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85395发布日期:2024-03-13 20:3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梁,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


背景技术:

1、球形支座是指盆式橡胶支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桥梁支座。球形支座有固定支座、单向活动支座和多向活动支座之分。其特点为传力可靠,各方向转动性能一致,不仅具备盆式橡胶支座承载能力强、水平位移大的特点,而且能适应大转角的需要,适用于宽桥、坡桥、曲线桥等;还由于承压部件不使用橡胶块,不存在橡胶低温脆性等影响。

2、传统的球型支座,根据位移特性可分为固定型、横向活动型、纵向活动型以及多向活动型。活动型球型支座通过位移及球冠转动来释放承受的水平力。但是,活动型支座位移并未受到限制,导致支座容易超出额定的位移范围,可能会导致支座无法进行复位,从而影响支座功能的正常使用。

3、公开号为cn212077604u的一种桥梁的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公开了一种桥梁的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包括:上座板、下座板、球冠和两个限位调节装置;球冠设置在上座板和下座板之间,且与上座板和下座板滑动连接;两个限位调节装置设置在上座板上,沿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的纵向,两个限位调节装置位于球冠的两侧;限位调节装置能够沿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的纵向调节两个限位调节装置之间的距离,以限制上座板沿上限位活动球型支座的纵向相对于下座板滑动的最大距离。其设置的限位结构虽然可以进行限位调节,但横桥向的限位采用的是机械连接的限位结构,由于桥梁中结构间应力较大,故采用机械连接作为限位方式容易损坏且难以维护;同时此球型支座仅进行了横向限位,而未对转动进行限位,在此基础上,先发生转动后发生平移时限位可能出现失效的问题;进一步的,此技术方案附图可见其限位均设置在上座板边缘位置,故其上座板紧固会影响到限位效果。

4、由此现需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球型支座仅进行了横向限位,而未对转动进行限位,在此基础上,先发生转动后发生平移时限位可能出现失效,限位均设置在上座板边缘位置,上座板紧固会影响到限位效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对支座结构布局进行优化,解决了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包括梁底连接机构、球冠衬板、墩顶连接机构和梁底预埋钢板,梁底连接机构、球冠衬板、墩顶连接机构和梁底预埋钢板由上至下依次叠放,墩顶连接机构与墩顶固定,梁底预埋钢板在梁底预埋,梁底连接机构与梁底预埋钢板之间为紧固连接,球冠衬板为弧面向下的球冠块体;

3、墩顶连接机构上表面设置有配合球冠衬板下表面的凹槽,梁底连接机构下表面相对设置有一对顺桥向设置的挡块,挡块对墩顶连接机构的上边缘配合对梁底连接机构和墩顶连接机构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挡块设置在梁底连接机构紧固位置内侧,梁底连接机构和墩顶连接机构3之间顺桥向两侧设置有转动限位的稳定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梁底连接机构和球冠衬板接触面位置、墩顶连接机构和球冠衬板接触面位置设置有摩擦垫,梁底连接机构和球冠衬板之间的摩擦垫外周设置有密封圈,墩顶连接机构和球冠衬板之间的摩擦垫外周设置有密封圈。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梁底连接机构包括上板、第一限位挡块、第二限位挡块,上板、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为一体结构,上板为长方体板,上板的下表面以顺桥向中线为对称轴相对设置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为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长方体结构,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间距大于墩顶连接机构顶部横桥向宽度,第一限位挡块最低点和第二限位挡块最低点均高于墩顶连接机构顶面高度,第一限位挡块和第二限位挡块均设置于上板的紧固位置内侧。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梁底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三限位挡块和第四限位挡块,第三限位挡块和第四限位挡块以横桥向中线为对称轴相对设置于上板下表面,第三限位挡块和第四限位挡块的间距等于墩顶连接机构顶部顺桥向宽度。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上板下表面还包括用于配合球冠衬板上表面平面的平面摩擦副,墩顶连接机构顶面的凹槽内设置于于球冠衬板下表面配合的球形摩擦副。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三限位挡块与接触的墩顶连接机构顶部侧面之间、第四限位挡块与接触的墩顶连接机构顶部侧面之间设置有顺桥向位移摩擦副。

9、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0、在球型支座的横桥向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横向限位的挡块,避免支座在横桥向上超出额定的位移范围,可能会导致支座无法进行复位,从而影响支座功能的正常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梁底连接机构(1)、球冠衬板(2)、墩顶连接机构(3)和梁底预埋钢板(4),所述梁底连接机构(1)、所述球冠衬板(2)、所述墩顶连接机构(3)和所述梁底预埋钢板(4)由上至下依次叠放,所述墩顶连接机构(3)与墩顶固定,所述梁底预埋钢板(4)在梁底预埋,所述梁底连接机构(1)与所述梁底预埋钢板(4)之间为紧固连接,所述球冠衬板(2)为弧面向下的球冠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连接机构(1)和所述球冠衬板(2)接触面位置、所述墩顶连接机构(3)和所述球冠衬板(2)接触面位置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梁底连接机构(1)和所述球冠衬板(2)之间的摩擦垫外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墩顶连接机构(3)和所述球冠衬板(2)之间的摩擦垫外周设置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连接机构(1)包括上板(11)、第一限位挡块(12)、第二限位挡块(13),所述上板(11)为长方体板,所述上板(11)的下表面以顺桥向中线为对称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挡块(12)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块(13),所述第一限位挡块(12)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块(13)为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限位挡块(12)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块(13)间距大于所述墩顶连接机构(3)顶部横桥向宽度,所述第一限位挡块(12)最低点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块(13)最低点均高于所述墩顶连接机构(3)顶面高度,所述第一限位挡块(12)和所述第二限位挡块(13)均设置于所述上板(11)的紧固位置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连接机构(1)还包括第三限位挡块(14)和第四限位挡块(15),所述第三限位挡块(14)和所述第四限位挡块(15)以横桥向中线为对称轴相对设置于所述上板(11)下表面,所述第三限位挡块(14)和所述第四限位挡块(15)的间距等于所述墩顶连接机构(3)顶部顺桥向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1)下表面还包括用于配合所述球冠衬板(2)上表面平面的平面摩擦副,所述墩顶连接机构(3)顶面的凹槽内设置于于所述球冠衬板(2)下表面配合的球形摩擦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移动限位功能的球型支座,包括梁底连接机构、球冠衬板、墩顶连接机构和梁底预埋钢板,梁底连接机构、球冠衬板、墩顶连接机构和梁底预埋钢板由上至下依次叠放,墩顶连接机构与墩顶固定,梁底预埋钢板在梁底预埋,梁底连接机构与梁底预埋钢板之间为紧固连接,球冠衬板为弧面向下的球冠块体,梁底连接机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横桥向限位的挡块。本技术支座在球型支座的横桥向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横向限位的挡块,避免支座在横桥向上超出额定的位移范围,可能会导致支座无法进行复位,从而影响支座功能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华,臧晓秋,孙明德,牛斌,石龙,陈胜利,曹志峰,班新林,许见超,高策,王凯林,白鸿国,苏伟,刘清江,严爱国,吴延伟,赵飞,蔡超,郭占元,高静青,李先婷,胡玉珠,徐建华,文功启,种博宵,潘湘文,陈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