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4866发布日期:2023-07-28 04:2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道市政工程,特别是一种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市政工程中,大跨度的钢便桥通常为贝雷桥(bailey bridge,英国人贝雷发明的装配式公路钢桥,采用标准化桁架单元构件及横梁、纵梁、桥面板、桥座和连接件的组装结构),即由贝雷梁组装而成的便桥。跨度较小的钢便桥则由工字钢作为主要受力结构,并在工字钢梁上部满铺钢板满足通行需求。目前,大跨度的钢便桥应用比较成熟,施工速度和工程造价方面认可度都较高。在小跨度的钢便桥应用中,由于便桥结构的复杂性,在施工周期和造价方面都尚有一定的优化空间。例如,在一些管道市政工程中,为埋设管道或进行管道更新,需要对城市道路进行开挖施工,为满足施工期间道路正常通行,需在沟槽上方设置便桥,这样的便桥通常都是小跨度钢便桥。常规的小跨度钢便桥主要由便桥基础、便桥主梁、次梁以及上铺的行车钢板组成。由于便桥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便桥本身的组装及拆卸就占据了不少的施工时间,对施工工期及工程造价都有不小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

2、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3、一种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在沟槽之上的复合波纹钢板,所述复合波纹钢板的左端连接左侧道路结构,所述复合波纹钢板的右端连接右侧道路结构,所述复合波纹钢板包括形成桥面的上平钢板,与所述上平钢板底面相结合的波纹钢板,以及与所述波纹钢板底面相结合的下平钢板。

4、所述上平钢板在所述波纹钢板的波峰面上方形成满铺设置。

5、所述下平钢板包括前支座钢板和后支座钢板,所述前支座钢板和后支座钢板在所述波纹钢板的波谷面下方形成前后间隔设置。

6、所述波纹钢板的左端和右端均为底面上翘结构。

7、所述左侧道路结构的右端面和所述右侧道路结构的左端面均为台肩结构,所述台肩结构的台肩平面上设置有前支座和后支座。

8、所述沟槽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支护结构,所述沟槽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支护结构,沟槽底面设置有下部窄支撑,所述下部窄支撑的左端连接所述左侧支护结构的底部,所述下部窄支撑的右端连接所述右侧支护结构的底部,所述左侧支护结构的上部连接上部宽支撑的左端,所述右侧支护结构的上部连接上部宽支撑的右端。

9、波纹钢板的波距与复合波纹钢板桥跨度成反比,波纹钢板的波高与复合波纹钢板桥跨度成正比。

10、复合波纹钢板桥跨度为2~5米。

11、所述复合波纹钢板为工厂定型预制件。

12、本发明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一种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复合波纹钢板可以重复利用,复合波纹钢板的整体性好,安拆快速便捷,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没有不良影响,属于环境友好型的施工措施。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在沟槽之上的复合波纹钢板,所述复合波纹钢板的左端连接左侧道路结构,所述复合波纹钢板的右端连接右侧道路结构,所述复合波纹钢板包括形成桥面的上平钢板,与所述上平钢板底面相结合的波纹钢板,以及与所述波纹钢板底面相结合的下平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钢板在所述波纹钢板的波峰面上方形成满铺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钢板包括前支座钢板和后支座钢板,所述前支座钢板和后支座钢板在所述波纹钢板的波谷面下方形成前后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钢板的左端和右端均为底面上翘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道路结构的右端面和所述右侧道路结构的左端面均为台肩结构,所述台肩结构的台肩平面上设置有前支座和后支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支护结构,所述沟槽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支护结构,沟槽底面设置有下部窄支撑,所述下部窄支撑的左端连接所述左侧支护结构的底部,所述下部窄支撑的右端连接所述右侧支护结构的底部,所述左侧支护结构的上部连接上部宽支撑的左端,所述右侧支护结构的上部连接上部宽支撑的右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波纹钢板的波距与复合波纹钢板桥跨度成反比,波纹钢板的波高与复合波纹钢板桥跨度成正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复合波纹钢板桥跨度为2~5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波纹钢板为工厂定型预制件。


技术总结
一种复合波纹钢板桥结构,其复合波纹钢板可以重复利用,复合波纹钢板的整体性好,安拆快速便捷,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没有不良影响,属于环境友好型的施工措施,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在沟槽之上的复合波纹钢板,所述复合波纹钢板的左端连接左侧道路结构,所述复合波纹钢板的右端连接右侧道路结构,所述复合波纹钢板包括形成桥面的上平钢板,与所述上平钢板底面相结合的波纹钢板,以及与所述波纹钢板底面相结合的下平钢板。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栋,沈立伟,刘仰鹏,耿海洋,梁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