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警示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4566发布日期:2023-10-14 20:5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警示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警示桩,涉及一种道路警示桩。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多,道路交通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在众多交通事故中,连环交通破坏性尤为大。当车辆在道路上出现故障时候,人们须发移动车辆,这时就需要在车辆前后设置警示桩,以提醒靠近车辆道路状况,这会给靠近的车辆足够的应变时间,可以极大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现有的警示桩在放置的时候通常不够稳固,只是将多个独立的路桩放置于道路上,容易被风吹倒倾覆,而使得摆放的警示桩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警示桩,能解决警示桩在放置的时候通常不够稳固的问题。

2、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道路警示桩,包括两个桩体,两个桩体的结构相同,所述桩体的上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桩体的内腔上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的下端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设有挡杆,所述挡杆工作中与螺纹孔螺接,形成对桩体的支撑。

3、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上端设有呈圆台形状的太阳能板,所述桩体的外侧设有警示灯,所述太阳能板供电使警示灯发出闪烁的灯光,以警示路人及车辆。

4、优选的,所述警示灯包括七组,每组有至少两个警示灯,所述桩体的外侧还设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与每组警示灯相间分别。

5、优选的,所述桩体的上端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之间设有连接杆,以用于将连个桩体形成整体。

6、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凹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凹孔相匹配的凹孔连杆。

7、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下端转动设有挡杆,所述挡杆的左右两面上分别设有防滑纹,以用于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并提高桩体的稳定性。

8、本申请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警示桩,优点如下:

10、1.通过转动三个连杆,使连杆分别与连接块螺纹分离,在将连杆分别与螺纹孔连接,连接后的两个连杆之间形成度的夹角,档杆上的防滑纹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了桩体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得桩体在放置地面时更稳定。

11、2.所述桩体的外侧还设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与每组警示灯相间分别,所述太阳能板供电使警示灯发出闪烁的灯光,以警示路人及车辆。

12、3.将两个桩体连接成一个整体时,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放置到凹槽上,同时将凹孔连杆插入凹孔中,形成对桩体的连接,使得连接杆一直稳定的连接在两个桩体上。



技术特征:

1.一种道路警示桩,包括两个桩体,两个桩体的结构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上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桩体的内腔上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设有挡杆,所述挡杆工作中与螺纹孔螺接,形成对桩体的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上端设有呈圆台形状的太阳能板,所述桩体的外侧设有警示灯,所述太阳能板供电使警示灯发出闪烁的灯光,以警示路人及车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包括七组,每组有至少两个警示灯,所述桩体的外侧还设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与每组警示灯相间分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上端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之间设有连接杆,以用于将连个桩体形成整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路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凹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凹孔相匹配的凹孔连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警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下端转动设有挡杆,所述挡杆的左右两面上分别设有防滑纹,以用于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并提高桩体的稳定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警示桩,包括两个桩体,两个桩体的结构相同,所述桩体的上套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桩体的内腔上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的下端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下端设有挡杆,所述挡杆工作中与螺纹孔螺接,形成对桩体的支撑;所述连接块的上端设有呈圆台形状的太阳能板,所述桩体的外侧设有警示灯,所述太阳能板供电使警示灯发出闪烁的灯光,以警示路人及车辆;通过转动三个连杆,使连杆分别与连接块螺纹分离,在将连杆分别与螺纹孔连接,连接后的两个连杆之间形成度的夹角,档杆上的防滑纹与地面接触,从而增加了桩体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得桩体在放置地面时更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袁小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玄博智能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