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80128发布日期:2023-10-08 16:3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因钢箱梁桥具有跨越能力大、便于工业制造、运输安装速度快、能够适应各类场地限制等特点,而得到广泛运用。钢箱梁桥建设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有吊装法、顶推法等其它多种组合法,其中顶推法在跨越江河、峡谷,穿越既有交通线路具有明显优势。在国内外很多桥梁架设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施工工艺成熟。

2、目前很多的钢箱梁顶推施工项目,主线桥下穿轻轨、上跨快速路等既有交通,桥梁纵向坡度大、施工空间非常有限,无搭设满堂支架现浇箱梁场地,交通繁忙,车流量大,无钢箱梁桥直接吊装就位作业空间。传统的钢箱梁顶推法在处理此类施工项目时,存在施工速度慢、较大程度地影响上部轻轨下部快速路等既有交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的钢箱梁顶推法在处理此类施工项目时,存在施工速度慢、较大程度地影响上部轻轨下部快速路等既有交通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包括

3、施工场地准备:安装顶推临时支墩和拼装临时支墩,顶推临时支墩和拼装临时支墩上安装有步履式顶推设备和能够调节高度的支撑结构;若干组顶推临时支墩沿施工方向间隔一定距离依次设置;布置钢箱梁的吊装场地;

4、钢梁箱准备:集中加工钢箱梁,钢箱梁按照图纸分节加工,形成若干钢箱梁段,并在对应的钢箱梁段上增加折线处调平板;将加工好的钢箱梁段运输至施工场地;

5、钢箱梁顶推施工:将钢箱梁段分为多组,将第一组钢箱梁段依次吊装至拼装临时支墩上,待平面位置和高程调整到设计线形后将钢箱梁段进行焊接拼装形成钢箱梁组;各个步履式顶推设备同步将钢箱梁组逐段向前滑移,直至钢箱梁组与拼装临时支墩分离;继续将第二组钢箱梁段依次吊装至拼装临时支墩上,重复上述步骤,并将第二组钢箱梁组与第一组钢箱梁组进行焊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钢箱梁组到达设计位置,并保证所有的钢箱梁组的高度一致;

6、开折线切割及焊接:切割对应的折线处调平板,逐段调整到设计线形后重新施焊;

7、顶推落梁:使用步履式顶推设备和支撑结构配合,调整钢箱梁线形和预拱度,使钢箱梁落至设计标高。

8、进一步,钢箱梁顶推施工步骤中,在第一组钢箱梁组的前端焊接导梁。

9、进一步,开折线切割及焊接的具体步骤为:切割对应位置的折线处调平板,靠近切割处的步履式顶推设备保持不动,远离切割处的步履式顶推设备降低高程,实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形态,得到人字坡钢箱梁,并重新对折线处进行焊接。

10、进一步,每组所述钢箱梁组包括四组钢箱梁段,四组所述钢箱梁段呈“田”字型布置;拼装临时支墩设有三个,每个拼装临时支墩上设有两组顶推临时支墩和拼装临时支墩,三个拼装临时支墩沿施工方向设置;中间的一组拼装临时支墩用于支撑四组钢箱梁段的端部。

11、进一步,所述步履式顶推设备采用步履式千斤顶。

12、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采用垫块或液压千斤顶。

13、进一步,所述折线处调平板为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尖端朝上。

14、进一步,所述折线处调平板的位置根据施工条件进行深化设计,所述施工条件包括钢箱梁长度、临时墩间距和施工位置。

15、进一步,所述折线处调平板为钢板。

16、进一步,远离切割处的步履式顶推设备降低高程具体为:支撑结构先下降一定高度,然后步履式顶推设备再下降至与支撑结构同高度,支撑结构再下降一定高度,步履式顶推设备再下降至与支撑结构同高度,如此循环,直至切割位置的钢箱梁的端面贴合。

17、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8、①在钢箱梁顶推施工工法基础上,运用连续梁变简支梁、简支梁再变连续梁原理,通过调平精确顶推+开折线线形调整焊接达到有限空间条件下人字坡钢箱梁顶推施工的目的,最大限度减少对既有交通线路正常通行的影响。由于钢箱梁竖曲线过大,顶推过程容易打滑,钢箱梁安装时将其调平直,焊接后再顶推,顶推完成后切割折线处调平板,切成喇叭口,调直钢箱梁拱度,再焊接成型。有限空间条件下钢箱梁处于人字坡上,在钢箱梁拼装过程中将钢箱梁分为若干节段,分段处增加折线处调平板,减少整体钢箱梁梁底标高高差,将调平后的钢箱梁临时焊接,通过步履式千斤顶顶推到位,切割提前预留的折线调平板,逐段落梁,落梁采用一边固定、一边下降(也即是支撑结构和步履式顶推设备分别下降),调整至设计线形后重新施焊,最后落梁至设计标高,避免了对既有交通线路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减少了临时支架、桁架等人材机投入,缩短了关键线路施工时间,提高材料利用和周转率,节约施工成本、节省工期。

19、②钢箱梁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为使钢箱梁桥与既有上部交通和上跨段交通线路留出安全净空距离,平面设计为直线型,纵断面为曲线人字坡型,在钢箱梁加工、拼装、顶推过程中将钢箱梁分为几个节段,采取以直代曲减少弯折,降低梁底标高高差,将分段钢梁临时焊接,采用步履式顶推设备顶推到位,切割预留的折线处调平板,逐段调整到设计线形后重新施焊,最后落梁至设计标高。

20、③采用钢箱梁调平精确顶推技术,避免了零星材料、设备掉落风险,减少了人员高空作业时间。

21、④钢箱梁各节段运输、吊装、拼装、焊接是分批次连续循环进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现场人材机投入和窝工。

22、⑤线形调整方法采用控制步履式顶推设备竖向位移、水平位移的方法,实现切割部位对准、对齐,切割折线处调平板后,靠近切割处的步履式顶推设备保持不动,远离切割处的步履式顶推设备降低高程,实现中间高、两头低,人字坡钢箱梁调整到位。

23、⑥折线处调平板创新采用以直代曲思想,增加处三角板的底板为直线,减小了顶推风险,增加了施工效率,同时切割后满足人字坡钢箱梁线形要求。

24、⑦增加、切割三角板的位置可根据钢箱梁长度、临时墩间距、施工位置等条件进行深化设计,尤其是针对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等,具有明显安全、质量、经济等优势。



技术特征:

1.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箱梁顶推施工步骤中,在第一组钢箱梁组的前端焊接导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开折线切割及焊接的具体步骤为:切割对应的折线处调平板,靠近切割处的步履式顶推设备保持不动,远离切割处的步履式顶推设备降低高程,实现中间高两头低的形态,得到人字坡钢箱梁,并重新对折线处进行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钢箱梁组包括四组钢箱梁段,四组所述钢箱梁段呈“田”字型布置;拼装临时支墩设有三个,每个拼装临时支墩上设有两组顶推临时支墩和拼装临时支墩,三个拼装临时支墩沿施工方向设置;中间的一组拼装临时支墩用于支撑四组钢箱梁段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履式顶推设备采用步履式千斤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采用垫块或液压千斤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处调平板为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尖端朝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处调平板的位置根据施工条件进行深化设计,所述施工条件包括钢箱梁长度、临时墩间距和施工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处调平板为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远离切割处的步履式顶推设备降低高程具体为:支撑结构先下降一定高度,然后步履式顶推设备再下降至与支撑结构同高度,支撑结构再下降一定高度,步履式顶推设备再下降至与支撑结构同高度,如此循环,直至切割位置的钢箱梁的端面贴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下穿上跨既有交通线路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调整施工方法,在钢箱梁顶推施工工法基础上,运用连续梁变简支梁、简支梁再变连续梁原理,通过调平精确顶推+开折线线形调整焊接达到有限空间条件下人字坡钢箱梁顶推施工的目的,最大限度减少对既有交通线路正常通行的影响。有限空间条件下钢箱梁处于人字坡上,在钢箱梁拼装过程中将钢箱梁分为若干节段,分段处增加折线处调平板,减少梁底标高高差,将调平后的钢箱梁临时焊接,顶推到位后切割折线处调平板,逐段调整至设计线形后重新施焊,最后落梁至设计标高,减少了临时支架、桁架等人材机投入,缩短了关键线路施工时间,提高材料利用和周转率。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飞,张微晓,谭芝文,熊斌,虞志钢,杨俊强,陈璜,王君山,马明,杨继东,邱琼,戴亦军,邱绍彬,詹志坚,罗晨,万雅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