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高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9469发布日期:2023-09-20 19:1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高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通安全设备,具体为一种限高杆。


背景技术:

1、为了维持交通秩序,避免造成交通拥堵以及道路损坏,在一些市政道路或者社区门口,经常会看到有设置限高杆,现有的限高杆一般采用钢制框架横跨在道路的两侧,中间设有对车辆限制的横梁,大多数限高杆框架基本为固定结构设置,限高也基本固定,当在特殊情况下,有紧急任务的车辆执行任务需通过时,由于车高不能通过限高杆,而固定安装的限高杆又不能及时拆除,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授权公告号为cn21737868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限高杆,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道路两侧的立柱以及固定在两个立柱之间的横梁,两个立柱之间还设置有位于横梁下方的限高梁,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带动通过扣合件安装在两个立柱之间的限高梁进行纵向移动,从而能够方便的调整限高梁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进而满足特殊任务车辆执行任务时能够及时通过限高杆。该专利中,虽设置了可纵向移动的限高梁,但横梁的高度仍然限制了车辆通行高度,而横梁的高度若设置的太高,则存在难以维持稳定性的问题,因此该专利限高调节范围有限,在应对不同高度车辆通过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高杆,解决了现今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限高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插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限高梁,所述限高梁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警示牌,所述底座的内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立柱的底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槽内,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柱,所述转动槽的内侧底部开设有紧固槽,所述紧固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与复位柱固定连接的底柱。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挡块,所述限位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挡块可接触的限位块。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柱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底座的外侧开设有与转动槽连通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限位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可对齐,所述贯穿孔的内侧插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插接进限位孔的内侧,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的外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存放孔,所述存放孔的尺寸与定位杆吻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位柱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表面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槽的内侧,所述转动槽的内侧面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滑动块固接,所述滑动块与复位槽的内侧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的表面且位于限高梁的下方固定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高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一种限高杆,通过转动立柱在转动槽内转动,带动限高梁转动,立柱通过限位柱与复位柱带动底柱在紧固槽内转动,提高了立柱转动的稳定性,如此采用转动的方式解除限高,放行较高的车辆,完全解除了限高梁对车辆高度的限制,提高设备使用的适用性与便捷性。

10、2、该一种限高杆,转动立柱通过限位柱带动复位柱转动,随后牵引绳会缠绕在环形槽外侧并拉动滑动块在复位槽内滑动,同时复位弹簧被拉伸,车辆放行完成后,松开立柱,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滑动块复位,同时通过牵引绳与复位柱带动立柱复位,进而带动限高梁复位,实现限高梁的自动复位,提高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限高杆,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转动插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限高梁(3),所述限高梁(3)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警示牌(4),所述底座(1)的内侧开设有转动槽(18),所述立柱(2)的底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槽(18)内,所述立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柱(10),所述转动槽(18)的内侧底部开设有紧固槽(12),所述紧固槽(1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与复位柱(10)固定连接的底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1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挡块(19),所述限位柱(9)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挡块(19)可接触的限位块(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9)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孔(8),所述底座(1)的外侧开设有与转动槽(18)连通的贯穿孔(21),所述贯穿孔(21)与限位孔(8)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可对齐,所述贯穿孔(21)的内侧插接有定位杆(7),所述定位杆(7)的一端插接进限位孔(8)的内侧,所述定位杆(7)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限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存放孔(6),所述存放孔(6)的尺寸与定位杆(7)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柱(10)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的表面缠绕有牵引绳(14),所述牵引绳(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环形槽(11)的内侧,所述转动槽(18)的内侧面开设有复位槽(17),所述复位槽(1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5),所述牵引绳(14)的另一端与滑动块(15)固接,所述滑动块(15)与复位槽(17)的内侧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限高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表面且位于限高梁(3)的下方固定套接有防滑套(5),所述防滑套(5)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交通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限高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转动插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限高梁,所述限高梁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警示牌,所述底座的内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立柱的底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槽内,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复位柱,所述转动槽的内侧底部开设有紧固槽。该一种限高杆,通过转动立柱在转动槽内转动,带动限高梁转动,立柱通过限位柱与复位柱带动底柱在紧固槽内转动,提高了立柱转动的稳定性,如此采用转动的方式解除限高,放行较高的车辆,完全解除了限高梁对车辆高度的限制,提高设备使用的适用性与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雄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光明物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