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7704发布日期:2023-12-14 07:3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润滑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支座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润滑支座。


背景技术:

1、目前,桥梁用支座主要采用硅脂润滑,支座的滑动摩擦副在润滑状态下可以明显地改善滑板的摩擦和磨耗性能,活动灵活,磨耗小,支座性能表现稳定。但支座滑板的储脂坑内均采用一次性填充硅脂润滑剂的方式,随着支座使用时间的推移,起润滑作用硅油在不断减少,硅脂逐渐浓缩,滑板表面的储脂坑也逐渐变浅,硅脂在滑动过程会不断附带在衬板或不锈钢板上,随支座滑动次数增加,硅脂润滑剂会逐渐流失磨耗,而普通钢支座本身没有自动补偿功能,因而无法保证长久、高质量的润滑效果。在硅脂欠缺的情况下易造成支座摩擦系数增大、滑板磨耗量增加的现象,进而影响整体支座的活动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支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润滑支座在长时间工作时润滑效率降低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润滑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上盖,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端部,且所述上盖与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减磨组件,其中,所述减磨组件包括多个环形减磨槽,所述环形减磨槽内放置有用于对所述上盖和所述支撑座中至少一个进行润滑的润滑油体。

3、进一步地,所述减磨组件还包括:第一减磨板,所述第一减磨板设置于上盖的底部;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与所述第一减磨板的底部连接,其中,所述支座本体的靠近所述第一减磨板的端面设有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第一滑板同心的设置,所述第二滑板和所述第一滑板均与所述第一减磨板抵接,所述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第一减磨板之间围成多个所述环形减磨槽,多个所述环形减磨槽中至少一个周向设有第一密封圈。

4、进一步地,所述支座本体上设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滑板,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滑板。

5、进一步地,所述支座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减磨板的端面为弧形端面,所述弧形端面上设有第二减磨板。

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端面设有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四凹槽沿所述第三凹槽的周向具有间隔的设置,所述第三凹槽用于放置第三滑板,所述第四凹槽用于放置第四滑板,所述第三滑板、所述第四滑板与所述第二减磨板围成多个所述环形减磨槽,其中,所述第三滑板、所述第四滑板和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减磨板抵接。

7、进一步地,所述支座本体的底部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支座本体与所述支撑座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中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第一减磨板的端面设有多个第一储液坑,和/或,所述第三滑板与所述第四滑板中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第二减磨板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储液坑。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形成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减磨板之间具有距离地设置以形成所述环形减磨槽。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支座本体、所述第一减磨板和所述第二滑板之间围设成所述环形减磨槽,和/或,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支撑座、第四滑板和所述第二减磨板之间围设成所述环形减磨槽。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上盖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减磨组件,减磨组件包括多个环形减磨槽,环形减磨槽放置润滑油体,使得润滑支座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预存的润滑油体可以不断向润滑支座的摩擦副补充润滑油,从而达到长效润滑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润滑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磨组件(30)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体(33)上设有第一凹槽(331)与第二凹槽(332),所述第一凹槽(331)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滑板(34),所述第二凹槽(332)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滑板(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体(33)远离所述第一减磨板(32)的端面为弧形端面,所述弧形端面上设有第二减磨板(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0)的端面设有第三凹槽(42)、第四凹槽(43)和第二密封圈(46),所述第四凹槽(43)沿所述第三凹槽(42)的周向具有间隔的设置,所述第三凹槽(42)用于放置第三滑板(44),所述第四凹槽(43)用于放置第四滑板(45),所述第三滑板(44)、所述第四滑板(45)与所述第二减磨板(37)围成多个所述环形减磨槽(31),其中,所述第三滑板(44)、所述第四滑板(45)和所述第二密封圈(46)与所述第二减磨板(37)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体(33)的底部设有弹性体(50),所述弹性体(50)设置在所述支座本体(33)与所述支撑座(4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50)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34)和所述第二滑板(35)中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第一减磨板(32)的端面设有多个第一储液坑(20),和/或,所述第三滑板(44)与所述第四滑板(45)中至少一个朝向所述第二减磨板(37)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储液坑。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31)与所述第二凹槽(332)之间形成环形凸台(38),所述环形凸台(38)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减磨板(32)之间具有距离地设置以形成所述环形减磨槽(31)。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36)与所述支座本体(33)、所述第一减磨板(32)和所述第二滑板(35)之间围设成所述环形减磨槽(31),和/或,所述第二密封圈(46)与所述支撑座(40)、第四滑板(45)和所述第二减磨板(37)之间围设成所述环形减磨槽(3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支座,包括:支撑座;上盖,上盖设置于支撑座的端部,且上盖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减磨组件,其中,减磨组件包括多个环形减磨槽,环形减磨槽内放置有用于对上盖和支撑座中至少一个进行润滑的润滑油体。本申请在上盖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减磨组件,减磨组件包括多个环形减磨槽,环形减磨槽放置润滑油体,使得润滑支座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预存的润滑油体可以不断向润滑支座的摩擦副补充润滑油,从而达到长效润滑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峰,赵红征,李世英,杜贺军,裴睿,黎翔,王子峰,魏增智,张义远,郭郅威,黄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首发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