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1867发布日期:2023-09-24 08:0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道路沥青,具体为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用于铺筑道路的沥青,以适当性质的原油经常减压蒸馏获得,也可以减压渣油经浅度氧化或丙烷脱沥青工艺后而得,还可以采用不同延度和针入度级别的沥青调和配制而制得,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热稳定性、持久的粘附性、弹塑性、电绝缘性及抗水性,适用于铺筑中,轻交通量道路沥青路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道路沥青因为其优良的使用性能,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2、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沥青在加热过程中内部的搅拌桨机构简单,不能使内部沥青充分搅拌混合,导致装置的加热效率变慢,同时加热装置使用过程中还易出现沥青挂壁的情况,需要人为清理,降低了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解决了现今存在的装置不能使内部沥青充分搅拌混合,导致装置的加热效率变慢和易出现沥青挂壁的情况,需要人为清理,降低了加热装置使用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包括沥青罐,所述沥青罐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沥青罐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沥青罐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沥青罐的内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上端连接有限位齿板,所述限位齿板的一侧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沥青罐的上端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盖板的中心处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中心处设置有套件,所述套件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蜗杆,所述套件的中心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蜗杆,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处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中心处连接有与搅拌桨相连接的搅拌电机。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齿轮的下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限位齿板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驱动齿轮与限位齿板活动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板的形状为“l”字形,所述刮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刮板呈中心对称分布在限位齿板的下端。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件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尺寸与转轴的直径尺寸相匹配。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蜗杆、第二蜗杆均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活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连接轴与搅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贯穿套件的两侧,所述连接轴与套件活动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通过设置支架、套件、第一蜗轮、第二蜗轮、搅拌电机和连接轴,能够实现在沥青加热过程中对内部沥青进行搅拌作用,且改进后的搅拌桨能够实现在沥青罐内部转动活动,提高了内部搅拌桨与沥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内部沥青与热量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

11、2、该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通过设置刮板、限位齿板和驱动齿板,能够实现沥青在加热过程中对挂在内壁沥青的刮除作用,放置沥青在加热过程中出现挂壁的情况,不需要人为清理,且提高了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包括沥青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罐(1)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板(2),所述沥青罐(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3),所述沥青罐(1)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4),所述沥青罐(1)的内侧设置有刮板(5),所述刮板(5)的上端连接有限位齿板(6),所述限位齿板(6)的一侧设置有驱动齿轮(7),所述沥青罐(1)的上端设置有盖板(9),所述盖板(9)的上端连接有电动推杆(8),所述盖板(9)的中心处连接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中心处设置有套件(11),所述套件(11)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蜗轮(12),所述第一蜗轮(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蜗杆(13),所述套件(11)的中心处设置有转轴(14),所述转轴(14)的上端连接有第二蜗轮(15),所述第二蜗轮(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蜗杆(16),所述转轴(14)的下端连接有第一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18),所述第二齿轮(18)的中心处连接有连接轴(20),所述连接轴(20)的中心处连接有与搅拌桨(3)相连接的搅拌电机(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7)的下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限位齿板(6)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驱动齿轮(7)与限位齿板(6)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5)的形状为“l”字形,所述刮板(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刮板(5)呈中心对称分布在限位齿板(6)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11)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尺寸与转轴(14)的直径尺寸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13)、第二蜗杆(16)均通过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蜗杆(13)与第一蜗轮(1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蜗杆(16)与第二蜗轮(15)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8)通过连接轴(20)与搅拌电机(1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8)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0)贯穿套件(11)的两侧,所述连接轴(20)与套件(11)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道路沥青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道路沥青即时加热装置,包括沥青罐,所述沥青罐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沥青罐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所述沥青罐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架、套件、第一蜗轮、第二蜗轮、搅拌电机、连接轴、刮板、限位齿板和驱动齿板,能够实现在沥青加热过程中对内部沥青进行搅拌作用,且改进后的搅拌桨能够实现在沥青罐内部转动活动,提高了内部搅拌桨与沥青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内部沥青与热量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同时能够实现沥青在加热过程中对挂在内壁沥青的刮除作用,放置沥青在加热过程中出现挂壁的情况,不需要人为清理,且提高了加热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关宏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泓睿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