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道路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36668发布日期:2023-04-22 15:4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沥青道路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具体为沥青道路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

2、现有的沥青混凝土道路在设置应急车道时,一般是通过道路划线实现的,这种划线方式辨识度低,一般很难区别出来,使得驾驶员在行驶过程很难发现自己是否在应急车道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沥青道路施工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的沥青混凝土道路在设置应急车道时,一般是通过道路划线实现的,这种划线方式辨识度低,一般很难区别出来,使得驾驶员在行驶过程很难发现自己是否在应急车道上。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路基处理:首先,将路基中的杂质清理干净,将路基中的渣坑进行回土填平,划定施工范围,按设计铺筑宽度标划施工大样线,用石灰标出每台摊铺机行车线,在浇筑沥青之前对路面进行路基建设;

5、s2、路面浇筑:之后,摊铺机对路面浇筑沥青,路面浇筑沥青完成后,利用压路设备对路面进行辊压平整;

6、s3、道路划线:然后,更换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将压路设备开至应急车道上,将更换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装在压辊上,更换后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表面具有纹理,压路设备对应急车道进行辊压平整时,利用更换后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在应急车道上形成较浅的纹路,最后,待道路成型。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路设备包括压路机本体,所述压路机本体上设置有压辊,所述压辊上设置有压板机构。

8、所述压板机构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均设置在压辊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槽腔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槽腔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下压机构,所述第二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槽腔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转动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与插槽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顶出机构。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压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上,所述固定柱远离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动槽中滑动连接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与弹簧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和卡槽,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插槽中,所述卡槽贯穿开设插板的正面上,所述卡槽槽腔的底部呈开口设置,所述卡槽与定位杆之间相适配。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横板和连接槽,所述横板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横板上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套杆,所述连接槽开设在第一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槽与插槽之间连通,所述连接槽与套杆之间相适配,所述套杆的一端设置呈弧面。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凸板,所述凸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性板,所述压辊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性板,所述第二磁性板与第一磁性板的磁极呈相反设置。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板分别与插槽和通槽之间相适配,所述插板一侧的下方设置呈斜面,所述插板一侧的上方设置呈弧面。

14、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了沥青道路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申请通过在压辊上面更换不同的压板机构,实现在在应急车道上形成较浅的纹路,提高道路辨识度,使得驾驶员在行驶过程易发现自己是否在应急车道上,提高了便利性。

17、(2)、本申请通过凸板、第一磁性板、凹槽和第二磁性板的配合使用下,能够使得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固定在压辊上,有利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进行安装。

18、(3)、本申请通过设置顶出机构,通过旋转丝杆,从而使得套杆运动,利用套杆推动插板,使得定位杆与卡槽之间分离,有利于对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进行拆卸。



技术特征:

1.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路设备包括压路机本体(1),所述压路机本体(1)上设置有压辊(2),所述压辊(2)上设置有压板机构(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308)包括固定柱(3081),所述固定柱(3081)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板(307)上,所述固定柱(3081)远离第二连接板(307)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3082),所述活动槽(3082)中固定连接有弹簧(3083),所述活动槽(3082)中滑动连接有下压杆(3084),所述下压杆(3084)与弹簧(308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杆(308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308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13)包括定位杆(3131)和卡槽(3132),所述定位杆(3131)固定连接插槽(304)中,所述卡槽(3132)贯穿开设插板(312)的正面上,所述卡槽(3132)槽腔的底部呈开口设置,所述卡槽(3132)与定位杆(3131)之间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314)包括横板(3141)和连接槽(3142),所述横板(3141)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03)上,所述横板(3141)上转动连接有丝杆(3143),所述丝杆(3143)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套杆(3144),所述连接槽(3142)开设在第一固定板(303)上,所述连接槽(3142)与插槽(304)之间连通,所述连接槽(3142)与套杆(3144)之间相适配,所述套杆(3144)的一端设置呈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301)和第二压板(302)上均固定连接有凸板(4),所述凸板(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磁性板(5),所述压辊(2)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中固定连接有第二磁性板(7),所述第二磁性板(7)与第一磁性板(5)的磁极呈相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道路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312)分别与插槽(304)和通槽(306)之间相适配,所述插板(312)一侧的下方设置呈斜面,所述插板(312)一侧的上方设置呈弧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沥青道路施工方法,所述压板机构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均设置在压辊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槽腔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槽腔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下压机构,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在压辊上面更换不同的压板机构,实现在在应急车道上形成较浅的纹路,提高道路辨识度,使得驾驶员在行驶过程易发现自己是否在应急车道上,提高了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张永乐,於凤军,朱兰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市皖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