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20309发布日期:2023-12-20 08:5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铁换枕,尤其涉及一种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


背景技术:

1、高铁提质改造工程涉及到换枕任务,全路首次高铁大列换枕需在80个天窗内将近6.9万根iiia型轨枕更换成iiic型轨枕,线路长达40公里,高铁换枕施工环节多,参与作业大型养路机械总换长达600余米,工务、电务、供电、车务等多系统联合作战;作业标准高,连续夜间近400分钟天窗、四线并行,工完料清压力大,线路设有挡碴墙、石碴多,线路落道降高难,大量电容电气枕需要精准对位更换,更换枕木后的线路质量平均动态tqi值2.3,面临无经验可借鉴,换枕、放散、焊联一体化作业组织难度大,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和线路质量,实现达速的目标,给从未开展高铁大修施工来说带来极大挑战和考验。

2、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3、1.现有普铁换枕施工技术经验,和高铁技术标准和要求均有一定差距。

4、2.普铁作业基本允许速度均低于140km/h,对线路质量要求未达到高铁给标准,高铁换枕将存在施工难度大的特点。

5、3.现有施工工序少,且对施工质量要求较低。

6、4.现有技术无法满足高铁精准对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普铁换枕施工技术经验,和高铁技术标准和要求均有一定差距等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前整备步骤,步骤一具体包括:设备保养及标定工作和基地枕木装载方案及扣配件准备工作。步骤二、换枕施工准备步骤,步骤二具体包括进工作门流水作业工作、人员走行工作和分组作业工作。步骤三、大列换枕作业步骤,步骤三具体包括工程车对位及停电确认工作、大列作业工作、扣配件安装及枕间距复核工作、大机准入工作、配砟车作业工作和实施过程写实工作。步骤四、放散焊连及精测精调步骤,步骤四具体包括应力放散工作、移动闪光焊联工作和精测精调工作。步骤五、精捣作业步骤,步骤五具体包括提供测量数据工作、精捣数据预审工作、制作数据方案工作、精捣数据导入建立“人机网”工作和起道沉降系数计算工作。步骤六、线路开通步骤,步骤六具体包括切出轨缝控制工作、线路开通检查确认工作、工程车返回工作和人员机具下道工作。

3、进一步,基地枕木装载方案及扣配件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安排专人对次日施工地段进行线路调查,确认电容枕或电气枕数量、具体位置和朝向。技术组复核调查数据后将现场特殊枕木统计反馈给工班,工班根据特殊枕木的调查情况制定枕木装载方案,并安排专人对枕木装载过程进行监控,严格按照装载方案进行装车,并按“两纵两横”要求进行捆扎。用红色油漆对特殊枕木做好标记,以便在换枕过程中提前调整,实现枕木更换精准对位。装新枕木螺杆统一安装高度为85mm,安装螺杆要保证螺帽六角边其中任意一个边与钢轨纵向平行。

4、进一步,分组作业工作具体包括分为龙口组、扣件组和排障组。龙口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对切入龙口位置选择、清理切入口位置、切入口锯轨并在锯口处上夹板、切出口边坡及道心石砟清理和对切出龙口位置选择。扣件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切入口前300m的线路取扣件,后300m只取出螺母和平垫圈,保留弹条扣件不动,安排人员在大修列车wes下方拆取。排障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清理枕木外侧障碍和过桥梁时根据桥缝尺寸制作l型板,安排专人铺设l型板。

5、进一步,扣配件安装及枕间距复核工作具体包括检查电动扳手电量及扭矩设定值,在换枕时安排专人使用扭矩扳手复核扣件扣压力。制作标准卡尺,安排专人测量各轨枕间距。

6、进一步,应力放散工作具体包括最后一组大机通过当天大列换枕龙口后,在作业地点两端设置防护并组织施工,用螺栓松紧机由起点向终点拆除所有扣件,在轨道中间位置安装撞轨器进行撞轨,使钢轨处于无应力状态。

7、进一步,移动闪光焊联工作具体包括对线路进行封锁,移动焊轨车组到达施工地点前,由除锈打磨人员从进入施工地点的第一对经过应力放散工作的钢轨待焊接头开始,依次对待焊接的钢轨进行焊前除锈打磨,已经除锈打磨处理的钢轨,再进行焊接工作。

8、进一步,精测精调工作具体包括使用轨道检查仪检查验收轨道,作业前对轨道进行一次检测,作业后第二日进行第二次检测,对比两次检测结果,对达不到作业质量要求的处所进行返工。

9、进一步,提供测量数据工作具体包括提供cpiiii桩点号、里程、设计高程、实测高程、高程偏差值,平面偏差、实测超高和设计超高。精捣数据预审工作具体包括将提供测量数据工作的数据在excel表中将高程偏差值和平面偏差值利用折线图展示出来,定好基准值。

10、进一步,制作数据方案工作具体包括使用精捣数据预审工作定好的基准值,将高程偏差值分给两台捣固车进行作业,利用拉坡公式增加或者减少预留值,控制起道量。

11、进一步,精捣数据导入建立“人机网”工作具体包括统一精捣方案数据中的单位在excel中从左至右依次排序为里程单位为m、拨道量单位为m、起道量单位为m、序号用cpiii桩点号。在alc中建立ver格式文件、将excel的数据复制到记事本的文档中进行数据转换和用alc将转换的数据打开进行验证,实现“人机网”的数据导入。起道沉降系数计算工作具体包括统计分析,找出修正系数的正态分布情况。

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一是为高铁大修提供遵循。客专大列换枕施工为全路首次高铁营业线机械化换枕施工作业,具有施工结合部多、质量标准高、工期长等诸多特点,施工组织难度大、工艺复杂、安全风险高,该施工工法实施运用,集合了“大列换枕、机械配砟、应力放散、闪光焊联、轨距精调和大机精捣”等六项关键技术,为全路同类大修施工积累有益经验,同时也将为客专提质改造后续其他施工运输调整创造条件。二是线路质量大幅提高。下行上行大列换枕后静态平均tqi值为4.73,精捣后静态平均tqi值为1.98,动态tqi由换枕2.95优化至2.21;下行大列换枕后静态平均tqi值为5.25,精捣后静态平均tqi值为1.89,动态tqi由换枕2.9优化至2.11。均优于现有技术的质量目标。三是施工效率大幅提升。上下行共用换枕天窗54天,较原计划70个换枕,减少了施工天窗16天;施工日进度由420米逐步提升至1300米。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前整备步骤,所述步骤一具体包括:设备保养及标定工作和基地枕木装载方案及扣配件准备工作;步骤二、换枕施工准备步骤,所述步骤二具体包括进工作门流水作业工作、人员走行工作和分组作业工作;步骤三、大列换枕作业步骤,所述步骤三具体包括工程车对位及停电确认工作、大列作业工作、扣配件安装及枕间距复核工作、大机准入工作、配砟车作业工作和实施过程写实工作;步骤四、放散焊连及精测精调步骤,所述步骤四具体包括应力放散工作、移动闪光焊联工作和精测精调工作;步骤五、精捣作业步骤,所述步骤五具体包括提供测量数据工作、精捣数据预审工作、制作数据方案工作、精捣数据导入建立“人机网”工作和起道沉降系数计算工作;步骤六、线路开通步骤,所述步骤六具体包括切出轨缝控制工作、线路开通检查确认工作、工程车返回工作和人员机具下道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地枕木装载方案及扣配件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安排专人对次日施工地段进行线路调查,确认电容枕或电气枕数量、具体位置和朝向;技术组复核调查数据后将现场特殊枕木统计反馈给工班,工班根据特殊枕木的调查情况制定枕木装载方案,并安排专人对枕木装载过程进行监控,严格按照装载方案进行装车,并按“两纵两横”要求进行捆扎;用红色油漆对特殊枕木做好标记,以便在换枕过程中提前调整,实现枕木更换精准对位;装新枕木螺杆统一安装高度为85mm,安装螺杆要保证螺帽六角边其中任意一个边与钢轨纵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作业工作具体包括分为龙口组、扣件组和排障组;所述龙口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对切入龙口位置选择、清理切入口位置、切入口锯轨并在锯口处上夹板、切出口边坡及道心石砟清理和对切出龙口位置选择;所述扣件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切入口前300m的线路取扣件,后300m只取出螺母和平垫圈,保留弹条扣件不动,安排人员在大修列车wes下方拆取;所述排障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清理枕木外侧障碍和过桥梁时根据桥缝尺寸制作l型板,安排专人铺设l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配件安装及枕间距复核工作具体包括检查电动扳手电量及扭矩设定值,在换枕时安排专人使用扭矩扳手复核扣件扣压力;制作标准卡尺,安排专人测量各轨枕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放散工作具体包括最后一组大机通过当天大列换枕龙口后,在作业地点两端设置防护并组织施工,用螺栓松紧机由起点向终点拆除所有扣件,在轨道中间位置安装撞轨器进行撞轨,使钢轨处于无应力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闪光焊联工作具体包括对线路进行封锁,移动焊轨车组到达施工地点前,由除锈打磨人员从进入施工地点的第一对经过所述应力放散工作的钢轨待焊接头开始,依次对待焊接的钢轨进行焊前除锈打磨,已经除锈打磨处理的钢轨,再进行焊接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测精调工作具体包括使用轨道检查仪检查验收轨道,作业前对轨道进行一次检测,作业后第二日进行第二次检测,对比两次检测结果,对达不到作业质量要求的处所进行返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供测量数据工作具体包括提供cpiiii桩点号、里程、设计高程、实测高程、高程偏差值,平面偏差、实测超高和设计超高;所述精捣数据预审工作具体包括将所述提供测量数据工作的数据在excel表中将高程偏差值和平面偏差值利用折线图展示出来,定好基准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数据方案工作具体包括使用所述精捣数据预审工作定好的基准值,将高程偏差值分给两台捣固车进行作业,利用拉坡公式增加或者减少预留值,控制起道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捣数据导入建立“人机网”工作具体包括统一精捣方案数据中的单位在excel中从左至右依次排序为里程单位为m、拨道量单位为m、起道量单位为m、序号用cpiii桩点号;在alc中建立ver格式文件、将excel的数据复制到记事本的文档中进行数据转换和用alc将转换的数据打开进行验证,实现“人机网”的数据导入;所述起道沉降系数计算工作具体包括统计分析,找出修正系数的正态分布情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高铁换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铁一体化精准换枕法,包步骤一、施工前整备步骤,步骤二、换枕施工准备步骤,步骤三、大列换枕作业步骤,步骤四、放散焊连及精测精调步骤,步骤五、精捣作业步骤,步骤六、线路开通步骤。客专大列换枕施工为全路首次高铁营业线机械化换枕施工作业,具有施工结合部多、质量标准高、工期长等诸多特点,施工组织难度大、工艺复杂、安全风险高,该施工工法实施运用,集合了“大列换枕、机械配砟、应力放散、闪光焊联、轨距精调和大机精捣”等六项关键技术,为全路同类大修施工积累有益经验,同时也将为客专提质改造后续其他施工运输调整创造条件。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刘兴平,陈圻烽,吴燕星,肖朝华,周传品,李云,李文强,李曦,陈位吉,甘甜,武文彪,林义,韩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