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型防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1350发布日期:2024-03-12 19:2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风型防眩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公路防护,特别涉及一种防风型防眩板。


背景技术:

1、交通安全设施如交通标志、标线、安全护栏、防眩设施、隔离设施、视线诱导标志等则可为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各种警告、禁令、指示、指路信息和视线诱导,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产生,其中,防眩板,可减少相向车道直射过来的车灯光的影响,在降低事故率、减轻事故的严重度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在自然风的作用,尤其是在山区公路路段,自然风的作用比较突出或者在汽车驶过时,加速空气流动形成的高压气流,使防眩板承受极大的作用力,在受风载时,防眩板面板与基座连接处会发生应力集中,造成防眩板断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风型防眩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型防眩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防眩板受风力影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风型防眩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加固座,且加固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贯穿第二通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防眩板,所述第一防眩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防眩板内部的第一通槽的外侧皆均匀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第一防眩板的两端均匀安装有第二防眩板,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加固座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防眩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螺孔,且螺孔的内部均通过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螺栓。

3、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防风型防眩板时,通过加固座和支撑机构,实现对第一防眩板的安装,提高了第一防眩板对风力的阻挡,提高第一防眩板的稳固性和防风性,通过第一通槽和复位机构,可以将风力进行削弱,进一步提高了第一防眩板的防风性,通过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避免因为第一通槽降低防眩效果。

4、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在第一防眩板的内部,所述容纳槽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端安装有弹簧,所述第二防眩板靠近第一防眩板的一端皆均匀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均贯穿弹簧的内部与连接板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安装有滑块,所述容纳槽外侧的第一防眩板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均与滑块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宽度大小均与滑槽的宽度大小相等,所述滑块和滑槽均关于连接板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7、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安装在第一防眩板的一端,所述安装块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槽和固定槽,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槽相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端均匀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均与插孔相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拉环。

8、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均匀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第一防眩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均与限位块相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风型防眩板实现防风便于固定的效果;

10、通过加固座和支撑机构,当第一防眩板进行安装时,将第一防眩板竖直拆入第二通槽的内部和连接槽连接,使得限位块和限位槽进行连接,再将螺栓与螺孔进行连接,对第一防眩板进行安装,在将支撑杆上的固定块与固定槽相连接,再拉拉环使得插块和插孔相连接,使得安装块和固定块连接固定,提高了第一防眩板对风力的阻挡,提高第一防眩板的稳固性和防风性;

11、通过第一通槽和复位机构,当迎风,风力较大时,会将第二防眩板吹开,风通过第二防眩板和第一防眩板的缝隙进行分散,将风力进行削弱,进一步提高了第一防眩板的防风性,当风力减弱时,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将第二防眩板复位,在通过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避免因为第一通槽降低防眩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风型防眩板,包括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顶端安装有加固座(4),且加固座(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通槽(14),所述底座(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9),且连接槽(9)的内部贯穿第二通槽(14)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防眩板(1),所述第一防眩板(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通槽(2),所述第一防眩板(1)内部的第一通槽(2)的外侧皆均匀设置有复位机构(8),所述第一防眩板(1)的两端均匀安装有第二防眩板(3),所述底座(5)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机构(13),所述加固座(4)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安装槽(6),所述第一防眩板(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螺孔(12),且螺孔(12)的内部均通过第一安装槽(6)的内部安装有螺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型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8)包括容纳槽(801),所述容纳槽(801)设置在第一防眩板(1)的内部,所述容纳槽(801)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板(802),且连接板(802)的一端安装有弹簧(805),所述第二防眩板(3)靠近第一防眩板(1)的一端皆均匀安装有连接杆(806),且连接杆(806)均贯穿弹簧(805)的内部与连接板(80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风型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02)的两端均安装有滑块(803),所述容纳槽(801)外侧的第一防眩板(1)的内部皆均匀设置有滑槽(804),且滑槽(804)均与滑块(80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风型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803)的宽度大小均与滑槽(804)的宽度大小相等,所述滑块(803)和滑槽(804)均关于连接板(802)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型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3)包括安装块(1303),所述安装块(1303)安装在第一防眩板(1)的一端,所述安装块(1303)内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308)和固定槽(1304),所述底座(5)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杆(1301),且支撑杆(1301)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块(1302),所述固定块(1302)与固定槽(1304)相连接,所述固定块(130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插孔(1305),所述第二安装槽(1308)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板(1307),且安装板(1307)的顶端均匀安装有插块(1306),所述插块(1306)均与插孔(1305)相连接,所述安装板(1307)的顶端安装有拉环(13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型防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9)的内部均匀安装有限位块(10),所述第一防眩板(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限位槽(11),且限位槽(11)均与限位块(10)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风型防眩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加固座,且加固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部贯穿第二通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防眩板,所述第一防眩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第一通槽。本技术通过加固座和支撑机构,当第一防眩板进行安装时,将第一防眩板竖直拆入第二通槽的内部和连接槽连接,使得限位块和限位槽进行连接,再将螺栓与螺孔进行连接,对第一防眩板进行安装,在将支撑杆上的固定块与固定槽相连接,再拉拉环使得插块和插孔相连接,使得安装块和固定块连接固定,提高了第一防眩板对风力的阻挡,提高第一防眩板的稳固性和防风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鑫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叶鑫楠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