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94204发布日期:2023-07-25 20:0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属于梯形轨枕道床施工。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为了减轻振动及噪声对轨道交通沿线建筑物的影响,梯形轨枕道床被广泛的采用。梯形轨枕道床形式采用中心水沟,水沟两侧为基座。基座标高应当相对于预应力纵梁顶端具有固定的相对距离。

2、在梯形轨枕道床施工过程中,基座通常是现场浇筑而成。传统施工方法主要为作业工人凭借观察及经验来控制基座标高及平整度。种施工方法主要弊端是人为主观影响因素大,准确度低,依赖操作工人熟练成度;此外这种施工方法劳动强大度、工作效率低、耗时费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测量、控制基座标高相对于预应力纵梁顶端固定相对距离的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 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包括:定距件、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和挡板;

4、所述定距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三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部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三部件均与所述第二部件垂直,所述第一部件位于所述第二部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

5、所述第一刮板,竖直设置,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所述第一刮板具有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三部件的底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刮板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的一面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刻度;

6、所述第二刮板,水平设置,位于所述第三部件的下方,与所述第三部件连接,与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与所述第一刮板垂直;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第三部件连接的一面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刻度;

7、所述挡板,竖直设置,其相邻两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三部件连接。

8、所述第一刮板背对所述第二部件的一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刮板背对所述第三部件的一面为平面。

9、所述第一刮板与所述第二刮板接触。

10、所述第一刮板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连接位置将所述第一刮板均分;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第三部件的连接位置将所述第二刮板均分。

11、所述第二刮板沿所述第三部件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三部件的长度。

12、所述第一刮板的顶端与所述挡板的顶端持平。

13、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均可以呈细长圆柱形状。

14、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还可以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部件的上部、所述第三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握持部下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刻度。

15、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还可以包括防磨板;所述防磨板,水平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上方,连接于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握持部之间,其底表面与所述挡板顶端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标高平整度控制效果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设置有刻度及刮板;使用时只需要将其放置于形轨枕道床与基座之间,即可通过读取刻度及其左右移动以准确控制基座标高及平整度;解决了凭借作业工人观察及经验来控制基座标高及平整度,主观影响因素大、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基座标高控制效果提高较大,提升施工水平。

18、工作效率高。传统施工不利用此装置时,工人为了基座标高达到技术要求,施工时利用抹子反复进行调整标高及整体平整度收面调整,导致施工效率低,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后可高效量测出标高情况,高效的使基座标高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19、经济效果好。传统施工时,标高过高埋住减振垫为后期减震垫的更换提高难度,又防止标高过低造成预应力纵梁下方出现空吊现象影响减振效果,在运营后加大了纵梁断裂概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可避免因基座标高问题导致后期道床问题整改的成本支出。



技术特征:

1.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板背对所述第二部件的一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刮板背对所述第三部件的一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板与所述第二刮板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板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连接位置将所述第一刮板均分;所述第二刮板与所述第三部件的连接位置将所述第二刮板均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刮板沿所述第三部件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三部件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板的顶端与所述挡板的顶端持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部件的上部、所述第三部件的另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下部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刻度,该刻度与所述第一刮板上的刻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磨板;所述防磨板,水平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上方,连接于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握持部之间,其底表面与所述挡板顶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均呈细长圆柱形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梯形轨枕道床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梯形轨枕道床水沟两侧基座标高控制刮尺;包括:定距件、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和挡板;定距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第二部件竖直设置、其两端分别与第一部件、第三部件连接;第一刮板,竖直设置,与第二部件连接;第一刮板设置有刻度;第二刮板,水平设置,位于第三部件的下方,与第三部件连接,与第一刮板垂直;第二刮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刻度;挡板,竖直设置,其相邻两边缘分别与第二部件、第三部件连接。使用时只需要将其放置于形轨枕道床与基座之间,通过读取刻度及其左右移动控制基座标高及平整度;解决了凭借作业工人观察及经验来控制基座标高及平整度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强,李洪江,马俊尧,张哲,高士亮,王澈,初秀峰,李宗田,袁增辉,李垚,沈晓宇,杨绪磊,刘振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