梁上表面上,且行走小车可沿着内滑梁在水平方向移动;

5、所述托梁呈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托梁的上表面顶在内模板的顶模板上,所述托梁的两侧腰顶在内模板的角模板上;所述托梁的下表面与行走小车的上表面连接;

6、所述竖带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且竖带的顶端连接在托梁的侧边上,且竖带可沿着水平方向跟随托梁移动;所述竖带压紧在内模板的侧模板上。

7、进一步的,所述行走小车上设置有与内滑梁上表面贴合的辊轴。

8、进一步的,所述托梁包括一对在水平方向对称设置的托梁单元,且该对托梁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竖带的顶端设置有插接孔,且托梁的端角位置设置有插接块;托梁上的插接块嵌入在竖带顶端的插接孔内实现竖带与托梁的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该内模板的滑移系统,可以将内模板滑移至上一个节段内,这样就不存在此工序上部空间受限的问题;便于后续的绑扎底部、腹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竖向筋工序施工;通过推动行走小车沿着内滑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带动托梁以及与托梁相连的竖带在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整个内模板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挂篮内模板滑移系统,内模板包括顶模板、角模板和侧模板;所述顶模板、角模板和侧模板围成一门字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滑梁、托梁、竖带和行走小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篮内模板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上设置有与内滑梁上表面贴合的辊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篮内模板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包括一对在水平方向对称设置的托梁单元,且该对托梁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篮内模板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带的顶端设置有插接孔,且托梁的端角位置设置有插接块;托梁上的插接块嵌入在竖带顶端的插接孔内实现竖带与托梁的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挂篮内模板滑移系统,内模板包括顶模板、角模板和侧模板;所述顶模板、角模板和侧模板围成一门字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滑梁、托梁、竖带和行走小车;通过该内模板的滑移系统,可以将内模板滑移至上一个节段内,这样就不存在此工序上部空间受限的问题;便于后续的绑扎底部、腹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竖向筋工序施工;通过推动行走小车沿着内滑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带动托梁以及与托梁相连的竖带在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整个内模板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亮,付伦鹏,冒亚颖,黄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玖沐精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