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墩身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0869发布日期:2024-03-28 18:2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墩身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墩身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桥的抗震减震措施由增加墩身的刚度、强度实现,在城市中桥的下部由车辆通过,无法在车辆失控时桥受到保护。

2、现有技术中在申请号为201420452988.0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并联防撞减震桥,包括桥桩、承重台、墩身、多根桥梁、阻尼器、导向轨、缓冲板、撞击引导座,当失控的车辆撞向墩身时,导向轨对车辆进行引导,将车辆引导至缓冲板和撞击引导座处,使用缓冲板和撞击引导座对车辆进行缓冲,两根桥梁之间设置由阻尼器,以此达到对桥的保护效果。

3、但上述结构中,导向轨设置于墩身的外侧,导向轨受损后变形,不便于人员进行更换,降低桥的防撞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墩身防撞结构,解决了导向轨受损后变形,不便于人员进行更换,降低桥的防撞性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桥梁墩身防撞结构,包括桥桩、承重台、墩身、多根桥梁、阻尼器、导向轨、缓冲板、撞击引导座和安装模块,所述承重台设置于所述桥桩的上方,多根所述墩身与所述承重台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墩身上均设置有所述桥梁,每相邻两根所述桥梁之间设置有所述阻尼器,所述墩身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导向轨,所述导向轨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撞击引导座;

3、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安装座、连接杆、复位弹簧、移动杆、卡板和握把,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墩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向轨的上方,所述安装座具有安装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座,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具有卡槽,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移动杆连接,所述卡板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杆的外侧壁,且所述卡板与所述卡槽相适配,所述握把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安装座。

4、其中,所述安装模块还包括外筒和内杆,所述外筒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内杆的一端与所述外筒滑动连接,所述内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

5、其中,所述安装模块还包括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下方,且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限位筒。

6、其中,所述安装模块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7、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轨道和滑动块,所述轨道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移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移动杆的外侧壁,且所述滑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轨道内。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梁墩身防撞结构,当失控的车辆撞向所述墩身时,所述导向轨对车辆进行引导,将车辆引导至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撞击引导座处,使用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撞击引导座对车辆进行缓冲,两根所述桥梁之间设置有所述阻尼器,以此达到对桥的保护效果;所述导向轨被车辆撞击后受损,所述卡板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入至所述连接杆上的所述卡槽内,此时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座相对固定,在更换所述导向轨时,滑动所述握把,所述移动杆在所述安装腔内滑动,将所述卡板抽离所述卡槽,此时可将所述连接杆从所述安装座内取出,更换新的所述连接杆及所述导向轨,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将所述卡板卡入至新的所述连接杆上的所述卡槽内,完成更换,获得便于将受损的所述导向轨进行更换,以便维持桥的防撞性能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梁墩身防撞结构,包括桥桩、承重台、墩身、多根桥梁、阻尼器、导向轨、缓冲板和撞击引导座,所述承重台设置于所述桥桩的上方,多根所述墩身与所述承重台固定连接,每根所述墩身上均设置有所述桥梁,每相邻两根所述桥梁之间设置有所述阻尼器,所述墩身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导向轨,所述导向轨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缓冲板和所述撞击引导座,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墩身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墩身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墩身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墩身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墩身防撞结构;包括桥桩、承重台、墩身、多根桥梁、阻尼器、导向轨、缓冲板、撞击引导座和安装模块,安装模块包括安装座、连接杆、复位弹簧、移动杆、卡板和握把,安装座与墩身固定连接,并位于导向轨的上方,安装座具有安装腔,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安装座,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导向轨固定连接,连接杆具有卡槽,复位弹簧设置于安装腔内,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和移动杆连接,卡板与移动杆固定连接,并位于移动杆的外侧壁,且卡板与卡槽相适配,握把与移动杆固定连接,并贯穿安装座,通过上述结构,获得便于将受损的导向轨进行更换,以便维持桥的防撞性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正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